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馮青璃猜出發生了什麼事,牛金就已經衝了進來。
“怎麼了,牛大哥?”
馮青璃見牛金如此焦急,心中也是沒了底。
“小姐,剛才院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白衣人,將這個東西塞到了我的手裡.”
牛金說道,將一塊白布給了馮青璃。
“那人呢?”
馮青璃站了起來,一身白衣,難道是呂布?“小姐,那人輕功比呂布還要好,一轉眼就不見了,我追不上他.”
牛金說道。
“不是呂布?”
馮青璃吃了一驚,她在這個世界也不認識什麼人啊。
“不是,那人十七八歲的樣子,長得很是英俊.”
牛金搖了搖頭。
“我知道了.”
馮青璃陷入了沉思。
牛金識趣地離開了,雖然馮青璃性子親和,但是他明白下人就要有做下人的覺悟,有些事情是他不該知道的。
馮青璃在貂蟬的記憶中苦苦思索,卻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記憶。
她知道自己並沒有獲得貂蟬全部的記憶,還有許多空白,如今這件事的發生讓她明白了,這空白部分似乎很重要。
隨著思考深入,大腦開始刺痛,馮青璃只好放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堅信自己早晚會找回記憶的。
低頭看向手中的東西,她知道這是一封信。
將白布攤開,馮青璃看到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跡。
這字跡飄逸灑脫,散發著強烈的孤傲氣息,可以肯定是一個男子寫下的。
小妹阿呆親啟。
這幾個字的出現讓馮青璃如遭雷擊,在這個世界她叫貂蟬,就連馮青璃這個名字都沒人清楚,怎麼會有人知道她的小名?茫然了很久馮青璃才穩定心緒,既然想不通何必再想,還是看看下面都寫了什麼吧。
恩師門下一別已過七年,小妹說離開後會往潁川求學,家事處理完後我去尋找小妹,不想小妹已經離開,我遍尋天下都沒有找到小妹的訊息,如今小妹怎麼跑到王允家中做了他的義女?天下大亂,廣廈將傾,王允身為漢朝舊臣,前景堪憂,且小妹生活得並不如意,何不與我共尋明主?信的內容並不長,落款是一個雲字。
不過這短短的幾行字卻讓馮青璃瞪大了眼睛,恩師所指的是誰她不知道,不過可以肯定,這個來信的人是她的師兄,而且名字中有個雲字。
她對這個人完全沒有印象了,不過這個人卻說她去了潁川求學。
熟悉歷史的人怎麼會不知道這潁川是什麼地方,那裡可謂是一流謀士的搖籃,真正左右天下動向的地方。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千年的皇帝,卻有千年的世家。
而潁川被熟讀歷史的人戲稱為潁川學院,可以說,出身這裡的謀士都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
徐庶、郭嘉、戲志才、陳群、荀彧、荀攸……這些令人心馳神往的名字都是出於這裡。
貂蟬居然曾經在潁川求學過,這讓馮青璃完全不敢想象。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能夠學習音律都是大家閨秀才有的待遇,而普通女子多是大字不識一個。
貂蟬一個被抄家的餘孽居然能夠拜師,雖然學什麼她不知道,還能夠去潁川求學,這簡直難以想象。
緊緊將信抓成一團,馮青璃發現這個身體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或許自己小看這個身體了。
雖然不知道一開始貂蟬拜師學了什麼,就衝這個師兄的筆跡,就知道這個師門怕是不一般。
而且牛金說這人輕功極好,想必是學武的了。
而且貂蟬還去過潁川求學,那說明貂蟬應該很聰明才對,怎麼會跑到王允的府上?馮青璃感覺自己好像陷入了一張大網,未知讓她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卻也無比好奇。
她也覺得有些悲哀,自己雖然得到了這個身體,卻沒有得到她的能力。
武功什麼的不用說了,就連智慧都沒有繼承。
不過馮青璃也沒有喪失信心,雖然她失去了貂蟬重要的記憶,但是她自己的記憶卻還在。
說到底,她的知識還是領先的,喜愛歷史的她也讀過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想明白之後,她直接將白布用燭火點燃。
王允應該是不知道貂蟬的過往的,不然貂蟬不可能活到現在。
馮青璃也可以肯定,貂蟬入司徒府肯定是有所圖,不過具體是為了什麼,她只能暫時不想了。
“小姐,我們出發吧,咦!小姐屋子裡怎麼有奇怪的味道?”
就在這時,紅蓮回來了。
“沒什麼,我燒了點東西.”
馮青璃起身,和紅蓮一起走出了屋子。
這是個大晴天,馮青璃在明媚的陽光下眯起了眼睛。
有很多事情她都想做,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活著。
只有活著離開這裡,她才有機會去追尋自己所好奇的一切。
“小姐,我們先去哪裡?”
紅蓮問道。
“去花園吧.”
馮青璃說道。
一路上馮青璃遇到了不少人,這些人對馮青璃的態度各不相同,有恭敬的,有冷淡的,有不屑的。
馮青璃知道這是最近自己的所作所為起到了一些作用,不然以前這些下人都是看不起她的。
而且最近她發現司徒府的警戒變得更加嚴密了,她知道這是因為朝中的形式越發緊張。
隨著董卓的行為越來越肆無忌憚,漢朝的忠臣和董卓一派的衝突也越發尖銳。
無論什麼時代,勢力之間除了明爭都存在暗鬥,刺客這個職業也是亙古長青。
王允也怕自己被人刺殺,加強府中的戒備無可厚非。
“小姐,那邊好多人啊,我們去看看吧.”
紅蓮忽然激動地說道。
馮青璃順著紅蓮指的方向看了過去,果然,那邊一群下人圍在了一起,不知道在做什麼。
“好,我們去看看.”
馮青璃點頭。
這倒不是馮青璃好熱鬧,在如今的形勢下,她要抓住一切機會,而機會是從變動中生出的,任何一點小變動都可能會帶來大機遇。
隨著距離人群越來越近,馮青璃聽到了嘈雜的議論聲。
那些下人有的也發現了馮青璃,不再出聲,盯著馮青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