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即便躺在床上,感覺卻還是好像在飛機上顛簸,時睡時醒多錢,這一夜就在這種迷迷糊糊中度過。

窗戶外面的光線慢慢的明亮起來,李漂爬起來,輕輕的掩著門走出了房間,整個酒店靜悄悄的,大堂裡一個身穿制服的黑人中年大嬸正在搞衛生。

李漂和她親輕聲的打了招呼,推開酒店大門,走到酒店外面的廣場裡。

入眼感覺就是滿目的亮堂,遠處的天空明亮,又是那麼的空曠,微微的夏風吹在人身上涼沁沁的,空氣中透著一種溼潤的味道,那可能就是不遠處密西根湖的湖水味道吧。

酒店外面的停車場裡停了不少的車子,一個穿黑色制服的酒店保安, 在酒店外面走來走去。有對起的早的白髮老太太、老頭在酒店四周的小道上散步。還能見到穿黑色短袖的中年男人在不遠處走來走去。

李漂在酒店外面走一走,時而看看天空,時而看看四周。四周沒有什麼高大樹木,都是矮小的小花圍在一個籬笆裡,沿著小路四周種著。遠處沒有見到高樓,和香港的摩天大樓比,這裡一棟都見不到。都是這種1層,最多2層的房子。蓋的精緻、漂亮。房子五顏六色,紅色的,橙色的 藍色的,一個2米高的煙囪從屋頂升起來。

李漂轉了一陣,回到酒店裡,值班的白人女孩坐在值班臺前。有幾位起來的客人拖著行李箱在大廳裡等著,見過道有人往大堂一側的餐廳處走去。李漂給白人女孩打了招呼,走回住的房間。

梁主管正坐在窗前的凳子上 ,看自已帶來的一本自動控制方面的書。

李漂沒有打攪他,去洗漱間裡洗臉、刷牙。洗漱間的一次性牙膏牙刷質量都不錯 牙膏也做的小巧精緻 是李漂第一次見到的 這個玻璃杯肚子圓圓的,李漂也覺得好看。涮了牙齒了,就著水洗了臉 他用自已的毛巾擦了擦 再把毛巾掛在一旁的掛鉤上。

昨晚洗的衣褲他拿了吹風筒吹了一回,差不多不滴水就掛衣櫃裡晾著。酒店裡麻煩就是衣服沒地方曬乾,衣架也沒有多備幾個 住幾天可以帶回家自已洗, 像李漂他們這樣的要到時間長,不洗就有味道了。衣褲他帶了幾套,外面的牛仔他就打算不多洗了, 半個月穿一條,回去再洗吧。

他從行李箱找出新發的制服,在洗漱裡換上。鏡子裡紅色的襯衣,配灰色馬甲,襯衣的衣襬紮緊在灰色的西褲裡面,人很精神。如果搞技術穿這種服裝,大概這輩子也不會有太多機會。平時都是穿的牛仔褲配體恤的多。鞋子就是白色波鞋了, 年頭到年尾基本都是這樣的,一來酒店就脫下來放在一旁透透氣,飛機上套的襪子下飛機的時候已經脫掉了,在酒店裡穿也是可以的。這會穿的是酒店的拖鞋 ,很薄的白色拖鞋。

等李漂洗漱穿戴整齊,梁主管也準備好了,在問“好了嗎,準備吃早餐了?”

