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本想著登城看一看傳說中的八牛浮橋。

但上來才發現,此時的同州城位置與後世稍微不同,中間還隔著一座軍鎮,根本就看不到。

然後,他就看到一支約有萬人的兵馬急匆匆地殺到城下。

也直到這時,他才見到這位親手將大唐埋葬的後梁開國皇帝。

一箭之地大概有二百米,也是普通攻擊所能射到的極限。

朱溫正好踩著這條警戒線停了下來,說明此人極為謹慎。

李傑的眼神兒很好,估計視力都到了以上,於是,仔仔細細上上下下地把這人看了好幾遍。

不同於史書人繪像,也不同於影視劇中那個猥瑣的矮胖子形象。

朱溫大概與宋文通年紀相仿,絕對不會超過三十歲,雖然留著絡腮鬍子,但也是精心打理,有點像一個叫楊爍的男演員,屬於硬朗型帥哥。

“這貨長得還特麼挺帥!”

看到他,李傑就不由得聯想到曹阿瞞。

這兩人有個共同的愛好—極其迷戀人妻。

只不過曹操與之相比已經算是守禮君子了,只是對屬下和敵人的老婆下手。

朱溫就厲害了,他只喜歡自己的兒媳婦!李傑咧了咧嘴,自語道:“難怪最後被自己的兒子宰了,被自己老子戴綠帽,那滋味,嘖嘖~”他正在揶揄朱溫人品敗壞,行事完全沒有禮義廉恥,一旁的宋文通卻一拍城垛子,大叫了一聲,“老賊諸葛爽!”

這一嗓子嚇了他一跳,就看到宋文通對著朱溫身邊一個四十多歲的白臉大將直呲牙,一副仇人相見的樣子。

“宋大哥,你這是...”諸葛爽這個名字在前幾天的軍文中他還見過。

這人本是河北道汝州防禦使,黃巢佔了洛陽後就直接奔潼關,田令孜本來對他抱有極大期待,命他率代北行營的人馬入京勤王,以緩解京畿道兵力不足的問題。

諸葛爽沒敢與潼關的鄧天王對峙,也從潼關一旁的那條密境繞進關內,正打算如何進長安之時,正好與朱溫的部隊來個面對面。

面對數倍於自己的賊軍,他極其乾脆地選擇了投降,並同朱溫一起去攻打同州。

李傑自然是瞧不起的。

但宋文通這麼大反應就有些奇怪了。

只見宋文通又看了一眼城下的諸葛爽後,就從懷中拿出一塊繪著人像的絹布來,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鮮紅的血手印。

“這是?”

“殿下知道某麾下有一千義城軍的老兵,他們都三四十歲了,身上的軍功早已可以帶著朝廷頒下來的賞賜回家務農,不必再履兵役。

可為什麼卻不肯散去,依然保持一個折衝府的規制?您知道他們目前姓什麼嗎?”

李傑不語,接過那絹布看了看,發現在這些血紅指印的下面有著一段文字。

義父左千牛衛大將軍康公承訓,汝之親仇,吾等義子千二人承之,諸葛不死,義城不散!“康承訓與諸葛爽有仇?”

“滅門之仇!”

宋文通看著那副絹布,突然跪了下來。

“如今這一千二百義城老兵在長安城上已經大半折損,而此時在這同州,也只有末將還算是義城軍人,某願請一支將令,出城斬殺此獠,以慰藉康老令公與諸位義城同袍的在天之靈!”

李傑看著面前的宋文通就一陣為難,祁王李茂貞之所以在唐末五代赫赫有名,可不是因為他能打,而是在擅長洞察全域性,機變睿智上。

這要是放他出城和人家單挑,讓諸葛爽給“咔嚓”了,他還真捨不得。

一旁的高思綸躬身施禮,“殿下,末將願出城為宋大哥壓陣!”

高思綸的武藝他還是極其信任的,有了他在一旁看著,也能大大降低宋文通的危險。

“好吧,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莫要暫時被仇恨矇蔽,這一次萬一殺不了他,咱就第二次,第三次,總有機會的!”

“謝殿下!”

