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林聽祝松山說想出錢僱他種地的事有些著急。
想也不想就拒絕道:“那可不成。”
他反應過來後發現自已的話有歧義,趕忙補充:“種地而已,哪需要你出錢。這些年你和嫂子幫了我不少事,我要是收了這錢成什麼人了。”
房林的為人祝松山瞭解,他連連擺手:“誒,這不是一碼事,你要是願意幫哥就得收錢,若是不願意收,哥再去找別人去。”
房林為難地緊了緊眉,祝嬈在一旁說道:“房林叔,我們家要種的地有兩畝呢,總是要找人的,還不如找你呀。”
房林看向祝嬈,有些稀奇她說話怎得如此成熟有條理,祝松山倒是見怪不怪了。
“嬈嬈說得是,這錢總是得給出去的,我們找你也不是想佔你便宜,這算是互惠互利的事,要是光讓你辦事我們不給點酬勞,那才是壞名聲的事。”
爭執不過,房林只得同意,商討好了工錢,祝松山才願意放房林回去。
房林足夠勤快,第二天一早就來到祝家,這時大家都在吃早飯。
在祝嬈的帶動下,祝家其他人現在也改了習慣,跟著她一塊兒一天吃三頓飯了。
雖說由於古代娛樂活動少,千年來人們都習慣了早睡,白日裡醒著的時間相對短一些,才有只吃早晚兩頓飯的習慣,但祝嬈還是帶著些現代思維,認為三頓飯更健康些,只需要將每頓飯的飯菜量都減少一些,就不用擔心晚上積食的事了。
現在家裡不缺糧食,在祝嬈的提議下祝家人都同意了一日三餐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祝家眾人確實都感覺身體都有力氣多了。
“松山哥。”房林走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飯菜的香味。
“房林啊,來這麼早。”
祝松山將房林拉進堂屋裡,按在桌子旁坐下。
“先來將早飯吃了。”
房林想推脫,卻被劉新月強硬地塞了個饃饃進手裡,祝雨也機靈,一溜煙就跑進廚房打了碗菜糊糊給他。
眼看東西都放在自已面前了,除了饃饃摻了些細面,其他的吃食看上去都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房林也知道再推脫就矯情了。
只能謝過幾人後,埋頭開吃。
蔬菜糊糊是拿玉米麵煮的,將玉米麵和水一塊兒下鍋煮,煮到濃稠清亮再燙上蔬菜,玉米的清甜帶著蔬菜的清香,大早上吃上一碗即暖肚子又不膩味。
房林從未嘗過如此味道,一邊呼嚕嚕地喝著,一邊讚歎劉新月和祝雨的手藝好。
劉新月還好,倒是祝雨被誇得有些害臊,兩口吃完手裡的饃饃,都顧不上菜糊糊還沒喝完就跑去廚房了。
農村人吃飯都快,房林雖然是半路來的,但是跟著祝松山一塊兒放下碗的。
吃過早飯後,祝松山和祝嬈帶著房林一塊兒去庫房裡拿玉米苗。
玉米給蘇睦送去不少,留下的這些種子也就剛好夠種兩畝,在佃田之前,祝松山就幫著祝嬈把玉米苗都育了出來,如今正是能種的時候。
“這些東西叫玉米,你早上喝的那碗糊糊就是拿玉米麵煮的。”
房林有些驚奇,他口腔裡現在還有玉米那股奇特香濃的味道,他記得那碗玉米糊的樣子,金燦燦的煞是好看。
“這是和土豆一樣的新東西嗎?”
祝松山點頭。
“地的位置你知道,一會兒祝雨會帶著嬈嬈跟你一塊兒過去,改怎麼種嬈嬈會告訴你,得勞煩你照看著她們倆一些。”
房林現在眼中的詫異比見到玉米苗時更甚,他盯著祝嬈,滿臉都是“你莫不是在開玩笑”。
祝嬈看著他眼中的不相信都快溢位來了,只叉著小圓腰哼了一聲:“你別小看我,我很厲害的。”
房林不是多事的人,短暫的驚詫後,看祝松山沒有反駁,一副很信任祝嬈的樣子,連說了幾聲好,又哄了祝嬈幾句。
“好了,你們快去吧,趁著天還不熱先種下去一部分。”
來到田邊,祝雨抱著祝嬈坐到旁邊的樹蔭下,祝雨拿了自已的繡品來,準備邊守著祝嬈邊繡些東西。
房林經過祝松山的囑咐後,也沒將祝嬈當做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兒,他蹲在祝嬈面前,竟是把她當做同齡人一般認認真真地聽著她講。
作物最開始種下去時的步驟大多都大差不差,祝嬈只簡單叮囑了幾句就讓房林下地去了。
房林不愧是壯年兒郎,雖然身材瘦削些,但動作乾淨利落,沒多久的功夫就種完了這次帶來的玉米苗,正從村裡的水渠挑水來澆到地裡。
田邊不少村民在勞作翻土,為不久後的秋麥播種做準備。
不少人滿眼稀奇地看著房林,不時還能聽到幾句討論。
“房林這是轉性了?前不久才跟松山拿了土豆種了下去,這眼看又佃了一畝田?”
“我聽村長說了,這田是松山家佃的,怕不是來幫忙的,你看只有祝雨和祝家那小閨女在著。”
“那就不清楚了,他在種地是啥子東西,咋沒見過。”
“不知道啊,松山家後面那兩塊地裡不是種著很多稀奇東西嗎,估計又是什麼新玩意兒。”
村民的交談聲逐漸遠去,祝嬈託著下巴看著房林被汗水打溼的背影,暗自誇自已撿到寶了。
眼看時間接近正午,房林將地也差不多澆透了,祝嬈輕輕戳了下祝雨,讓她將房林喊回來。
不是她非得麻煩祝雨,是她人小聲音也小,不如祝雨嗓子清亮。
“房林哥,先歇著吧。”
果不其然,祝雨平日裡說話細聲細氣的,這會兒需要她喊人時聲音嘹亮得不行。
房林大聲回道:“誒!把這點澆完就來。”
最後一點地澆完後,房林身上已經被汗浸透了。
房林畢竟是個大小夥子,他怕自已身上的味道燻到那兩個小姑娘,就沒走近,站在不遠處問祝嬈:“剩下那些苗要下午種嗎?”
“房林叔你下午休息就行了,不著急的,剩下的明天來種,差不多三日就能種完。”
房林應下,耕作用的農具都是他自已帶來的,他也沒跟著兩人回祝家,跟二人道別後就回了自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