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男人來說,“放棄”這個詞意味著一種無能,其實並非如此,放棄有的時候不代表著一種無奈,相反它是一種人生的釋然。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但是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把他們統統抓在自己的手裡。

中國清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認為,人生在半玩世半認真中度過是最好的,有些時候你沒有必要那麼較真兒,如果真的得不到,果斷地放棄其實也是一種明智的表現。

這個世界是充滿誘惑的世界,這個時代是充滿未知的時代。

幸福、財富、能力是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可現實中你往往是得到了這個卻失去了那個。

是的,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能力把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抓在手裡,儘管它有的時候近在眼前,卻怎麼追也追不到。

這個時候你該如何選擇呢?作為一個30歲的男人,你應該果斷地做出選擇,與其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快馬加鞭,不如把這些時間花在自己可以得到的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所有人都認為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美好的,與其苦苦追尋沒有結果,不如就讓這份美好存留在自己的記憶裡。

有些時候放棄是一種智慧,他成就了人們心中的完美,也讓今後的道路更加明朗,在自己的人生中勾勒出一筆亮麗的色彩。

一個行囊,如果裝得太滿了就會很沉很重。

作為一個生命,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人生大道上,你註定要拋棄很多。

果斷的放棄是面對人生面對生活的一種清醒的選擇。

只有學會放棄,那些本該放棄的包袱,生命才會輕裝上陣,一路高歌;只有學會放棄走出煩惱的困擾,生活才會倍感輕鬆、絢麗和富有朝氣。

有事業心的男人性格往往好強,他們對什麼東西都有很強的佔有慾,為了獲得這些東西,他們奮鬥終生,卻不懂得放棄一些東西,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好好歇一歇,重整一下對人生道路的思索。

性格好強、爭勝,確實能增加你奮鬥的激情,從而使你比那些進取心弱的人更容易成功,但如果事事好強、爭勝,只會讓自己在勞累中失去奮鬥的目標。

對於目標不專一的人,無論你付出多少的汗水,都不可能有多大成就。

學會放棄,是放棄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難以實現的目標,而不是放棄為之奮鬥的過程和努力;是放棄那種毫無意義的拼爭和沒有價值的索取,而不是喪失奮鬥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棄那種為金錢、地位、奢侈生活的搏殺,而不是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和物慾橫流的社會,懂得放棄的人,會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們每天都有快樂和愉悅的心情伴隨左右。

而不懂得放棄的人,只會焦頭爛額地亂衝,他們不僅最終未能達到目標,而且每天都陷於得失的苦惱之中。

也許放棄在當時是痛苦的,甚至是無奈的選擇。

但是,若干年後,當你回首那段往事時,你會為當時正確的選擇感到自豪,感到無愧於社會、無愧於人生。

也許正是當年的放棄,才使你到達了今天的光輝和成功的彼岸。

生活中值得你追求的東西很多,但不是糾纏在那些毫無結果的東西上,或者拼命追求那些本該放棄的東西,而本該盡力追求的東西卻又毫不足惜地放棄,這樣到頭只能換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

那麼放棄則是一種勇氣和境界。

得不到的或不該得的就該果斷地放棄。

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許你四面出擊,分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大好時光中忙忙碌碌終無所為。

執迷不悟是一意孤行的固執。

不如正視現實咬咬牙勇敢地放棄那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固執,在清醒的選擇之後,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點,一切就會變得單純而明朗了。

扔掉擾心的煩惱,忘記失敗的沮喪,封藏痛苦的記憶。

堅定地把許多的過去踩在腳下,留在身後。

選擇了瞬間的清醒,就等於選擇了瞬間地成長。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

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

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也沒起來。

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

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時說:“一個人要多少地兒呢?就這麼大.”

出生時,你一無所有,但年復一年,你已被生活的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

同時,你也被各種慾望所折磨著。

慾望太多,常使人不滿足,以致心理產生憂愁、憤怒。

托爾斯泰說:“慾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知足,才能常樂,才能免除恐懼與焦慮,活得輕鬆,過得自在。

及時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失去,正確看待失去,學會忍受失去,讓胸襟更豁達一些,讓眼光更長遠一些。

為了成就一番事業,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經常為自己整整枝。

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戀與顧盼,鞭策自我,以便集中精力於人生的追求。

一生之中,我們會遇到太多太多的誘惑,所以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

放棄那些對我們來說並非必要的東西,專注地把握自己真正的志趣和才能,只有這樣人生才會富有內涵,回首人生時我們才會少一些遺憾,多一些陽光和微笑。

而立箴言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你不能讓太多無關的人或事或功名來消耗你的光陰和智慧;也不可能去成就許多種事業,做到名利雙收、事事如意;更不能和那些消耗你的人或事,來個持久戰,給你不斷地帶來麻煩和損失。

你要用放棄來保護自己,來成就自己,來砥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