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提前準備好的?”

鄧光夏隨手翻看著手中冊子,很是驚訝的對張銘說道。

此時二人已來到張銘的帳篷裡,鄧光夏手裡的冊子,正是流民們的登記簿。

這是張銘讓書手們多抄出來的一份,為的便是今日。

除了流民的登記冊,還有廣西兵的軍籍冊子。

鄧光夏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為他沒想到,張銘會做這件事,並且做的如此細緻。

這完全不像一個小旗所為。

有了這兩份冊子,張銘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要軍田、要糧餉,流民們開墾出來的田地,也就有了被朝廷認可的田籍。

而對於鄧光夏來說,這卻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實實在在的功勞。

撫綏民夷,諸事繁雜,但歸根結底便是從人口抓起。

否則你連要撫的人都不知道多少,還怎麼撫?

鄧光夏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他輕咳一聲,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對張銘說道:

“如此甚好!本官還以為要在此待好幾天,看來倒是不必了。”

張銘微微一笑,說道:

“大人何妨多待些日子?雖說開荒伊始,物資匱乏,但總還有些野味招待。”

鄧光夏打個哈哈,心說你小子這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暗示了嗎?

他稍一思忖,對張銘說道:

“待本官回去之後,稟明知州,想必會有糧食接濟。”

張銘樂了:

“大人,都說明人不說暗話,您現在還跟我留一手,是不是不那麼磊落啊?”

鄧光夏是真沒太大權力,雖說管著撫綏民夷的事兒,可但凡到動真格的時候,還得事事請示,不敢擅專。

否則,不用梅若甫說什麼,知州衙門裡一堆人就能做出許多文章,讓他好看。

“罷了,本官盡力幫你爭取便是。”

鄧光夏就差沒拍胸脯了。

“那我就代替大夥兒先謝過大人了!”

張銘笑著拱拱手道。

這時一名隨從自帳外進來,對鄧光夏道:

“大人,時辰不早了。”

鄧光夏便收好兩本冊子,起身對張銘說道:

“如今流寇渠帥雖死,但仍有小股殘餘,或佔山為王,或四處流竄,打家劫舍。”

“若是能將其剿滅,未嘗不是你立功的機會。”

張銘聞言笑道:

“我也有此打算,只是師出無名,再則糧餉皆無,兵器短缺啊。”

鄧光夏此時已走到帳門外,聽了差點一個趔趄栽倒。

這小子太會順杆爬了!

他定了定神,挺直腰背,目視前方道:

“為朝廷效力,便是最大的名分,至於糧餉兵器嘛,本官回去之後便給你想想辦法。”

鄧光夏這話倒是真心實意,畢竟捕盜也是他主管之事,地方不寧,於他而言就是無能的表現。

所以張銘這支廣西兵,若是能夠剿滅匪患,鄧光夏自然樂見其成。

到了傍晚時分,大夥兒都收工之後,張銘也回來換了衣裳,洗過臉後等著放飯。

丁春山等人打了糙米飯,習慣性的來張銘這邊,圍坐在一堆。

“銘哥兒,郴州同知來咱們這兒,到底是何用意?”

孫慎飯都顧不得吃,急吼吼的對張銘問道。

他如今負責礦坑的事,每日裡早出晚歸,回來後才聽說鄧光夏來過。

“明面上是為了招撫流民,暗地裡自然是為他個人打算。”

張銘想了想說道:

“過不了多久,咱們在此築堡戍守的名分就能定下來,至於流民安置,也不會有人來插手。”

孫慎笑道:

“如此正好!誰耐煩旁人來指指點點?”

高敏卻有些不放心的道:

“現在是沒有人,可若是以後開墾出良田,只怕會有很多人惦記。”

張銘點點頭道:

“不錯,現在不管是流民還是開荒,都是塊燙手山芋,但以後有了好處,必然成了那些人眼裡的肥肉。”

丁春山悶聲說道:

“來便來,怕他怎地?”

一直忙著扒飯的徐長貴也道:

“嗯嗯,誰也別想來撿便宜!”

這時胡松泉也捧著粗瓷大碗過來,對張銘道:

“學生把賈兄請來了。”

張銘轉頭一看,見胡松泉身後還跟著一人,個頭挺高,國字臉,神態沉穩,見了張銘躬身行禮。

正是張銘要找的賈煒。

“邊吃邊說!”

張銘指著一旁的亂石對他說道。

賈煒便找了塊石頭坐下,端著碗看向張銘。

“我想讓賈兄去縣城開設醫館,不知道賈兄有何意見?”

張銘便也停下筷子,對賈煒問道。

“這?”

賈煒沒想到張銘會突然提出這麼個要求,有些不知所措。

開設醫館,懸壺濟世對他而言,自然是極好的。

可是好端端的,張百戶為何會有這個提議呢?

見賈煒愣怔當場,張銘便笑道:

“我知道賈兄出身醫戶,醫術也很不錯,按說如今這裡很需要你,但去縣城設館,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如今咱們無論是駐守此地的兵,還是開荒的流民,都已經成為一體。”

“但我看縣裡對咱們的態度,有些變化,所以我想由賈兄出面開設醫館,再多收幾個年紀合適的徒弟,以便打探訊息,免得咱們對縣城裡的事一無所知。”

“當然,明面上我也會派人設個——就權且叫沿江堡駐縣辦事站,類似於驛站吧,負責官面上的事務。”

“這樣一來,一明一暗,咱們也就等於在縣丞有了耳目。”

賈煒聽了之後沉思片刻,猶豫道:

“在下學疏才淺,只怕耽誤百戶大人的大事。”

張銘哈哈一笑,道:

“哪裡有什麼大事?無非是聽到些什麼,覺得有用的話便記錄下來,或三日,或五日派徒弟送往辦事站,若是有什麼緊急之事,還可以直接送回來。”

“平日裡也不用和辦事站來往,至於如何送信,如何接頭,這些我讓胡先生理出來,慢慢學著做便是。”

賈煒點點頭道:

“既然百戶大人已有所謀劃,那在下照做便是。”

張銘笑道:

“那就再好不過,前期所需花費,咱們都包了。你這幾日多走訪走訪,看著有合適的孩子,收做徒弟,一併去縣裡。”

賈煒連忙應了,心裡也對去縣城開設醫館,有了幾分期待。

一旁的孫慎好奇問道:

“銘哥兒要在縣裡設辦事站?用來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