當二人一同去點兵時,李傑就用疑問的目光看向孟昭圖。

老頭苦笑著將前義城軍節度使康承訓與諸葛爽之間的事情說了出來。

諸葛爽出身山東道,當個小吏受賄被逐,在徐州當了要飯的。

結果正好趕上龐勳起義,佔領了徐州。

於是,他就投奔了叛軍。

康承訓的義城軍正好是圍剿寇勳諸多節度使中的一路,並且也是最能打的一路。

柳子寨一役,圍殺了龐勳三萬精銳大軍,令其不得不逃回徐州。

當年龐勳與王仙芝,黃巢基本一個套路,一邊打仗,一邊向唐庭求官兒。

而就在這一戰徹底將他求官的心思澆滅,同時對康承訓痛恨不已。

諸葛爽這時在叛軍中已經爬到了小校的位置,等同於一個隊長的兵權。

此人極善鑽營奉承,就想著討好龐勳進階。

他偶然知道康承訓全家都住在鄭州,便帶著幾十人長途潛入城中,將其全家五十多口人全部殺死,連康承訓不滿兩歲的孫子都扔進了水井。

可惜,就在要趕回去邀功之時,龐勳已經戰敗逃到宿州並最終被殺,諸葛爽這一記馬屁拍得連馬都死了。

最後被逼得沒辦法,選擇投降。

因為他當時是個極不起眼的小校,康承訓雖然知道全家是被龐勳派人殺的,卻不知道到底是誰,只能帶著滿腔悔恨入京升官,鬱鬱寡歡。

當他得知仇人是諸葛爽時,後者已經憑藉鑽營的本事當上了汝州防禦使,官階只比他低一階,又同朝為官,雖然心中恨不得亂刀將其砍死,但朝中同殿操戈乃是大罪。

加之此人極為機警,根本就不踏入關內一步,康承訓只能乾瞪眼,最後鬱鬱而終。

這一千二百人本就是他的親衛近軍,極其忠於康承訓,康承訓一死,便被田令孜派到了乾陵守墓,這一守就是七年。

而他們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代其主報仇,甚至在康承訓死後全都將他認作義父,全都姓了康。

李傑聽得直吧嗒嘴兒,古代雖然也有不少首鼠兩端極沒義氣的人,但忠義之人還是佔了很多的。

只要你對他們好,人家是真掏心窩子來回報你。

此時戰鼓響起,宋文通和高思綸已經帶著兩千多國聯軍出了同州北門,與朱溫諸葛爽遙遙相對。

諸葛爽如今叛唐,這時殺他倒是真的名正言順了。

“衛王弩準備,隨時接應兩位將軍!”

“衛王弩”其實就是神臂弩。

都說這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已經失傳,但李傑作為學考古的,曾在一些南宋孤本殘篇上見過關於其製作的圖樣。

而唐末時,對弩的研究已經非常發達了,軍器監中一個掃地的都可能是個技藝高超的工匠,只缺那麼一點兒靈感。

他將記憶中的樣子和功能一闡述,馬上就有工匠對其不對的地方進行改進,第三天就做出了樣品。

雖然威力上還是不能與史書中記載的一樣,卻也極大提高了弩箭的發展程序。

若不是長安所存精鐵數量有限,只能做出一千多具來,只怕不用李傑親自跑出來攻打同州,僅憑此物就能將唐軍一方的劣勢扭轉過來。

之所以改成這個名字,一是為了忽悠李儇,二就是在他看來,這弩還不配被稱之為“神臂弩”!三十張大弩與數百長弓一同架在了城頭上,萬一宋文通真的幹不過人家,他還可以打打掩護。

朱溫帶兵來到城下一直沒吱聲,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目前正處於兩軍夾擊的地步。

過來就是看看是哪位奪了他的城池,然後伺機再搶回來。

不過,當他看到城頭上站著的黑甲唐將和數千兵將時時,馬上就改變了攻城的想法。

他並沒有認出李傑來,甚至連黃巢的糧草大營被燒的訊息都是剛剛知道。

但手頭沒現成的攻城器械,總不能用馬蹄子踩著城牆飛上去吧?而且,當他一想到黃鄴必然已經戰死,黃巢那邊不知道如何交代時,對方居然城門開啟,主動出擊了!“朱將軍,大事不妙啊,如今吾等腹背受敵,黃鄴死,中軍大營的糧草燒燬大半,唐軍又搶了同州,這秦晉兩地一通,鄭從讜與王重榮必然領軍攻入關內,只怕黃王優勢盡失啊!”

這貨是個堅定的機會主義者和投降主義者。

一見局勢不妙,想的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跑路或者投降。

而正好,朱溫同樣也是這種人。

在歷史上,他不斷在叛唐和降唐之間橫跳,最後居然把自己跳成了開國之君,這個結果估計是所有人在當時都不曾想到的。

朱溫眼珠兒亂轉,正琢磨自己退路的時候,宋文通已經拎著一柄三尖兩刃刀衝了出來。

一甩手,就將黃鄴的人頭拋到二人眼前,“諸葛老賊,可敢出陣與某一戰?”

朱溫看著地上這顆人頭太陽穴直跳。

當初黃巢將這位啥也不是的親兄弟塞給他,純粹就是為了沾點功勞好看,沒想到居然被殺了。

“飯桶!”

