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蘇魯神話是以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由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傳說體系。

該體系的核心部分,就是舊日支配者(greatoldones)。

它們是恐怖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在上古時代曾經統治地球,但結果卻在如死亡般的睡夢中安眠。

它們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克蘇魯(cthulhu),它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r'lyeh)。

當繁星的位置正確之時,拉萊耶將從海底浮上,克蘇魯將醒來,為地球帶來浩劫。

儘管克蘇魯非常著名,以至於整個神話體系都以它來命名,但它並不是舊日支配者中最強大的,也不是故事的中心。

佔據這一系統中心位置的,是魔神之首阿撒託斯(azathoth),而奈亞拉託提普(nyarlathotep)則與人類世界接觸得更加頻繁,而且,和其它的舊日支配者相比,它更喜歡欺騙、誘惑人類。

宇宙誕生之初,只有阿撒託斯存在。

從阿撒託斯生出了“黑暗”、“無名之霧”和“混沌”。

盲目痴愚的阿撒託斯最初生出的是“黑暗”,而“黑暗”產生出了“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絲(shub-urath),她擁有很強的生育能力。

有說法稱,她生出了包括克蘇魯在內的幾乎所有舊日支配者,乃至一切生命。

“無名之霧”產生出了“門之鑰”猶格·索托斯(yog-sothoth),知曉一切的時間和空間,是銀之門鑰匙的存在。

而“混沌”就是奈亞拉託提普,常被稱為“信使”,嘲笑與矛盾的象徵。

經常使用的人類形態化身是一個面板黝黑,表情愉悅的瘦高男子,曾經在埃及受到崇拜,傳說原子彈的發明就是他教給愛因斯坦的,目的是讓人類更快的自我滅絕,完成“大清掃”的任務。

在克蘇魯神話的小說故事中,角色可能會因探究過深或透過一些機遇遭遇舊日支配者或是其他的宇宙種族,而他們的結果大多數是死亡和陷入瘋狂。

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生前並未想過對他所創造的神話作一個系統的整理。

在1933年4月27日寫給j·f·摩頓的信中,他闡述了自己對克蘇魯神話體系的一些基礎性構想。

而在他去世後,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對他的體系進行了整理,並提出了“克蘇魯神話”這一稱謂。

但克蘇魯神話本質上並非神話,而屬於傳說。

神話是民間文學的一種。

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

包括神的故事和神化的英雄傳說。

傳說也是民間文學的一種。

是對民間長期流傳的人和事的敘述。

內容有的以特定的歷史人物、事件為基礎,有的純屬幻想的產物。

由此可知克蘇魯神話雖然被翻譯為神話,實際上應該屬於傳奇一類,克蘇魯神話應該是一種傳說體系,而非神話體系。

該體系中的題材有一部分可能來自世界各地神話傳說的再詮釋,如舊日支配者伊塔庫亞取材於北美傳說中的雪怪溫迪戈(ndigo)。

以下是關於舊日支配者的介紹:撒達·赫格拉撒達·赫格拉(xada-hgla)是阿撒託斯的化身之一,被夏蓋蟲族崇拜。

它的形象就像是一隻巨大的變形蟲,一張長著綠色眼睛的人臉從體內向外窺視著。

夏蓋蟲族在夏蓋星上建築了金字塔形的神殿,神殿中有極巨大的門,以供撒達·赫格拉進出。

夏蓋星毀滅之後,奉獻給阿撒託斯的最後一座錐形神殿被建立在英格蘭的斷谷之中。

塔維爾·亞特·烏姆爾塔維爾·亞特·烏姆爾(tal-at-u')是太古永生者猶格·索托斯的化身之一,別名太古永生者,塔維爾·亞特·烏姆爾的名字也可拼作烏姆爾·亞特·塔維爾,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舊日支配者之一。

它是猶格·索托斯的化身之一,常表現為一個人形的剪影,披著微光的面紗。

如果人類撕開這面紗,就會因看到那後面的廣闊遼遠的宇宙而瘋狂。

和猶格·索托斯的另一個化身,暴怒的亞弗戈蒙相比,塔維爾·亞特·烏姆爾一般對人類更加和善、仁慈。

亞弗戈蒙亞弗戈蒙(aforgon)是外神猶格·索托斯的化身之一,是猶格·索托斯陰暗面的具象化,常表現為一道眩目的光芒。

亞弗戈蒙為許多宗教所崇拜,被視為未來與時間之神,因為它知曉一切的時間和空間。

很少有人真正見過它,因為它只有在被激怒時才會現身在人類面前,而且經常伴隨著眩目的光線。

克薩諾斯克薩諾斯(xexanoth)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一個邪惡存在,是猶格·索托斯的化身亞弗戈蒙的死敵。

