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章 遠來的電報
一張照片帶我反覆橫跨七零年代! 愛吃香菜的德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安靜看最重要的股份問題已經談妥後,拿起汽水:‘’來來來,為愛家裝飾的第一步乾杯!‘’
‘’乾杯!‘’
‘’乾杯!‘’
四瓶玻璃瓶裝的汽水碰撞在一起,四個年輕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完全想象不到還未成形的愛家裝飾日後擁有多麼龐大的產業鏈!
——————————————————————————
天水村。
七月中,家家戶戶趁著天氣好翻曬新收的麥子。原先的大隊長,現在的村長,李有根家也不意外。
李有根帶著柱子,一人一頂破草帽,頂著大太陽。在打穀場翻曬麥子。自從包產到戶後,村民積極性提高了不少,再加上今年雨水充足,麥子收成不錯!
李有根捧著把新麥子,臉上笑盈盈的。
‘’村長,你這曬的是沈安家的麥子吧?‘’
李有根坐下來喝口水。天氣天熱,搪瓷缸裡的井水都成溫的了。李有根把破帽子從頭上拿下來當風扇用:‘“是他家的。
“村長,這沈安一家子到底幹什麼去了?‘”李老四眼睛裡閃著八卦的光芒。
李有根不看他:‘’不都說了沈老太太去看沈望沈茹了嗎?‘’
徐婆子操這個公鴨嗓:‘’咿呀——在去看孫子孫女,也不能糧食地都不管了呀,再說了這都放假了,也該回來了啊‘’
李有根:‘’徐婆子,我怕看你是病好了,還怪有精神操心別家事。人家兩個大孫子都考上了首都的學校,喊老太太去首都玩玩不成啊?我看你能一個個的就是羨慕!‘’
這家裡兩個大孫子都考上首都學校,說實在的,他們不光羨慕,還嫉妒,還恨!
離得不遠的幾個都聽到了這話,咬牙切齒的。心想今晚回去家裡的兔崽子要是沒摸書,就請他吃皮帶肉絲!
徐婆子沒受刺激,他兒子三年結了婚,現在小孫子也才1歲多,還不到雞娃的時候:
“村長,我這就是好奇而已。那你這幫沈家有收糧食又曬糧食的,總不能白乾吧?”
李有根吐了一口煙:‘’啥叫白乾?都是鄉里鄉親的,沈安那小子還叫我叔呢!我收一次咋了。力氣是不完的。‘’
徐婆子撇撇嘴沒說話了。
劉老二翻了一邊麥子,也坐在李有根身邊:‘’村長,後頭種地也是你種?‘’
‘’咋的你也變長舌婦了?‘’
劉老二:‘’好奇,嘿嘿,就是好奇。‘’
李有根看著面錢大片的麥地想了想,這沈家估計以後是要在A市定下來了,村裡的地自已幫著收又幫著種,時間一長,人都不是傻子,咋回事菜也猜出來了。算了,瞞了一個月了,不瞞了。
‘’咳咳‘’李有根清清嗓子裡的煙。
‘’沈家人今年應該不回來了。他家的地今年我幫著種。徐婆子,你眼睛一轉我就知道你想說啥,還有你,李老四你那眼在瞪也是縫!今年收到糧食曬好了賣給糧食站,這錢我丟給冉家留著。人家這地我也是給了租金的。誰想多種,就把租金給我!”
坐著的人聽見沈家這地今年不種了,心裡的小九九馬上就起來了。一聽還要租金,算了吧,種地其實也挺辛苦的。自家的幾畝地就夠累死累活的了。
劉老二常常趕牛車去鎮裡,比村裡人知道的多。
“村長,那沈安呢?他不是還在鎮子裡乾點啥來著嗎?”
‘’那我不太清楚,估計交給別人了吧。”
劉老二有點不信,沈安的生意乾的不小啊,不說別的,那老國營飯店就給別人了?
李嬸子剛好來送水聽到這句話,炸了:“沈安那小子乾的生意交給別人了?交給誰了?‘’
李有根:‘’反正不是村裡人。‘’
李嬸子尖聲:‘’不是村子裡的人?便宜外人都不願意給村裡人,果然是個沒良心的狼崽子!‘’
李有根嗤笑一聲:‘’你什麼資格說人家沒良心?要是當初沒破————四——害的事,你到現在還是人家屋子裡的燒火婆子。村子裡大多人當年都是在沈家裡做事,當初人家落難你們不管就算了,落井下石的可不!看著人家做了店生意,一個個烏眼雞似的湊上去。人家為什麼要給你們這些人?‘’
李嬸子叫燒火婆子刺的心一痛:“李有根,你好意思說我,你當初又對人家怎麼樣了?”
李有根光棍的很:‘’甭管我當初咋樣,反正我現在沒指望這占人家便宜。我心裡平衡的很。不過有些人,在怎麼說也算以前的小主子,但見不得人好!‘’
李嬸子氣的眼冒金星,半天才緩過來。心道,這走遠了以後怕是真的沾不上了,還是讓兒子正兒八經種地吧。
天邊霞光萬丈,李有根打算把曬的乾乾的麥子手起來,第二天在曬自家的。
‘’李有根——哪位是李有根?有你的電報!‘’
‘’哎,我我我,我是李有根!‘’李有根一路小跑到穿著綠色體血衫的郵遞員邊上。
郵遞員取了一封信遞給他:‘’本該下午那會兒送的,但天氣太熱就就該傍晚了。‘’
‘’好的好的,謝謝同志。,要不歇會喝口水?’
郵遞員擺擺手,跨上腳踏車:‘’行了你拿到就好,我送下一個了,時間趕,就不喝水了。‘’
李有根拿著信,心裡在打鼓。沈安那小子說是有了好去處,會喊柱子過去,這封信怕就是沈安來喊人的吧?這麼快就找到門路了?這小子真是腦子靈光!
‘’柱子!趕緊的,別磨嘰!裝糧食!‘’李有根把信小心的都放到一邊籃框子裡,用衣服蓋住。朝手心吐了口唾沫。
‘’爹,這是誰來信?‘’柱子拿著口袋湊到李有根身邊。
‘’晚上回去說,趕緊裝!‘’
李有根全家出動,一個人撐口袋,兩個人用鐵鍬鏟,一鏟接著一鏟。夕陽下,麥子變成了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