而諸葛爽則一縮脖子,看了看宋文通,不認識!怎麼會指名道姓地邀他出戰?他雖然也穿著一身盔甲,那是用來保命的,論武藝,可能連自己手下的一個兵卒都不如。

所以,他低頭看著黃鄴的人頭裝傻,就當沒聽到。

宋文通喊了半天,見對方當了縮頭烏龜,抽出弓來就是一箭。

朱溫揮動長槍替諸葛爽把這一箭磕飛,雖然不明白二人之間有何冤仇,還是一勒戰馬,“朱某來和你較量較量!”

宋文通毫無懼意,揮動兵器就迎了上去,二人戰到一處。

這一交手,連李傑都看出來了,宋文通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能入選賊軍“十六猛”之中,本身就說明朱溫很能打,而且還高出其他十五猛不少。

高思綸就是給宋文通壓陣的,一看這情況,揮動手中丈二紅槍,二人雙戰朱溫!朱溫手中長槍上下紛飛,面對二人夾擊沒有一點被壓制的跡象,反而打成了平手。

李傑在上面總算見識到什麼是大戰三百合了。

三匹戰馬左突右衝,三柄武器磕碰在一起發出的聲響在戰場上空迴盪,一直打了將近一個小時。

孟昭圖看不下去了,“殿下,已經半個時辰了,二位將軍就算是驍勇,但戰馬卻支撐不住,如今吾等佔盡優勢,不可做意氣之爭!”

李傑看了看慫在對面的諸葛爽,又看看似乎越打越精神的朱溫,反問道:“若是此時我去把這頭豬挑了,會不會有損本王的正面形象?”

孟昭圖雙手往袖子裡一塞,面無表情,“兩軍捉對鬥將需公平,如今二位將軍雙戰此人已是有違公道,殿下如是乘人之危,只怕這名聲,孟子曰...”李傑趕緊擺手叫停,這老頭沒事兒就在他面前念一些孔孟之道,還夾雜著一些關於為為君之道,君王品行的囫圇話兒,難道還真把他那個太子賓客的官兒當回事兒了?問題自己不是太子,總被這東西教育自己,也不怕李儇知道後把他的腦袋砍了。

“鳴金,收兵!”

李傑選擇妥協,對孫悟空的緊箍咒已經感同身受。

宋文通和高思綸一進城門就從馬背上溜了下來,坐在地上大口喘氣,朱溫的武藝大出二人意料之外。

尤其是高思綸,原本的那麼一點傲氣算是徹底沒了。

“打不過,打不過,難怪蒲津關如此重要的隘口是此人來守,怕是隻有殿下或者舍弟才能降服於他!”

不過,喘勻氣兒之後,又拿出探討的語氣自語道:“不過,這朱溫用得似乎是蜀漢大將趙雲的“夾竹梅花槍”,可這門槍法不是失傳了嗎?”

隨後,居然也不起來,坐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就和宋文通討論起各家槍法所長,開起了技術研討會。

對此,李傑頭大無比。

看看目前自己身邊地位最高的三個傢伙,孟昭圖弔書袋子,這倆兒聊武藝,三人湊一起,李傑感覺自己的眼睛已經一大一小,變成了一個“斌”字。

好在幾道身影從城牆的側面閃入,那幾名前往蒲州的“忍者”終於帶回了鄭從讜和王重榮的回信。

信中內容極其簡單:午時之後,雙方一同發兵,夾擊朱溫駐紮在蒲津橋外的軍鎮大營。

“很好,汝等奔波一夜,速去休息一番,隨後本王還有命令給你們.”

“哈依!”宋文通這時也不陪高思綸討論朱溫的槍法了,反而眼睛一霎一霎地看著這幾名“忍者”的背影。

“中間那個叫三上雅的小娘子條子是真順,就是一直蒙著臉,也不知道長成啥樣?”

高思綸“嘿嘿”跟著笑,“宋兄如今這般年紀卻沒有婚配,要不請殿下將這異國女子許給你當娘子?”

宋文通不接這話,起身拍了拍屁股,“等回到京城再說吧,其實咱已經有了中意之人.”

高思繼好奇心大起,可惜如論他怎麼問,宋文通就是不說,反而轉移話題,大罵諸葛爽不是男兒,不敢與他一戰。

而此時的李傑早已跑回曾經同州防禦使的府邸中呼呼大睡補覺去了。

馬上就要面臨一場大戰,他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面對,這對長安解長安之圍至關重要!但午時三刻一過,也就是正午十二點的時候,他起來正在吃著黃米飯,宋文通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殿下,朱溫和諸葛爽跑了!”

“啊?”

李傑一下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