它的確切身份不明;可能是古神,也可能是舊日支配者。

薩諾斯最早出現在克拉克·a·史密斯的短篇小說《亞弗戈蒙之鏈》(thechainofaforgon)中,它被主角召喚出來。

阿爾瓦撒阿爾瓦撒(arssa),山丘上的沉默吼叫者,形象為有著觸腕四肢的人形軀幹以及只有脖子的無牙嘴部。

阿特拉克·納克亞阿特拉克·納克亞(atlach-nacha),蜘蛛之神,形象為一隻巨大的蜘蛛,長著與人類相似的面孔,由克拉克·a·史密斯創造的蜘蛛形舊支配者,與蛙形神撒託古亞有著密切的聯絡,有時共享人類的祭祀,而且傳說它和撒託古亞是一同從土星降臨地球的。

與克拉克體系的幾位神類似,它也棲息於終北大陸沃米阿德雷斯山脈的底部,始終在不斷編織一張巨大的網。

在清醒的人世與夢地之間的大裂縫上架起一座橋。

很多人相信一旦阿特拉克·納克亞將網織好,這座橋就會完成,而這座橋一完成,世界末日便會到來。

由於阿特拉克·納克亞的形象,它常常被視為所有蜘蛛的統治者,也是雷恩高原巨蜘蛛的前輩和管理者。

有趣的是它的性別一直存在爭議:在克拉克·史密斯的原著中它是雄性,但在後來的創作者筆下,卻經常被描述為雌性神——這大概是由蜘蛛的特性造成的。

夏烏戈納爾·法格恩夏烏戈納爾·法格恩(chaugnarfaugn),群山中之恐怖,飼食,形象為長著象頭的吸血巨人,由小說家弗蘭克·貝克納普·朗創造的一位舊支配者。

別號為“象之神”、“高山上的恐怖”。

夏烏戈納爾·法格恩形象醜惡,將章魚、大象和人類最糟糕的特點結合了起來,當他感到飢餓時,會以與他巨大的身軀不相稱的速度移動,並且用他類似七鰓鰻結構的“象鼻”吸取其他生物的血液。

傳說他從另一空間降臨地球時地球上只有簡單的古兩棲動物,於是他就以這些生物為原型,創造出僕從種族——米里·尼格利,這些生物後來與原始人類交配,產生了一類雜合體,這些雜合體逐漸進化,最終成為可怕的種族——喬喬人。

克圖格亞克圖格亞(cthugha),爆燃者,居於火焰者,象徵“火”的存在之一。

形象為巨大、高熱的火球或等離子塊。

克圖格亞是象徵“地”的存在的那些舊日支配者和異界諸神們、尤其是奈亞拉託提普的死敵。

克圖格亞在數以千計的小小光球簇擁下,彷彿活生生的火焰一般不斷變形的巨大身影,有時甚至會被形容為地上的太陽。

她至少有一個為人所知的後裔,就是同為舊日支配者的亞弗姆·扎。

克圖格亞居住在距離地球25光年的北落師門,人類可以將它召喚出來,必須在當夜晚北落師門星升到樹梢的時候,連續呼喊三遍咒語“ph'ngluifnafhcthughafolhautn'gha-ghaanaf'lthagn!ia!cthugha!”。

召喚成功後,克圖格亞便會回應受奈亞拉託提普威脅之人的要求,統帥麾下數千炎之精出現在地球上。

但這對召喚者而言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克圖格亞出現的地方會立即發生強烈爆炸,恐怖的高溫和火焰將會造成一場不分敵我的大破壞,破壞力足以匹敵小型核武器。

