鳳傾凰也覺得這院子真不錯。

“聞老,這裡..........”

“鳳小姐不用有負擔,殿下說了,他以後可能也會住,所以院子一定是會往好的選的。”

“原來如此。”

“那,鳳小姐,我們就先離開了,若是你有什麼麻煩,或是有什麼事情,儘管來找我,我一直都在冥墨商會。”

“好,麻煩了,聞老。”

柯英卓和宋詩霜也衝著聞老行禮。

等人走後,宋詩霜終於驚撥出來:“小姐,你真是太太太厲害了!”

“那個聞老在冥墨商會應該很有地位吧!”

“應該是的。”

“那小姐你可以問問聞老,能不能把去烈火學院的名額給你,這樣小姐你完全不需要選拔,直接就可以進入烈火學院了!”

“名額?”

鳳傾凰聽著感覺這像是保送名額一樣。

“對!”宋詩霜解釋道:“四大學院在每年的招生中,都會給每個家族一個直接進入學院的名額,只要達到最低的錄取修為等級,大靈師六階,就可以了。”

“我當初就是直接進入的烈火學院。還有那個水靈薇,也是透過名額進去的。”

宋家和水家都是八大勢力之一,宋詩霜以前在朱雀國,對這些自然很瞭解。

“冥墨商會作為大陸上的頂尖勢力,自然也有個名額,不過,冥墨商會好像從未推薦任何一個人進烈火學院。包括其他三國的冥墨商會也是一樣。”

鳳傾凰搖搖頭:“不是很熟,就不用讓他們破例了。”

“而且,如果我透過這樣的方式進烈火學院,那時候肯定會惹人關注,那不是我想要的。”

鳳傾凰只是想在烈火學院裡學習知識,鍛鍊自已。

“也是。”

宋詩霜撓撓頭,自已剛剛還沒想到這一茬。

以前她是宋家的嫡女,從小就萬眾矚目,就算是透過推薦名額進去,也都在大家的預料之內。

但是小姐不一樣,更何況還是透過一直不推薦人的冥墨商會進來,到時候絕對有人不安分。

“對了,詩霜,之前那女人,你認識。”

鳳傾凰想到之前那個宋語馨,那時候宋詩霜的情緒就很不對。

提到宋語馨,宋詩霜的臉色就沉了下來:“她就是我爹弟弟的女兒。她還有個姐姐,叫宋語蘭,大我們好幾歲,那時候就已經是靈王了。”

“她們參與了當初的事情?”

“當初,就是他們倆對我一路圍追堵截,我拼了命才逃出來。兩人的母親所在的家族,雖然不是朱雀國的頂尖八大勢力之一,但是也算是二流世家,而且那個家族,就擅長用蠱!”

“看來,當初詩霜你身體裡的噬靈蠱,就是她們下的了。”

柯英卓瞭然。

他能理解宋詩霜的仇恨。

兩人都沒有父母,但是他的父母是因病而走,自已尚且如此難受,更何況宋詩霜的家裡人是被人暗害殺死的。

身負血仇,自已卻又被下蠱無法修煉,甚至還流落到奴隸市場,光是想著就已經很生氣了。

“詩霜,總有一天你會親手報仇的,如今雖然沒辦法,但是我也可以給她一點小懲罰。”

鳳傾凰說著,眼裡閃過一抹狡黠。

“小姐,你是說..........”

宋詩霜和柯英卓眼前一亮。

他們倆是知道鳳傾凰製毒很厲害,一手銀針也是玩的出神入化的。

“吶,之後,我們就看好戲就行了。現在,我們先去收拾行李,搬過來吧。”

“好誒!”

..........

正如鳳傾凰所講的,他們會看到一場熱鬧,沒過幾日,京城就真有了件八卦。

“最近這是怎麼回事啊?感覺京城裡的大夫們和煉丹師都很忙?”

在一家酒樓裡,鳳傾凰他們聽到周圍有人這麼問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們啊,那是被宋家找去給宋家的小姐看病了!”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兄臺,仔細說來聽聽。”

“是我們朱雀國頂尖勢力之一的宋家嗎?什麼病啊,這麼嚴重?”

“這我就不知道了,這畢竟是人家宋家內部的事!”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就很是失望地嘆了口氣。

“我知道!我知道啊!”

這時候,有個年輕人過來,舉著手說道。

“少俠,你知道?來,給兄弟們講講。”

“嗯,我有親戚在宋家,是他跟我說的。那宋家二小姐宋語馨,不知為何,最近的腳,總是時不時地疼一陣子。哎呀,那疼起來啊,可真是要命了!”

“據說那慘叫聲,隔著老遠都能聽到呢!”

“是嗎!這麼嚴重!”

“可不是嘛!不僅疼,這發作還沒有頻率,有時候那腿就是突然開始疼起來。哎喲,這卻不確定下一次發作會是什麼時候,提心吊膽地感覺,也是聽著就恐怖啊!”

柯英卓和宋詩霜看著鳳傾凰,雙眼亮晶晶的,滿是崇拜。

鳳傾凰投以一個無辜的微笑。

“那這就治不好嗎?有沒有檢查出來是因為什麼?”

“哎呀,這要是可以查出來,你說這麼多大夫和煉丹師們,會一直有人去宋家嗎?”

“宋家那是把能找的人都找過去了,也沒有辦法啊!”

“你們說..........這宋語馨會不會是中邪了?”

“誰知道呢?不過要我說啊,宋家肯定要找七品以上的煉丹師去看,才有可能看到。”

“煉丹師本就稀少,個個都清高得很,七品以上的煉丹師?哼,宋家可能會治好宋語馨,但是不大出血是不可能的。”

“那也沒辦法啊,乾脆就不治宋語馨得了。”

“哼,宋語馨那人平日裡囂張跋扈,我姐姐上次給自已親手做了一個髮簪,她很喜歡,結果就被宋語馨強搶過去了,我看啊,現在這就是宋語馨的報應。”

不少人點頭,很贊同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