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個月來祝嬈都沒什麼機會去後山玩。

或者說沒人有空帶她去後山。

這段時間裡家裡幾個大人各有各的事忙,祝文光要去鎮上上學,祝雨也馬上年滿十五。

當朝律法是女子年滿十六即可成親,接下來一年祝雨都沒什麼時間玩樂了。

她得跟著劉新月將繡花功夫學到位,一是能給自已繡一身好嫁衣,再則以後還能多一項進補。

聽到這事的時候祝嬈癟著嘴,有些不開心。

她的祝雨姑姑在後世還是上高中的年紀呢,怎麼就要成親了。

不開心歸不開心,理智上她卻明白,如今這個社會習俗就是這樣,她的小姑姑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並不會覺得16歲結婚有什麼不妥。

她只能暗暗做下決定,若是她的小姑姑不願意成親,或是她未來的丈夫對她不好,誰也無法強迫她的小姑姑委屈求全。

這是她為數不多能做的事了。

而她也是有事要忙的。

她這幾日時常跟著祝松山幾人往地裡跑,一是看看地裡的土豆長勢如何。

在後院那塊兒地上剛種上土豆時她就在在有意識地記錄和對比這個世界的土豆與前世土豆有怎樣的差異,以確定之後育種的方向。

祝嬈有了一個算得上驚喜的發現。

這次種下的土豆品種雖不如後世土豆高產,但耐旱能力是遠超過後世的耐旱品種的。

前不久黑白無常來時跟她說過,這個世界只是發展方向與她前世那個世界相似,相似卻並不相同。

世界和世界之間一點微小的差異,落在人的視角上來看都是巨大的。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祝嬈對育種的興趣濃度更高了。

育種的本質就是雜交,有了耐旱植株,再找到高產植株後,透過雜交創造遺傳變異,就有一定可能選育出既耐旱又高產的品種。

這套流程祝嬈再熟悉不過。

這天早上,何歸青家的馬車又停在了祝家門前。

祝松山是上五日的課休息一日,祝嬈要輕鬆許多,上一日休息兩日。

主要是她實在太過聰慧,學習速度極快,只是啟蒙而已,學會了即可,沒必要堆砌太多時間在學習上。

每次去上課時何歸青都得把把她的脈,以確認她身體是在越來越康健的。

這個年代的女生是沒辦法參加科考進入官場的,最多也只是進入皇宮成為女官,負責管理皇宮各位主子的衣食起居等事務。

祝嬈並沒有因此懈怠學習。

她不覺得自已有多麼大的力量能憑藉一已之力做到男女平權,她定下的目標裡沒有這一項。

對於這個國家而言,吃飽飯才是更重要的事。

她學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考取功名,她更想將自已的學識用在土地裡,而不是官場上。

當然如果有平權的希望,她也願意努力一把。

負責接送祝嬈去鎮上的小廝名為德順,這段時間相處下來,祝嬈也將這個十多歲的大男孩當成了朋友,不時和他分享一些家裡的零食果子。

德順最初還會推脫,他是個很死板的人,為主人家的命令是從。

那日祝嬈跟雲璞瑜提了一嘴德順總是拒絕她,雲璞瑜面上只笑著哄了她兩句。

私下裡卻特意叮囑德順不必太拘謹,祝嬈只是想和他做朋友。

這句話對於德順來說可謂非常陌生。

他來自京城,那個往街上潑盆水都可能潑到幾個達官顯貴的京城。

他作為奴僕,是最低等的存在,他的地位甚至不如外面的走卒商販,他足夠幸運,被雲璞瑜這樣一個平易近人又不苛待下屬的主子挑中,讓他遠離了被無端苛責打罵的日子。

在他看來這已經是他最大的榮幸了。

可現在一個小主子說想要和他交朋友。

是的,在他看來祝嬈也算是高他一等的主子。

原因很簡單,只因為她與雲璞瑜同案學習,以兄妹相稱,即使祝嬈家裡再落魄,再貧苦,只要她是何歸青和雲璞瑜的座上賓,就是他的主子。

“朋友”這樣兩個字眼落在他身上時,他只有無盡的茫然。

雲璞瑜看出了自家小廝的心思,或是迷茫或是不理解。

他沒有多說,只拍了拍他的肩。

他知道祝嬈待人處事的方式與他這樣從京城來到人所不大相同的。

他並不討厭祝嬈的赤忱,也不會阻止自已手底下的人與祝嬈親近,只要不得寸進尺,不傷到那個孩子即可,他也不是什麼不近人情的主子。

年僅九歲的小璞瑜揹著手做出一副成熟大人的樣子如此想到。

“何爺爺!”

祝嬈在醫館門口下車,一股風似的飛進醫館。

何歸青居住在醫館的後院裡,後院那處有方便生活進出而另開的門,但祝嬈習慣每回來時先跟在前院醫館裡的何歸青打個招呼,順德也就直接將她送到醫館正門口了。

這時醫館剛開張,裡面的醫師學徒在清點著藥材數量,何歸青在一旁看著。

聽到祝嬈脆生生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何歸青起身迎了兩步,還未走到門口就見祝嬈像小旋風一般衝了進來。

“哎喲,嬈嬈慢些,可別摔著了。”

祝嬈咯咯笑著,從手裡提著的小布包裡掏出來一顆果子放到何歸青手裡。

“爺爺吃!”

古時的人沒什麼吃水果的習慣,這時的水果大多酸澀,窮苦人家平日裡吃不飽飯才會去找些野果果腹。

祝嬈手裡的果子是祝松山前段時間在後山找到的,大小介於花紅和蘋果之間,吃起來更像蘋果,酸甜適中,脆爽可口。

乖乖給何歸青把過脈之後,祝嬈就往院子那邊去了。

這會兒正是雲璞瑜和祝文光上早課的時間。

祝文光如族學的老先生說的一般,是有天賦的。

縱使他自已總覺著比不上雲璞瑜,但學習速度也是極快的,這才來這兒上課半月有餘的時間,已經能做一些簡單的文章了。

但衛子真只讓他簡單嘗試了一次,給少年人找了找自信,就接著讓他學習文章去了。

祝文光和雲璞瑜走的路子不一樣,他需要在長大後見識過、學習過更多東西,才能寫出更適合科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