亞弗姆·扎亞弗姆·扎(aphoozhah),冰焰極圈之主,一位克蘇魯神話中罕見的火屬性舊支配者,也是克圖格亞的後裔。

雖然是火屬性的舊支配者,他的性質卻與通常的火焰截然不同——他是一團巨大的、冰冷的、灰色的火焰,不會焚燒物體,反而是把接觸他的物體凍住。

他的活動範圍也被限制在極圈以內。

在史前終北大陸經歷最後一次冰期時,阿弗姆·扎常常降臨那裡。

他的出身地正是克圖格亞的囚禁地——北落師門星,在降臨地球之前他曾短暫造訪了海王星,隨後就棲息於位於北極附近的雅拉克山上。

當舊神一族將其封印於極圈之內時,他極度憤怒,凍結了他周圍的所有土地,並最終使冰期征服了整個終北大陸,導致了終北文明的滅絕。

阿弗姆·扎的後代有蟹形神蘭·泰格斯、冰原生物諾普-凱和終北大陸最初的居民——沃米人。

雖然沒有人類崇拜他,但在諾普-凱和殘存的沃米人中,他是至高無上的尊神。

克蘇魯克蘇魯(cthulhu),沉睡之神,拉萊耶之主,象徵“水”的存在之一,形象為章魚頭、人身,背上有蝙蝠翅膀的巨人。

克蘇魯偶爾會利用精神感應與遠處不特定的人類接觸。

與克蘇魯接觸的人類,大致上感受性頗強,有許多人因為精神接觸而發狂。

然而有時,有些藝術家因得到這種瘋狂的靈感而聲名大噪。

克蘇魯沉睡於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城中,但受到宇宙相位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有時候封印有自動解開出現在海上。

