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各家吃完飯後,村長召集各家管事的人,就將要有官爺來收土豆的事撿著種點和村民們說了一遍。

村裡種了土豆的人一聽這土豆子還能換銀子,都高興得不行,尤其是種得多的那幾家。

有些圖個新鮮的種得少了,還惋惜自已沒遠見。

他們種的麥子雖然也能換錢,但糧商給的收購價都不算高,辛苦一年種的麥子賣回來的錢可能還不夠一家人吃喝半年的。

因此村裡人都只會將一部分拿去賣,換些銅板銀子放著應急,各家銀錢都很拮据。

如今有了這樣意外的進項,都開心得不行。

這其中有幾家麥子收得少的村民在聽到還可以換糧食時,更是眼眶通紅。

他們原想著麥子沒了,口糧少了,就多種些這玩意兒來填補空缺,畢竟按祝松山的說法,這玩意兒不光能當菜吃,還能做主食,現在的人吃得飽就滿足了,也不追求什麼好不好吃味道單不單調。

抱著這樣的心思,他們種得要比尋常人家多些。

土豆種下時,他們抱著的還是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地也空著,種什麼不是種呢。

這些村民從小到大都是吃的麥子,土豆帶來的安全感遠遠不如麥子。

村子裡的人家熱切地討論了許久。

三日後,祝嬈同祝松山說地裡的土豆能收了。

一大早,祝松山就去村裡找人幫忙了。

能種上土豆,也算是承了祝家的恩情,不少村民聽到祝松山說要找人幫忙收土豆,都趕忙跑到祝家地裡等著,祝松山想給工錢,卻沒一個人肯收。

個個都說是搭把手的事,鄉里鄉親的給錢就生分了。

祝松山見他們堅持,有些無奈,只能放棄。

所謂人多力量大,祝家這十幾畝地,沒半天的時間就全收上來了。

村裡不少老人會看地,眼看這土豆收上來後的土壤也不幹結,即使這麼久沒下雨了,土壤還帶著些溼意,就明白祝松山先前說的這土豆抗旱還能養地大機率是真的。

一些擔心種上土豆之後地養不夠,種麥子時肥力會不夠的人也安下心了。

下午,官吏帶著一排馬車走到廣平村時,就看見田邊碼得整整齊齊的土豆。

有過上次的接觸,官吏對祝松山印象不錯,見到祝松山就熟稔地打著招呼:“松山兄弟,你們這動作夠快啊。”

祝松山咧嘴一笑:“不能耽誤官爺回去交差嘛。”

趁著官吏帶來的人在將土豆裝車時,官吏向村長了解了一下如今廣平村裡還有多少未收穫的土豆,連著收穫日期一塊兒問清楚後仔細記下。

見官吏閒下來之後,祝松山想起閨女的囑咐,將他從樹邊拖來兩個麻袋,交給官吏。

“這是我們給蘇大人的謝禮。”

官吏開啟麻袋,看到裡面除了一些他沒見過的東西,祝松山又遞給他一個有些厚的信封。

信封並沒有封住,自然是表明官吏可以先過目一遍。

他將信紙拿出來粗粗看了一眼,面色有些嚴肅。

“我先替蘇大人謝過鬆山兄弟了。”

祝松山只笑笑沒說話。

這兩個麻袋裡裝的是紅薯和曬乾的玉米。

信上的內容是祝嬈口述,雲璞瑜幫她寫的,沒辦法,她的字實在有些拿不出手。

信上所述內容也很簡單,分別是玉米和紅薯的種植方法、注意事項,以及玉米麵、紅薯面的磨製方法,祝嬈還貼心地附帶了一份她前世常見到的磨盤圖紙。

她不確定這個世界有沒有,反正一塊兒寫上去總是沒錯的。

在那日官吏上門說要收土豆卻未提到紅薯和玉米時,祝嬈就在猜測蘇睦沒重視這兩樣作物的緣由。

大機率是他們將玉米當成了普通蔬菜,而紅薯的生長時間又比土豆要長一到兩個月。

綜合下來,土豆是價效比最高最容易推廣的作物,至於它可能中毒的副作用,在飯都沒得吃的情況下,可謂是無足輕重。

祝嬈見朝廷方面重視糧食,蘇睦又是個公正不貪功德的好官,就放心地將她知道的東西都寫下,讓官吏轉交給他。

在文末,祝嬈還寫了一句,同一品種的作物在一塊兒地上長時間種植必會導致土地肥力下降,並且容易產生病害,務必按季種植不同的糧蔬,不可貪圖土豆的產量而一直種植,她還慷慨地將堆肥的方法配比一塊兒寫了上前。

祝嬈原本還想拜託蘇睦蒐羅些植物送來讓她看看能不能培育做糧食,但是想了想還是覺得沒必要。

一個是他吩咐下去也不一定能發現,到時候反而勞民傷財。

另一個原因則是前不久和黑白無常聊天時,她聽他們提到如今南北災害型別並不相同,北方旱災南方洪澇,即使是找來了例如水稻之類的植株,她在北方也無法培育。

北方能種植的東西萬能的後山也能給她長出來,屬實是沒必要。

那時,在思考這事件事的祝嬈沒注意到,替她寫信的雲璞瑜杵著下巴饒有興致地看著低頭沉思的祝嬈。

這麼些東西可不該是祝嬈這樣五歲大的小孩兒能知道的啊。

就算是家裡大人教導的,她複述時也不該如此條理清晰頭頭是道,還能不時修改她認為不妥當的地方。

他自已是個早慧的人,知道祝嬈在學識方面只能算有天賦,並不是那種驚世之才,理智告訴他不能探究別人的秘密,但感情上又難以控制地好奇著。

祝嬈自已可能都沒意識到,她在下意識地相信著雲璞瑜,不管是去找作物還是拜託他幫忙寫這兩封信。

雲璞瑜並不覺得這是壞事,再加上小姑娘口中說出的詞句都關乎著天下眾生,雲璞瑜並不介意幫她一把。

在替祝嬈潤色好那封信,晾乾墨讓祝嬈帶走之後,雲璞瑜重新拿出紙筆,用一種截然不同的字跡書寫下一封信。

封裝好後,差人加急送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