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封存的秘密
愛在西元前:輪迴之門 加一碗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少年的愛意,如同初升的朝陽,溫暖而耀眼,一旦萌生,便難以抑制。陳逸陽對林微的關注,就像春日裡細雨滋潤著嫩芽,無聲而堅定。研學活動的每一刻,都成了他表達關心的舞臺。每當林微在人群中發表見解,他總是第一個鼓掌;每當林微需要幫助,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他的眼神,彷彿總是不經意地落在林微身上,那份專注和深情,讓人無法忽視。
這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訓練場上,一項新的挑戰正等待著他們——信任背摔。這項活動,考驗的不僅是勇氣,更是團隊成員間的信任。教練宣佈完規則,“一個人站在一米高的跳臺,背向大家,身體向後傾斜,慢慢向後倒去。其餘的人則在跳臺下做好準備,接住往下倒的人。”當教練講完規則後,營地成員有人起鬨,需要示範。教練示意林微“那我們讓助教示範一次,你們在下面接著”
陳逸陽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他看著林微,眼中滿是擔憂。他知道,林微雖然平日裡總是笑眯眯的,但畢竟是個女孩子,這樣的挑戰對她來說可能存在風險。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想要替林微擋下這個任務:“教練,我想示範”
教練看著眼前這個急切的學生,有些猶豫。這時,林微開口了:“我來示範吧,這個活動既然是團隊建設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進來。而且,我相信我的隊友們會保護好我的。”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讓人無法反駁。
陳逸陽急了,他害怕林微受傷,更害怕自已的擔憂會成為現實。情急之下,他脫口而出:“你要是不小心受傷怎麼辦?”這話一出口,他頓時意識到自已的失態,但已經來不及收回了。
場上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一陣鬨笑。教練笑著打圓場:“看來我們的學生真的很關心林老師啊,不過請放心,我們的活動都是經過嚴格設計的,安全係數很高。既然陳逸陽這麼積極,那就讓他第一個嘗試吧,也給其他同學打個樣。”
活動結束後,夕陽的餘暉灑在營地門口,陳逸陽站在那裡,目光堅定地等待著林微。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期待,想要弄清楚林微為何一直避著他。
林微走出營地,看到陳逸陽的身影,心中微微一嘆。自從上次酒店的事情發生後,她一直在刻意迴避他,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感情。在她眼中,陳逸陽還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
“林老師。”陳逸陽攔住了她,聲音中帶著一絲委屈。
“我,我,有點趕時間,有什麼事明天課後說吧。”林微避開他的目光,試圖繞過他離開。
“你為什麼躲著我?”陳逸陽不依不饒地質問,“說好一切如常,為什麼躲著我?”
林微感到有些頭痛,她真的不願意再和陳逸陽過多糾纏。她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你想多了,我為什麼要躲著你?我只是最近有些忙而已。”
然而,陳逸陽卻並不相信她的話。他緊緊盯著林微的眼睛,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林微,那天晚上,你明明對我也有感覺,不然我不信你會跟我……”
“夠了!”林微打斷了他,聲音中帶著一絲氣惱。她害怕地掃視了一下週圍,生怕有認識的人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她知道陳逸陽是個直率的孩子,但這樣的話題實在太過敏感,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她深吸一口氣,盡力讓自已的語氣聽起來平靜:“陳逸陽,我知道你可能對我有些誤解。但請你記住,我是你的營地助教老師,我們的關係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現在,我需要離開,請你讓開。”
林微的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割斷了陳逸陽心中的最後一絲期待。她的話語中透露出的決絕和無奈,讓他感到一陣窒息。然而,他仍然不願意放棄,他想要解釋,想要表達自已的心意。
“林微,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但我對你的感情是真的,不是一時衝動。那天晚上的事情,對我來說,是一種特別的經歷,是我從未有過的感覺。我每晚都會夢見那天晚上,夢見你的笑容,你的眼神,還有我們在一起的溫暖。我知道,你在逃避,但請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證明我的真心。”林微聽著陳逸陽的話,心中的波瀾再次起伏。她何嘗不明白陳逸陽的感受,但她不能,也不應該回應這份感情。她有自已的家庭,有自已的生活,她不能因為一時的衝動,而破壞了一切。她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已的聲音聽起來堅定:“陳逸陽,我很抱歉,但那真的只是個意外。我不值得你喜歡,也不適合你。你應該把這份感情留給更適合你的人。我需要的,不是愛情,而是一份穩定和安寧。我希望你能理解,放過我,也放過你自已。”
說完這番話,林微轉身繼續前行,她不敢回頭,因為她怕看到陳逸陽失望的眼神。她知道自已的話很傷人,但她更清楚,長痛不如短痛。她寧願現在狠心拒絕陳逸陽,也不願意將來給他帶來更大的傷害。
林微的決定是果斷而堅決的。她知道,如果不能及時切斷與陳逸陽的聯絡,事情將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為了雙方的未來,她必須做出這個艱難的選擇。於是,在第二天一早,她以身體原因為由,向教培中心遞交了辭職信,並迅速辦理了離職手續。離開教培中心的那一刻,林微心中五味雜陳。她對這個地方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但此刻,她知道,為了自已和陳逸陽的未來,她必須勇敢地邁出這一步。
與此同時,在研學活動現場,陳逸陽正焦急地等待著林微的出現。他環顧四周,卻始終不見林微的身影。課間休息時,他忍不住向教練詢問:“教練,今天的活動為什麼沒有林微老師參加?”
