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嫌“禮”太麻煩
男人三十 :步入成熟登上成功階梯 王一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講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除了禮貌以外“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何以立.”
別說這些講究已經過時了,如果你能夠靈活地應用禮節,在特別的日子送上自己特別的問候和祝福,那麼別人也一定會有所反應。
作為30歲的男人,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紳士風度,只要你能將這些做到位,那麼你就絕對能在社交場上處於不敗之地。
20歲的時候你抱怨家長的禮節太多,好東西不留在家裡,偏偏要送出去。
過節不老老實實在家看電視,非要大包小包地送來送去。
當你日漸成熟,才漸漸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
中國是最講禮節的國家,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禮節都已經簡化了,但是對於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人,這“禮”的功夫還是要做到位。
只有這樣,對方才能感覺到自己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才能感受到你對他的友好和熱情。
多禮不僅僅是一種例行公事,還必須充分表現自己的誠懇,禮多而不誠懇,只能讓人認為你是個非常虛偽的人,這反而會讓對方無比厭煩。
只有誠懇了,才能更加恭敬,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禮貌。
在人際交往中,自己的社交圈子,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的、獨立的、物以類聚的群體。
要想和其中的人建立、保持良好的關係,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你就需要以一定的形式表達一下你對對方的情感,一份精美的小禮物往往就是一個最佳的載體。
萊恩大學畢業好多年了,仍然和昔日的同學聯絡密切,互通往來。
每逢他生日和聖誕節,他總是能收到好多朋友和同事的祝福,有的發資訊,有的打電話,有的發電子郵件,有的透過傳統的信件表達自己的祝福,有的寄卡片,還有的寄來生日禮物。
萊恩專門騰出壁櫃裡最大的一間格子儲存這些信件和禮物,兩年的時間,裡面已經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禮物和漂亮的卡片、信封。
“你真有人緣,收到這麼多禮物!我現在就只有你還送我禮物,以前的朋友都沒有聯絡了……”前來“參觀”的一位朋友羨慕地感嘆著說。
“這些不只是老朋友送的,還有同事和平時認識的一些人……我自己平時喜歡送給別人禮物表達我自己的感情,別人自然會以對等的方式回報我了,禮多人不怪嘛,看到禮,會睹物思人,自然聯絡就緊密了.”
萊恩開始指點著禮物,向朋友講述著送禮物人的情況。
由此可見有的時候你給予別人的雖是小恩小惠,可獲得的往往是難以想象的大功效。
你不要再抱怨自己沒有朋友,不要再抱怨自己的昔日的夥伴沒有和你聯絡,而應該好好想想,你有沒有主動地和他們聯絡聯絡感情呢?有的時候一張精美的小賀卡,一條溫馨的生日簡訊,都可以幫助你傳遞那體貼而美好的情誼。
這一切都花不了幾個錢,但卻可以很好地保持住自己的人際關係,就看你願不願意付出行動,願不願意拿出自己的真誠。
其實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遠很遠,說近也很近,只要你能夠主動起來,那麼對方一定會因你而感動快樂。
說到這裡想起了這樣一個古代故事:傳說唐朝貞觀年間,東夷米國為了表示對唐朝的愛戴,派特使者米伯高帶著一大批寶物和一隻長得十分可愛的白天鵝,去長安朝見唐太宗。
一路上,米伯高對白天鵝悉心照料,唯恐它受到什麼委屈。
行至大潭(今高平鎮譚村),米伯高見天鵝有些口渴,身上也有點兒髒,就讓天鵝在大潭湖邊喝水洗澡。
不料,天鵝飲水沐浴後展翅高飛。
米伯高急忙帶人追趕,趁天鵝落地休息之際猛撲上去,結果只抓到一根鵝毛,國寶天鵝飛走了。
天鵝飛走以後,米伯高急壞了,他想來想去也無計可施,只好把抓到的那根鵝毛用綢緞仔細包好,然後又寫了一首打油詩,硬著頭皮去見唐太宗。
詩中寫道: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遠遙。
大潭湖失寶,倒地哭號啕。
上覆唐天子,請饒米伯高。
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這首詩後,不但沒有責怪米伯高,反而非常高興地收下了禮物,並賞賜給米伯高不少絲綢、茶葉、瓷器和一匹寶馬,還留他在京城住了一段時間。
米伯高對唐太宗的盛情款待非常感動,回國後對唐朝大加讚賞。
後來,人們就用“千里送鵝毛”來形容“禮輕情意重”了。
儘管天鵝飛了,但是情誼還在,在這裡你不得不欽佩唐太宗的寬容大度,同時你也看到了“禮”對於一個人的真正意義。
有的時候你並不會在乎對方送的是什麼,而只是在乎對方是否記得自己,在乎自己,只要彼此之間的情誼在,即便只是送上一張紙片,那都是屬於自己的無價之寶。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用金錢買到的,一份小小的禮物就完全代表了自己的心意。
它不拘大小和輕重,只要禮物能恰當地傳遞心意,想必受禮者都是能夠高興接受的。
30歲的男人,應該明白“禮”在中國人眼中的重要性。
有的時候一份小小的禮物很有可能就是一道嶄新人脈關係的開始。
儘管你已經在社會上歷練了幾年,但是在人脈積累方面還是有限的。
人們常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懂得“禮”就是懂得如何把這條路鋪得更寬闊,更平坦。
所以,不要嫌“禮”太麻煩,常言說得好“禮”多人不怪,為了自己能在社交場上如魚得水,現在就在“禮”字上好好下下功夫吧。
而立箴言如果說20歲的時候要為自己的事業打拼,那麼到了30歲的時候你就要開始自己的人脈爭奪戰了。
想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成功,單打獨鬥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幫助,所以我們必須領會“禮”的重要性。
如果說20歲的時候你覺得“禮”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那麼30歲你一定要警醒了,有了“禮”你就不會再孤立無援,有了“禮”你就會得到更多的祝福,既然它能夠給你帶來那麼多好處,麻煩一點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