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西涼官員迎接刺史

白日裡趕路,天黑便找驛站落腳,雖說慢了些,但勝在安全。

冀州距離西涼橫跨三州之地。

直到入西涼地界,已經是兩個月之後。

沿著祁連山腳而行,直奔西涼郡城。

在到達武掖的時候,陳恭高禮二將領著兩百精騎,拿著蓋有西涼刺史的摺子,直奔祁門關。

作為西涼防守北魏的險關,祁門關必須儘快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否則蕭寒夙夜難寐。

剩下的三百精騎和家眷則在他的帶領下,徑直奔著西涼城而去。

西涼各地的官員,早就得到冀州的調令,知道新任刺史就在這幾天到任。

因此各縣紛紛派出代表,齊聚西涼城。

倘若來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刺史,他們倒也不必如此的勞師動眾。

可這位新任刺史是蕭寒,在北境六州之地誰不知道蕭寒?

誰不害怕蕭寒?

“潘元紹,還有多久的路程。”

官道上,蕭寒騎著馬,慢悠悠的走著,看向躺在馬車上的潘元紹。

這位軍中長史單薄的身子,舟車勞頓,連著兩個月的路,實在是受不了,前兩天便躺在了馬車。

“最多兩天。”

潘元紹道:“我估摸著,西涼郡府來迎接的人應該也快到了。”

話音剛落。

就有探馬來報:“啟稟將軍,西涼府兵以至前方三十里。”

“多少人?”

蕭寒微微點頭。

“大約兩百騎,領頭的是西涼郡尉馬岱。”

“再探。”

蕭寒道。

“諾。”

探馬離去。

“廖歡,告訴兄弟們,都打起精神來。”

雖說來的是西涼府兵,但蕭寒還是不得不防。

西涼這個地方,極為混亂,三教九流都有,在不確定任何情況的前提下,放鬆警惕是最愚蠢的行為。

約莫半個多時辰,前方傳來馬蹄聲,地面震動。

“列陣。”

陸聚臉色微變,一聲大喝,三百鐵騎從四周彙集而來,在他身後擺出整齊的戰陣。

“前方可是新任西涼刺史的車攆。”

一騎策馬狂奔而來,在車隊前停下,大聲喝道。

“正是,你是何人?”

陸聚提著七尺乾刀,策馬上前,與其問答。

“我乃是西涼郡尉馬岱手下百夫長,前來迎接蕭刺史屬從車攆。”

來人回答。

“可有官印文書?”

陸聚再度發問。

“有。”

來人下馬,從懷裡拿出一份印鑑和一卷蓋有郡尉印的文書,雙手捧著,遞到陸聚面前。

查驗無誤後,陸聚道:“你且等著,我這就去稟告刺史大人。”

說罷,策馬折返而回。

“將軍,確認無誤,是郡府的印鑑公文。”

“前方領路。”

陸聚、石清帶著兩百騎跟著郡府的傳令兵前去和郡尉馬岱的府兵匯合。

蕭寒帶著剩下的車馬繼續上路。

隨軍的家眷聽說馬上就要到西涼城,原本疲憊的身子頓時充滿了幹勁。

駕車牽馬,有說有笑起來。

“轟隆隆。”

約莫盞茶的時間,郡府的大隊府兵出現。

“卑職郡尉馬岱,見過刺史大人。”

馬岱約莫三十多歲,身材高大魁梧,臉上滿是風霜,模樣輪廓屬於極為標準的西涼漢子。

離著蕭寒還有二十丈遠,便翻身下馬,快步走來,在他馬前單膝跪地。

“起來吧。”

蕭寒開口。

馬岱起身,抬起頭,看著面前這位威震北境的銀鎧男人,有些激動。

“卑職早就聽說過刺史大人的威名,漁陽一戰,更是殺的北魏潰不成軍。”

“可算給咱們北境六州老卒狠狠出了一口惡氣。”

“如今有大人坐鎮西涼,定能將北魏、鐵勒那些雜胡蠻子,殺的片甲不留。”

北境六州苦寒,多征戰,十室九空。

而西涼更是六州這等苦寒之地中,最為苦寒的。

常年面對異族的劫掠。

眼下雖然還沒有入秋,可已經能感覺些許的涼意。

一路走來,更是極為蕭瑟。

靠近祁連山周圍的村鎮還好,可以入山避禍,

臨近雜胡地盤的定西等縣,土地荒蕪。

別說百姓,就連這些郡縣的官員,都得提心吊膽的,惶惶不可終日。

蕭寒道:“先進城吧。”

千騎百車入西涼城,除了各縣和郡府前來迎接的官員外,還有許多百姓前來圍觀。

蕭寒上任西涼刺史的訊息,早就在西涼境內傳開了。

以至於許多百姓早早的就盼著這位大乾殺神了。

各地官員圍攏在刺史府前。

然而此時的刺史府,早就被廖歡、陸聚帶著三百鐵騎團團圍住。

“馬郡尉、張主簿,連你們都不得進去嗎?”

定西縣令曹陽朝馬岱問道。

“刺史大人星夜兼程,舟車勞頓,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

馬岱的臉色很不好看,主簿張璉也是如此。

自打前刺史離任之後,刺史之位一直空缺。

於是,這兩人一文一武,負責處理西涼的大小事。

然而眼下蕭寒剛剛上任,就把他們給晾在了一旁,擺明了是要給兩人一個下馬威。

偏生這人是蕭寒,他們還不敢發作。

只能悶悶不樂的離去,留下各縣官員面面相覷。

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這時候,刺史府門開啟,潘元紹走了出來,朝著眾位官員道:“在下潘元紹,添為蕭將軍的軍中長史,還請諸位暫時到驛館休息。”

“潘長史,能不能先讓下官見見蕭刺史。”

定西縣令急忙道:“下官有十萬火急的事情。”

“天塌不下來。”

潘元紹笑了笑:“諸位還是先去驛站休息。”

說罷,轉身回了刺史府中。

定西縣令還想說什麼,可目光對上陸聚麾下的悍卒冷厲的眼神。

頓時縮了縮脖子,只能長嘆一口氣。

刺史府內。

家丁奴僕們正在忙著收拾府邸,搬運財貨。

數千軍卒家眷,則被安置在刺史府後面的東市內。

“周管家,財貨入庫的時候,清點一定要細緻,賬目務必要対清。”

將軍府貼身丫頭徐妙玉是個做事細緻的人,生怕出錯,特意來到後院和下人奴僕們反覆交代。

“徐丫頭,我老周做事,你還不放心嗎?”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笑呵呵的點頭:“若是賬目除了半分差錯,我老周自己把自己腦袋擰下來。”

“那就麻煩周管家了。”

徐妙玉點頭:“我去給公子收拾房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