不過由於封印並未完全解開,因此克蘇魯無法遠離拉萊耶,之後當星象改變,封印的力量復原後,又會回到拉萊耶繼續長眠。

克蘇魯和雌性舊支配者伊德·雅生下了三子一女:加塔諾索阿、伊索格達、佐斯-奧莫格和克西拉。

達貢與海德拉父神達貢(fatherdagon,又譯大袞)與母神海德拉(therhydra)形象均為極巨大的深潛者。

有人認為達貢與許德拉為較小型的下級舊日支配者,也有人認為它們只是長生的大型深潛者。

達貢和海德拉的身高在20英尺以上,大概已經活了幾百萬年。

它們支配著深潛者,率領深潛者們崇拜克蘇魯。

他們與克蘇魯及其僕從不同,它們能夠自由行動,但基本不會與人類相遇。

達貢與海德拉的能力基本相同。

加塔諾託亞加塔諾託亞(ghatanothoa),原始姆大陸的信仰中心。

哈斯塔哈斯塔(hastur),無以名狀者,深空星海之主,象徵“風”的存在之一,克蘇魯的死敵。

黃衣之王是他的一個化身。

黃衣之王出自羅伯特·威廉·錢伯斯的同名作品集,也是本神話體系中一本受詛咒的劇本。

哈斯塔的本體被舊神禁閉在昴宿星團中的恆星昴宿增十六的行星上、古代都市卡爾克薩的廢墟附近的哈利湖中。

伊塔庫亞、羅伊格爾、札爾及拜亞基都是哈斯塔的眷族。

伊塔庫亞伊塔庫亞(ithaqua),風行者,冰寒死寂之神,象徵“風”的存在之一,從屬於黃衣之王哈斯塔的大氣之神。

在伊塔庫亞的數個外形中,最典型的莫過於一個趾間生蹼、長著火紅雙眼、瘦骨嶙峋的巨大人形。

它的面龐扭曲可怖,如同一張被拉扯變形、充滿痛苦的人臉;它也常於狂風中閃現,枯槁的長髮將隨著身軀如鬼魂般在風中搖曳。

伊塔庫亞另一個常見的外表是一個生著巨大犄角,佈滿毛髮的人形,雙爪如刀般鋒利,口中長著兇惡的獠牙,雙眼也閃著火亮的光澤。

它會從口中撥出大團雲霧,而雪花則會奇異地環繞在它身旁;這一化身很有可能是史前人類所信仰、長角的自然之神的原形。

伊塔庫亞的腳步聲有如悶雷般響亮,常常可在寂靜的冬夜裡被聽見,而巨大的腳印也會在之後被發現於雪中。

腳印之間的距離通常在半英里左右,任何跟蹤者在沿著這條蹤跡行進一段距離後會發現它突然消失,一般意味著伊塔庫亞已在此處飛入天際。

羅伊格爾與札爾羅伊格爾與札爾(lloigora;a;zhar),卑猥之雙子。

一對雙子舊支配者,孿生兄弟。

他們的稱號為“猥褻之雙子”,兩者形態也十分類似,都是生著無數觸手的巨大肉塊,唯一的區別是洛依高爾生有一對翅膀,而扎爾沒有。

另外,他們之間有某種物質上的聯絡——有人認為是一對延長的觸手,將洛伊高爾的扎爾連為一體。

他們來自大角星,居住在被埋葬的古城阿勞扎,位於緬甸的宋高原,受到可怕的異形種族——喬喬人的崇拜。

他們的信徒組織是喬喬人的星階兄弟會,他們與兄弟會信徒之間心靈感應,催促信徒奉獻祭品。

按照德雷斯的設定,他們同屬於風屬性,能夠颳起不詳的大風,以此誘捕不幸者作為食物。

只要大角星出現在天空,洛依高爾和扎爾就能在信徒面前顯現他們的形狀。

納格與耶布納格與耶布(nuga;a;yeb),褻瀆之雙子,形象均與外神莎布·尼古拉絲相仿。

克蘇魯神話中除了洛依高爾和扎爾之外的又一對雙子舊支配者,而且努格和耶布都是外神莎布·尼古拉絲和猶格·索托斯的直系子孫。

與前一對不同,這兩位神各有分工,努格是異形種族——食屍鬼(ghoul,不是中東傳說中的食屍鬼)所崇拜的族神;而耶布是崇拜外神阿伯霍斯的異形信徒之首領。

莫爾迪基安莫爾迪基安(ian),陰森寒骨之神,食屍鬼之王。

形象為恐怖的巨人,頭上無眼,身上無足。

蘭·提戈斯蘭·提戈斯(rhan-tegoth),象牙玉座之神。

六足、長身,有著蟹鉗般的前肢。

巴薩坦巴薩坦(basatan),地位較為次要的一位舊支配者,古老的海洋之神,別名為“蟹之主”,從其稱號來看,它的外形可能非常接近一隻巨大的蟹狀生物——比起另一位有著蟹類特徵的舊支配者——蘭·提戈斯,巴薩坦離巨蟹的形象更為接近。

傳說它的主要超自然能力來自一枚神秘的圓環,但這枚圓環究竟包含怎樣的魔力就不得而知了。

魯利姆·夏科洛斯魯利姆·夏科洛斯(rlihaikorth),白色蠕蟲,克拉克·a·史密斯極圈神話體系中的另一位舊支配者,。

它的形態正如其稱號所描述的,外形類似一條巨大的、渾身發白的蠕蟲,擁有多孔的胃;它的眼球似乎是由一些不斷滴落的小血珠組合而成。

魯利姆·夏科洛斯是極圈克蘇魯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平時藏身於一塊巨大浮動冰山伊基爾斯內部,在這座冰山上有一座龐大的、完全由冰塊構成的堡壘,也就是白色蠕蟲的居所。

魯利姆·夏科洛斯就操縱並藉助這塊大冰山巡遊四海,不時將遭遇它的海船給撞沉;當這塊冰山接近有人居住的陸地或島嶼時,就會給這些地方帶來足以致命的嚴寒——被白色蠕蟲帶來的極寒所凍結的生物會全身僵硬,變成如同冰塊一般的死白色,而且會始終保持不自然的冰冷;即使把這些凍硬的犧牲者扔進普通的火堆中,他們也無法融化或變暖。

修德·梅爾修德·梅爾(shuddeell),是克蘇魯神話中克託尼亞一族的至高大首領,因此也算得上是一位舊支配者。

在克託尼亞一族中,修德·梅爾修德·梅爾的體形最為巨大,性格也最為邪惡。

一條擁有數里長巨大身軀的灰色怪蟲,口中不時的滲出奇特的酸液,同時流出怪異的酸性液體。

它具備普通克託尼亞生物的特性——鑽地,而且它在地底深處挖掘前進的速度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幾乎難以置信的程度。

它似乎帶著一種暴怒衝擊並融化堅硬的玄武岩層,玄武岩在它面前就像豆腐一樣柔軟。

某些傳說聲稱它本來和其他舊支配者類似,是被封印在某地深處。

它自由了,帶領著它的克託尼亞下眾瘋狂徘徊於地球的深處。

撒託古亞撒託古亞(ua),恩卡伊之沉睡者,蟾之神。

形象為長有黑色軟毛、如蟾蜍般巨腹的人形。

他肚子餓的時候,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生物、甚至是無形的嬰靈,皆來者不拒。

伊戈羅納克伊戈羅納克,(y'golonac)汙穢者,惡行與敗德者。

伊波·茲特爾伊波·茲特爾(yibb-tstll)陰暗者,它的黑色血液本身就是武器,以宛如黑雪花的模樣黏附於受害者身上使其窒息。

伊格伊格(yig),蛇之父,形象為長滿鱗片的半蛇半人,在克蘇魯神話中地位較為次要的舊支配者,在美洲廣為流傳、被北美和中美原住民稱作“眾蛇之父”和“壞藥”的蛇之祖神。

