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其他國家的情況不明,這是否僅限於國內還不確定。如果真是這樣,王巖感到的不僅僅是同情,更多的是對國內即使在死後也遵循著日常路線的空虛和恐懼。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因此需要繼續調查。

最後一種,王巖在筆記上稱之為迷走型,因為它們的行動原理是個謎。這種型別的喪屍是他偶然發現的。

他注意到,在不同地點看到的喪屍有相同的紋身,可以判斷是同一個體。由於徘徊型的個體在各個地點之間的距離太遠,他開始跟蹤它們,但很快就放棄了,因為無法持續一天。僅僅知道有這種型別的存在就已經是收穫。

不應該對任何型別的喪屍過於自信。目前,他只能確認迷走型的一種個體,但應該始終記住,不規則的喪屍存在是可能的。

從那以後,他特別研究了喪屍的門開關行為,並在筆記中總結了自已的假設和實驗結果。他首先將徘徊型的喪屍帶到外面,開啟和關閉門,然後回到原來的位置,以確認它們是否能開啟同樣的門。然後,他將它們帶到另一個家,再次確認是否能開啟門。如果它們能在不熟悉的門上輕鬆操作,這表明喪屍可能具有一定的智慧,

並且可能有意識的這樣做。然而,如果這樣,那麼現在無法開啟的門將來也可能找到開啟的方法,即使被鎖上,也無法安心。

但結果表明,如果門種類相似,它們可以在原來的地方開啟,但如果門的開關方式不同,比如把手的位置或形狀有很大差異,它們就無法很好地操作。

特別是當推拉方向相反時,它們完全無法處理。因此,他得出結論,喪屍不是透過智慧思考來開關門,而是基於生前的行為模式進行的一種條件反射。

也就是說,它們在門前站立時,只是執行了身體上習慣的反應。如果動作和門的型別相符,門就會開啟,否則只會重複無用的動作。就像開車一樣,如果每天走同一條路,司機可能會發現自已記不起走過了哪裡,但突然意識到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這可能類似於大腦研究中的大腦生理學。雖然王巖不是專家,但讀過一些專業書籍,可以瞭解到人的記憶分為三種:感覺記憶,只能保留幾秒鐘,短期記憶,可以保持幾分鐘,但一旦不需要就會立即消失,長期記憶,可以保持一生。

這些記憶分別受到視床、大腦前葉、海馬、大腦新皮層等不同部位的影響,因此任何部位的損傷或損傷都可能導致各種記憶障礙。

喪屍也能透過繼續活動表現出這種特殊的行為,這是王巖最終得出的答案。這樣一想,門可以開啟但不能轉彎的原因也能說得通。

總之,喪屍可以遵循一定的行動,但選擇性地做某事或做出判斷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困難的或不可能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它們無法選擇最佳行動方案。

例如,當喪屍攻擊人類時,一旦目標確定,即使附近有更容易攻擊的目標,它們也無法選擇其他行動。除非目標被重置,否則它們可能無法做出其他選擇。電梯無法使用的原因也可能是類似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簡單的結構如上鎖也是有效的喪屍對策。

然而,這些推論只是基於喪屍行為學。從實際角度看,情況可能有所不同。畢竟,只要骨頭沒有折斷,手腳沒有斷掉,頭顱沒有受損,它們就沒事。它們不怕受傷,沒有對死亡的心理障礙,可以輕易打碎窗戶玻璃,甚至用力量打碎門或牆壁。

這裡的問題是房屋的防盜措施。許多住宅沒有考慮到這種力量的入侵,因為治安狀況良好。警察機構優秀,一旦報警,無論在哪裡都會迅速趕到。

與時間無關,與時間無關。換句話說,任何犯罪的抑制都依賴於這種優秀的警察力量,防盜措施只需保持一段時間。

相反,如果沒有警察,匪徒或一些不法分子的數量將壓倒性地湧來,侵入者將無法做出準備。至於認真考慮警察無力的情況的人,可能不會太多。從這個角度看,幾乎沒有適合籠城的建築。即使是大會堂、首都府邸、銀行等國家的關鍵設施,如果沒有保護者,也只是一座建築物。

“如果是反目的,那就不一樣了”王巖想到的是難以出去的地方,也就是監獄這樣的地方。那樣的話,外部入侵可能也困難,可能適合圍城。

然而,作為住宅的舒適性可能無法期望。他並沒有打算特別喜歡那裡作為據點。相反,那裡原本就有人類居住的可能性也不大。

“ 原本的居民……那應該是犯罪者吧。即使活著,也不太想和他們有太多牽連 ”

其他如酒店或醫院,乍一看似乎不適合圍城,因為有大窗戶等開口,但如果放棄一樓的開口部,內部意外地堅固,能夠承受,似乎也是適合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物資和裝置,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替代的優點。

他一直小心不要引起注意,以免那裡聚集了人,但現在可能是開始認真探索的時候了。

他在筆記上寫下了這些想法,然後看了看戴在手腕上的新手錶,一款軍用手錶,它使用自已的發光化合物,使得文字盤在沒有電源或按下背光按鈕的情況下,與普通熒光手錶相比,能夠持續大約一百倍的光度,持續二十五年以上。

當然,王巖並沒有自已買過,而是隨意借來的,現在時針指向傍晚時分。自從最後一次拜訪夢佳她們已經過去四天以上了。他可能很快就會採取行動了。

“ 今天附近要不要露面。順便也把那個設定一下 ” 王巖合上筆記本,開車裝好必要的物品,前往夢佳那裡。

他沿途檢視是否有掛有標誌的房屋,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是他們在聽廣播,還是沒有幸存者,或者他們不相信,都是個謎。

“ 如果這裡沒有麻煩就好了 ”到達超市的場地後,他像往常一樣駛上立體停車場。

途中,他在某個地方開啟了防火捲簾門,漸漸地來到了屋頂。他停下車,穿過電梯大廳,來到通向倉庫的門前。他敲了敲門,裡面傳來一個略帶緊張的聲音:“你是誰?”

“我是王巖。” 回答後不久,裡面就開啟了門。夢佳從裡面探出頭,手裡握著王巖給她的戰術刀,當然,刀刃被刀鞘包裹著。

當然,鑰匙王巖也帶了,但通常是透過這樣的交流來出入。因為擔心突然進入會被攻擊,所以採取了預防措施,如果裡面的人聽到聲音不對,就會在開門之前知道。

他們還約定了一些簡單的暗號。例如,如果裡面的人問“你是誰”而不是“哪位”,或者如果回答時用名字而不是姓氏,就意味著要立刻離開並躲藏起來。

這次對話沒有不自然的地方,王巖順利地進去了。他問是否有什麼變化,得到了“沒有特別的事情”的明確回答。

王巖沒有去改裝成房間的倉庫,而是告訴夢佳他要看看後院,然後立刻下到樓下。

後院內的移動基本上是安全的,但他指示夢佳,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不要下樓。

倉庫和後院之間的滑動門並不堅固,如果夢佳被發現的喪屍衝過來,可能無法抵擋。王巖一個人不需要擔心,但他不想讓夢佳知道這一點。

夢佳不安地看著他離開,但她似乎已經明白了要保護自已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