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兒……”

“娘,有何事?”一個十三四歲,梳著雙髮髻的女娃,放下手中的書。

“將這盤餃子送到你元伯伯家。”一位衣著樸素乾淨的婦人,邊撈餃子,邊吩咐。

女娃接過餃子,小心地捧著,走出了柴門。她走向對門,看到柴扉上貼著鮮豔的對聯,心中泛起溫暖。正要扣門時,門卻自已開了,一男子出現在門口。他約麼十八九歲模樣,身形高大健壯,面部輪廓稜角分明,鼻樑高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淡藍色的眸子。

“元復哥哥,餃子!”女娃笑著將餃子遞給他。

“柒柒,你來了。”男子接過餃子,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他轉身帶著女娃向屋內走去,邊走邊喊,“爹,柒柒送餃子來了。”男子將餃子放飯桌上,桌上已擺滿了飯菜。

“柒兒來了,元伯伯正在等你的餃子呢,過年有柒柒送的餃子,這才算圓滿。”一位中年男子,笑盈盈道。

“易兄,說起來,我們兩家的孩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是時候選個吉日,把婚事定下來了。”元父轉頭對一旁面容和善的男子說道。

易父點點頭,微笑著回應,“是啊,元兄,就勞煩你給選個好日子吧。”

“就等你這句話了,我已經看過了,元夕日是個好日子,既吉利又熱鬧。到時我們找媒人上門提親,如何?”元父微微一笑道。

一旁的一對男女,女娃臉紅撲撲的,羞怯的低下了頭,少年一臉溫柔地看著心儀的姑娘,淡藍色的眸子,分外明亮。

這是一個地形很特殊的村莊,地處山間。奇特的是,橫亙南北的連綿山脈,在這裡,呈品字形,村子就在這品字的縫隙裡,天然地,在山間有三條路,通往三個方向,呈丫字形。

傳說百年前,一位部族首領,兵敗路過此地,天降大雨,擊退了追兵,認為這是塊寶地,經過一番休整後,再次揮兵南下,大勝,佔領了這裡。後來,在山上選了一處風水寶地,請了各地的工匠修建寺廟,坐北朝南,名曰顯通寺。由於是皇家寺廟,賜了方圓十里土地用於供養。修建寺廟的這些工匠,便世代居於此地,每家每戶都有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多年來,以修繕寺廟,耕種土地為生。

村裡有戶姓易的人家,家裡只有一名女娃,名為易柒柒。在她出生之前,母親懷過六個孩子,均未生下來。當易家再次迎來第七胎時,易家兩口並沒有太多喜悅,想著這孩子也保不住。萬萬沒想到,這女娃活下來了,平平安安長大了。漸漸地,村裡有了這樣的傳言:這個孩子命硬,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危險,都能逢凶化吉,安然度過。

易家女兒,乖巧好學,元家伯伯十分喜愛,放在身邊親自教導。平日,她會幫母親幹一些雜活,閒暇之時,便研習功課。元復常帶她到處玩耍,春天摘桑葚,夏天去河邊嬉水,秋天在山上摘野果,冬天去滑冰。春去冬來,年復一年,兩人在親密無間中長大。

元家,是村裡最年輕的一戶,在柒柒出生的前一年搬來,住易家對門。不同於村裡其他人家,元家父親,精通易理,善於作畫,以繪畫為生,搬來時帶著一個四歲小童,一位乳母。元家多年來為山上寺廟繪畫,每月都會去寺裡。

定親的日子終於來臨了。儘管兩家早已知曉八字,但元家還是遵循六禮,請了媒人正式上門提親。按照規矩,雙方交換了八字,並正式定下了成親的日子,便是柒柒及笄之年。

元復趁其他人不注意時,將一個精緻的盒子交給柒柒。他低聲告訴她,這是家傳之物,要她好好收著,不要隨便示人。夜裡,柒柒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於是她索性起身點起燈,好奇地開啟了盒子。一隻金鹿,躺在錦盒中,在油燈下,泛著金燦燦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