形象為一渾身長滿鱗片、生有蝙蝠翅膀的半蛇半人,也有一種說法說是一條碩大無朋的蛇王。

根據克蘇魯神話的描述,伊格的依格正是中美羽蛇神克查爾科亞特爾的原型,這樣就構成了虛構的克蘇魯神話與真實世界的又一聯結點(其他的包括大袞、伊塔卡等),甚至還有某些作者把伊格當作埃及邪神塞特的父親。

在美洲原住民的傳說中,依格喜怒無常,雖然很容易安撫從而使之平靜下來,但也非常容易突然就變得憤怒。

當他憤怒時,常常派遣他的蛇形下僕——“伊格之子”,去殺死他的敵人或將其變為非人的怪物。

伯克魯格伯克魯格(bokrug),舊日支配者之一,形狀如同一隻巨大的綠色鬣蜥,雖然地位次要,卻也是由洛夫克拉夫特親自創造的角色。

他是一支類兩棲動物的異形種族圖姆哈的族神,沉睡於與圖姆哈人居住地伊伯(ib)和薩納斯城(saath)接壤的湖底冷水之下,當薩納斯的人類殘忍屠殺依布的兩棲人並拋棄它們的神像之後,波庫魯格開始甦醒,在那之後的每一年,湖上都會泛起奇特的波紋,最終等到薩納斯城的第一千零一個“伊伯毀滅節”時,波庫魯格完全覺醒並摧毀了整個薩納斯城,並且連遺蹟也沒有留下。

此後,圖姆哈族重新佔據了伊伯。

艾霍特艾霍特(eihort),被稱作“迷宮之神”的舊支配者與格拉基有一定聯絡。

它的棲息地和格拉基距離很近,也在英格蘭的塞文河谷,只不過格拉基潛藏於湖底,艾霍特則佔據了塞文河谷地下深處的網狀隧道。

艾霍特的外形是一隻圓鼓鼓的、近似卵形的巨體,架在無數只沒有肉體的腿上;在它的卵形膠狀身體上不斷浮現出眼睛來。

當有人在塞文河谷地下如同迷宮一般的隧道中迷失方向而遭遇艾霍特時,艾霍特會提出與此人簽訂所謂的“契約”,如果此人拒絕,艾霍特會毫不留情地將此人擊打至死;如果此人接受“契約”的話,艾霍特就會將自己未成熟的胚胎注入犧牲者體內,在宿主體內自然成長,最後反過來殺死宿主。

根據《格拉基啟示錄》的資料,一旦艾霍特的胚胎殺死宿主後,就能夠在光線之下不受損害地獨立生存。

格拉基格拉基(glaaki),舊日支配者之一,棲息於英國布里徹斯特附近塞文河谷的某個湖泊裡。

格拉基的形態很獨特,外形為一巨大的蛞蝓狀生物,全身上下都覆蓋著金屬質的尖刺。

這些尖刺看似無機物,其實是具有有機結構,能夠生長的。

格拉基還在自己身體的頂端長出一對帶有眼球的觸角,使得他能夠從水中窺視水面。

據說格拉基是被囚禁在一枚隕石中降臨地球的,但隕石墮落時他自由了,隕石在地上砸出了一個湖泊,格拉基也就棲身在這個湖泊裡。

類似伊戈羅納克,格拉基也是古老的生物,具有相當智慧,有一個秘密教派崇拜他。

格拉基役使信徒的方式是將他身上的尖刺刺入犧牲者身體,注入特殊的液體,使犧牲者成為一具不死的奴隸,如果在液體注入之前刺被弄斷的話,犧牲者會死去,但不會變為其奴隸。

注入的液體在信徒體內生長,從而控制這具活屍。

很多欣求不死者主動侍奉格拉基,卻沒有想到自己會變為活屍;經歷一段時間後不死奴隸的身體會對陽光開始敏感並開始受到損害,格拉基的崇拜者將這種現象稱為“綠色腐爛”。

尼約格達尼約格達(nyogtha),被稱作“暗之住民”,由小說家亨利·卡特納創造的一位舊支配者,表現為一團不成形態的黑暗物質,能透過一些秘密洞穴和裂縫召喚至地表。

傳說有一些巫師曾經在敘利亞和雷恩高原的黑塔之下看到過他;他曾經透過中亞某地的塔昂洞窟出現在地面,給蒙古大汗的軍團駐地帶來了極大的恐懼和破壞。

一旦尼約格達出現在地表,只有透過某些特定的聖物、儀式或咒語才能將其驅逐回地底不見天日的秘密藏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