李漂忙到,“可以啦,一起去吧。”帶上筆和本子跟著梁主管一起出了門。

出了大堂拐右手就是餐廳 ,餐廳不算很大,橫著擺著幾排長方形桌子,有人正在吃早餐。餐廳的吃的要自已取。麵包用幾個籃子裝著,放在一個大長桌子上面,水果洗好放在碟子裡,有蘋果,梨子,哈密瓜、獼猴桃、 西瓜 、葡萄,大多數都是應季的水果。喝的飲品迎,有牛奶,茶,溫水,都用玻璃大杯在裝著,要喝的就自已從裡面倒出來。廚窗後面有兩位餐廳的服務員在準備這些吃的,清洗水果,泡牛奶之類的。

李漂從一堆的碟子上拿了一個大碟子 ,挑3個牛角包 ,取了蘋果 、哈密瓜、西瓜,獼猴桃一樣一片兩片的,再挑個煮蛋 倒了杯牛奶。一手端著碟子,一手拿著牛奶,坐到梁主管的對面,嘴裡感嘆道:“哇好豐盛的早餐了。”

比起平時廠裡的早餐,稀飯饅頭,或者鹹菜炒飯,要好吃多了。

梁主管認同的道:“這邊胖子多,和吃也是很大關係的。你看早餐就比咱們吃的花樣多。”

李漂三兩下的吃完感覺還不夠,又起身拿了一塊昨晚吃的那種麵包,要了牛油醬,幾粒葡萄 ,再倒了杯水。回到桌位上慢慢的也吃光。賀經理和萬工也來吃早餐了,幾人吃完,時間還沒到7點半。

四人出了餐廳 ,經過大堂走到酒店外面,等LAISEM的Airic來接大家去芝加哥廠裡培訓。

大約半個小時,就見小林老闆和黎工出了酒店大門,來到外面 。大夥忙打招呼“早晨”。

“大家早,早餐都吃了嗎。”小林老闆問道。

“吃過了”,賀經理回她道。“大家不習慣倒時差, 還沒有順過來,起的比較早。”

“要的幾天就好了, 出差少會這樣,像我們就習慣了,走哪都睡得香。”黎工道。

Airic的車子8點準時到了酒店門口,下了車 大聲的給大家打招呼“Hello”。

等大夥上了車, Airic開著車子前往工LAISEN工廠參觀、學習。一路上小林老闆都在和黎工用英語聊天,偶爾Airic也會講幾句。李漂估計這是說的業務上的事情吧。他聽不明白,偶爾有一兩個詞懂的 , 也猜不出是說的啥。

他羨慕死了,何時自已才能達到這個水平喔。從初中開始到現在,學英語已經有十多年了,還是停留在看看還勉強,聽就懵嚓嚓 ,說就結巴巴的水平。

有時他就想,人與人到底是怎樣拉開距離的?

“同樣是學,為什麼東西總進不了肚了?”以前小學的曹老師總這樣說, 他一直記得這句話。

小學啟蒙本來就遲,頭一兩年、他的學習也沒整明白,成績也怎麼好,一般考試就是60、70分,為此還留了一級。

每天打架 、淘氣 是有的,書他還是也看的,故事書他最喜歡的。

有圖片,下面幾行字的小本本的,抗日故事最吸引他們了。誰有了這些,李漂總是想方設法的弄來看看,為此戰爭也是難免的。

村裡二爹爹是個老書迷 ,家裡有珍藏 水滸傳、紅樓夢、隋唐英雄傳這類故事書, 李漂總是去找他老人家借來看。老人家先是不肯,也就蹲在他家看幾頁,等媽媽找人吃飯了就跑。

爸爸媽媽不讓他看雜書 ,說是浪費時間 ,只要他看課本上的,可他喜歡。

為此他時常得想些辦法,農忙的時候找到了一本好書,最是麻煩了,要看,事情又多,怎麼辦呢?

