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步行街離警察局很近,富建民和小關很快便來到了案發現場。

映入眼簾的是一棟爛尾樓,而那紅色垃圾袋正是被丟棄在這棟爛尾樓前面的垃圾堆裡,警察已經拉好警戒線,周圍的聚集著不少的居民和行人在警戒線外,伸長脖子往裡面看。

富建民全程皺著眉頭,在一旁仔細觀察著每一處可疑痕跡,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當然,也在耐心等待法醫的鑑定結果。

小關耐不住好奇,就想當面觀摩法醫驗屍,結果看到就吐了。

蹲在垃圾堆旁就開始猛吐,連膽汁都吐出來了。

老陸來到小關身邊,暖心地給小關遞了瓶礦泉水,“怎麼樣?不好受吧。都叫你不要看,不要看,你偏要看,現在好了吧。”

“我是名刑警,就是要見下場面……嘔……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的安全……嘔……”

小關接過礦泉水,邊吐邊大義凜然地回答道。

“呦,沒想到我們的斷案新星還有這樣的大志,難得難得。”

“陸哥,別笑我了,快跟我說說,富隊他怎麼對這個案件,格外……關心?”小關喝了口礦泉水後,稍微舒服了點,看向富建民那認真勘察現場的模樣,不由疑惑道,“我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憤怒的富隊。”

老陸看著富建民那背影,沉默不語,本來那總是嬉皮笑臉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種說不出的傷感。

“小關,我問你個問題,你知道從我們警局到這裡要花多長時間嗎?”

“額,這個我倒沒怎麼注意,不過挺近的,剛剛我和富隊跑過來應該要個幾分鐘吧。”

“嗯,差不多吧。全力奔跑下,要花個九分鐘,走路的情況下,要十六分鐘。這條路,富隊走了差不多二十年,而我走了十五年。”

“可是,這和案件有什麼關係嗎?”

“別急,聽我慢慢說。”

“在二十年前,富隊還是隻有29歲,還是個帥小夥,當然啦,肯定不夠我年輕的時候帥,不過,在頭腦方面應該比我強上一丟丟。聽說,當年的他,憑藉著那聰明的頭腦屢破兇案,甚至一年內就成功破獲五起離奇命案,可比你這小丫頭的什麼斷案新星稱號強多了。”

“正值意氣風發的他,在附近可算是家喻戶曉啊,各種錦旗拿到手軟那種,不過,他這人呢,特喜歡和小孩玩,是個孩子王,說是什麼要改變警察蜀黍在孩子們的形象來著。”

“呵呵,你知道的,那些家長都挺喜歡拿警察蜀黍來嚇唬自家孩子,說什麼不聽話就叫警察蜀黍來抓你之類的。”

“不過嘛,這孩子王是他自稱的,以他那板著臉的模樣,怎麼可能討得了孩子喜歡呢?要我說,他就是個氣氛終結者。只是我沒想到,還真有一個小女孩,挺喜歡他的,那小女孩名為楊桃,說是很喜歡聽富隊他辦案的故事。”

“哦對了,楊桃當年也住在這附近。”

“後來啊,一場轟動全城的碎屍案發生了,也和現在這個差不多,被裝到紅色垃圾袋裡扔到了這裡。”

“我想,後來的事情你已經猜到了。”

一直沉默的女警小關靜靜地聽著老陸說故事,隱隱中也差不多猜到了故事結局,眼淚不知為何流了下來。

“所以,那碎屍的主人是那名為楊桃的小女孩兒?那富隊有沒有找到……”

“沒有。那個碎屍案成了本市乃至全國有名的懸案。”老陸抬起頭,沒有人能看到他此刻的表情,他一手夾著煙,一手用手指指向那爛尾樓對面的一棟樓房裡,“吶,那裡就是富隊住的地方,住了差不多二十年了。”

“呼——本來以他的閱歷和功績,早就可以升遷了,只是楊桃碎屍案一事,早就成了富隊心裡永遠過不去的坎。”

“好了,這個故事,我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畢竟當年我可不是當事人。小關,你要是想要知道具體的細節,就翻看當年的案件資料吧。檔案室第五個櫃架,從左往右數第三個區,那裡就有,挺好找的。”

說完,老陸拍了拍小關的肩膀,往法醫那邊走了。

小關看著老陸的背影,總覺得富隊和老陸的背影有些像。

再看向那堆垃圾堆,很難想象,當年也有這麼一個可憐的女孩子在這裡遭罪,如今,極有可能是當年的兇手再次作案,恐怕又有一個無辜的人遭此劫難了吧。

富隊一直住在這附近,卻依舊沒能守護好這裡的人民,恐怕富隊如今不好受吧。

只是,小關不知道的是,其實這故事還有一個後續,老陸沒有說。

那是一個有關老陸的故事。

老陸,全名陸有為,在十七年前來此就任。

當年的他也是一個有志青年,在認識到富隊的厲害後,便一直想要和富隊比個高下。

年輕氣盛的老陸和當年的富建民很像,也是個斷案奇才,總能以新奇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案件,在辦案時,也總是能靠自已圓滑的表演假扮市井小民去套到不少的線索。

在老陸眼裡,富隊也是和自已一樣有本事的人,但不知為何,這富隊總是一副頹廢的模樣,特別是那雙眼睛,總是透露出一種無以言表的悲傷。

於是,他便開始嘗試瞭解富隊,也漸漸明白了富隊的悲傷,同時,也試圖翻找以前的案件資料,想要破獲此案,從而幫助富隊走出陰霾。

只是當年的技術十分落後,沒有留下太多有用的線索。

無論是從楊桃的身份關係網中找,還是從富隊的身份關係網中找,都沒能找到一點線索,漸漸地,所有人都開始傾向於,此案件為隨機殺人案件。

可是,即便是對自已斷案能力十分有信心的老陸,也沒有什麼頭緒,就連嫌疑人懷疑方向都沒能找到。

首先是碎屍,那袋碎屍在法醫的拼湊下,根本不是完全的人體,僅僅只有下半身而已,上半身至今為止都沒能找到。

然後就是拋屍時間,由於當年爛尾樓前面的垃圾堆處於步行街的街尾,來往人不多,而且那垃圾堆是真正意義上的垃圾場,是附近居民垃圾的集中放置的地方,再加上當時的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一般是五天來運走一批,所以在此期間並沒人發現。

就算是那些拾荒者,也只是在外圍逛上一圈就不撿了,畢竟太臭了。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拋屍時間難以確定,極大地增加了破案難度。

最後是流動人口問題,由於地處步行街,行人極多,排查難度可謂是難如登天。

故而才有了懸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