教練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他看了看周圍的學生們,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訊息,我們的林微助教因為個人原因,暫時退出了這個研學專案。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將由我帶領大家繼續完成研學活動。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並支援林老師的決定。”
陳逸陽聽到這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他愣在原地,心中充滿了失落和不解。他無法集中精力參與活動,腦海裡不斷回放著與林微相處的點點滴滴。電話打不進,微信已經不是好友,他不知道林微家住哪裡,這個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陳逸陽一蹶不振,研學的活動也不參與了。
“陳逸陽的房間內,一片寂靜。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他的身上,他卻彷彿感受不到一絲溫暖。陳母輕輕地敲打著房門,聲音中帶著關切:“小飛,你哪裡不舒服?跟媽媽說說。”陳母喚著他的小名,陳逸陽沒有回應,他蜷縮在床上,雙手緊緊抱住膝蓋,眼神空洞地盯著前方。他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沒有喝水,甚至沒有說過一句話。陳母的眼淚奪眶而出,她不知道兒子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覺得心如刀絞。
另一邊,在教培中心,陳父正在向工作人員瞭解情況。他們告訴陳父,陳逸陽在營地計劃中的表現一直都很出色,聰明伶俐,配合度高。然而,自從林微離職後,他的狀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雖然不愛說話,但也不會這樣自毀。”陳父焦急地說道。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不知道陳逸陽為什麼會突然變成這樣。他們提到,以前的助教林微老師最瞭解陳逸陽的情況,但現在她已經離職了,他們不太好打擾她。
陳父聽後,心中更加著急。他知道,要想找到陳逸陽變化的原因,或許只有聯絡林微了。於是,他再三懇求教培中心的工作人員提供林微的聯絡方式。
在陳父的堅持下,工作人員最終聯絡了林微。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林微的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陳逸陽的狀態變化肯定與她有關,但她也知道自已不能再過多地介入他的生活。
然而,當她聽到陳父焦急的聲音,得知陳逸陽已經三天不吃不喝時,她的心還是軟了下來。她告訴陳父,她會在合適的時間聯絡他,看看能否幫助陳逸陽走出困境。結束通話電話後,林微陷入了沉思,因她而起,也確實該由她負責。
林微坐在窗前,手中握著一杯熱茶,思緒萬千。她回想起與英國知名心理治療機構hypnos的合作經歷,那段時間的學習讓她對心理治療有了更深入的瞭解。Hypnos機構在處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方面有著獨特的療法,尤其是催眠療法,它透過深度催眠來修改或封存患者的痛苦記憶,從而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林微記得,當時她曾親眼見證了一位因戰爭經歷而患有嚴重PTSD計程車兵在接受催眠療法後的驚人變化。在催眠狀態下,士兵重新經歷了那段痛苦的往事,但在導師的引導下,他將那些恐懼和焦慮的情緒轉化為了積極的能量,最終實現了自我療愈。於是,林微決定聯絡hypnos機構,尋求他們的幫助。她希望能夠藉助催眠療法的力量,幫助陳逸陽封存那段痛苦的記憶,讓他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在獲得hypnos機構的支援和指導後,林微開始著手製定針對陳逸陽的詳細治療計劃。她深知此次治療的重要性,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為此,她特意聯絡了陳逸陽的父母,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援和配合。在與陳逸陽的父母交談時,林微隱瞞了自已和陳逸陽之間的糾葛。她不想讓這件事影響到治療的效果,更不想給陳逸陽的家庭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我們願意試一試。”陳父看著林微,眼中充滿了期待和信任。他知道,自已的兒子在研學活動中一直誇讚林微,對她的能力深信不疑。
林微根據催眠治療方案,提出了關鍵的一點:“為了讓他更好地剝離那段痛苦的記憶,我們需要給他一個新的身份。這樣,他在催眠過程中才能更徹底地忘記過去的一切。”
陳母紅著眼眶,哽咽道:“他小名小飛,我們也不常叫,就改一個字吧,叫陳逸飛。”她知道,這是為了兒子的未來,必須做出的犧牲。
接下來的半年裡,陳逸陽將在催眠師的幫助下逐漸改變。為了讓他更好地融入新身份,林微建議陳逸陽的父母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過多地聯絡。這對於陳逸陽的康復至關重要。
陳父看著林微,眼中充滿了感激:“謝謝你,林老師。”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我知道,小飛對你不一樣。但他是個堅強的孩子,我相信他會挺過來的。”
林微喝茶的動作停住了,她驚慌地看了一眼陳父陳母。她沒想到陳父會說出這樣的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但很快,她恢復了平靜,低下頭輕聲說道:“盼他前程似錦,事事順遂。”說完,她朝陳逸陽的父母柔和一笑,“也祝你們平安如意,保重。”
離開陳家後,林微戴上了墨鏡,以此來掩飾眼眶中的淚水。她知道,從此以後,她和陳逸陽將再無瓜葛。但為了他的未來,她願意承受這一切。
在催眠治療的幫助下,陳逸陽逐漸走出了困境。他變得積極上進,第一次聽到漢謨拉比四個字的時候,可能研學的經歷在潛意識裡沒有消失,就對這四個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深入瞭解這個名字背後的歷史和文化,他閱讀了大量關於巴比倫的書籍。最終,在大學的選擇中,他毅然決然地報考了法學專業。
而林微在離開本市後,前往英國進修心理學。在hypnos機構的實習期間,她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三年後,她回國考取了心理學博士學位,並受邀成為A大的客座教授。她的故事在學術界傳為佳話,而她也在心理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