找個藉口躲在廁所裡看幾頁,等爸爸媽媽喊人 ,忙把書藏在衣服裡,才急匆匆跑出來,揹著人再把書藏在席子底下。

或者半夜10點多 等爸爸媽媽睡著了,再起來看。有時看著看著就忘記了時間 ,爸爸媽媽半夜起來看到亮沒關,走過來,說他 ,讓他趕緊睡覺,他才不得不停下來。這樣有了兩回,爸爸也不怎麼信他了,到了時間,他就把外面的電錶總閘給關了,以為這樣就堵死了他半夜起來看書的癮。

誰知李漂這小子,半夜裡再打個手電筒 躲在毯子裡看。如果是夏天的夜晚, 天氣很熱 ,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躲在裡面出一身大汗,看不了多久,李漂自已就受不了,最後就不幹了。如果是冬天,那雙拿書的手就凍的冰冷,所以李漂的手一到冬天就生凍瘡 ,手背上一塊塊的爛。

這樣的著迷還有很多,有一回,媽媽讓他去大隊部的小賣部買醬油。從中午一直到傍晚都沒見人回 。

大隊部的小賣部離家大概有2里路,走路來回也就20分鐘左右。 李漂到了店子裡,看到老闆有本書放在櫃面上,他拿起一看《玉嬌龍》 。

他不知道這是啥書 ,開始隨便翻一翻 ,沒想越翻越上癮,最後就在老闆的店門口看了一下午,等老闆催他要回家吃晚飯了,才記起來自已是中午來買醬油的,趕緊往家裡跑。他想,媽媽要發大火了。

等他回家媽媽也沒有打他,只說了幾句“野到哪裡去啦,買的醬油呢?”李漂喘著氣的遞給了她,坐下幫忙燒火做飯。

這樣的與書結緣,這樣的沉迷,附近的村裡也就只有李漂了。

村裡其他小夥伴大多喜歡玩打仗的遊戲,或者學大人做拜神的遊戲。

這些李漂也喜歡,周邊幾個村子,村子不大,十來個大大小小的孩子 ,傍晚,放學以後,或是週日,大家最開心的了 。可以瘋玩到晚上8點、9點,等家裡的大人再喊才回家。

大夥約了一起玩遊戲,也就沒時間看書、寫作業了。李漂的作業總是最後一秒才能完成 ,李漂從上學開始,每晚寫作業都要很晚,甚至到11、12點。

爸爸媽媽擔心他睡太晚對身體不好,也擔心他看雜書、不務正學業。有時是會捱打的。

村裡的小夥伴們,家裡大人不怎麼管,不寫作業、,貪玩也不會說。等到了小學5年混完,大都畢不了業,也就輟學回家幹農活、學手藝的?打工去了。

只有李漂是個例外,他比他們愛看書 。三年級的某一天,他突然醍醐灌頂,如有神助。語文數學他一聽就明白,一學就會。從此考試對他沒有難度,每回基本上都是雙百分 ,這種情況維持到高三下學期就結束。從那以後,李漂的學習又回到了“進不了肚”的狀態。英語歌曲 或者文章不論讀幾十遍 總還是記憶不牢靠。

他都有些灰心喪氣了 ,看小林老闆和黎工他們流暢的英語交流,他想這輩子只怕都搞不定這26個字母的。

想要突破,必須得從聽力入手,學習了單詞再聽懂它 ,才有機會提高口語交流水平。如果可以在外語環境裡生活一年半載,估計會好很多吧。

有時他甚至想 ,或許這些人從兒童時代開始練習聽讀才有可能做到這個水平。

車走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到了工廠。一棟一層高的大廠房。房子是用銀色鋼板圍起來的,頂上蓋的也是同樣的銀色鋼板。

四周都是類似的廠房,和國內的幾層樓高的廠房相比,這裡地廣人稀,廠子也就建成這樣,建設成本也要小很多。

幾人下了車,艾瑞格引著從大家從廠子大門進去,穿過一條5米左右的走廊,兩邊是鋼板隔著的辦公區。前方一個碩大的車間,一排、一的排機器陳列在車間裡,不時發出“咔噠咔噠”的響。

朝右邊拐彎,沿著沒備的圍欄走了大約100米左右,Airic推開了一個會議室的門,會議室門上用白紙寫著培訓室三個字。

大夥進了門,裡面一個黑色會議桌,兩排擺著簡易黑色沙灰,這就是他們這幾天要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