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秋天,王惠貞得知八十九歲的汪元貞病故,她讓侄孫開車送她去參加葬禮。

汪元貞的三兒三女加上兒媳女婿和孫輩曾孫輩二三十人,按規矩披麻戴孝在院門口跪著迎接王惠貞。

“起來,孩子們快起來!”

她招呼了孩子們,拄著拐徑直走入靈堂。

她在汪元貞的棺材上輕輕拍了三下,說:“值了——汪元貞你也算值了.”

為汪元貞唸經超度的,沒有了齋姑娘,而是三個雲空寺的僧人,其中一個是年近九旬的靈徹大師——康宏。

還有一個參加佛事的是比王惠貞還大幾歲的齋男方濟士。

在靈堂裡主持佛事的靈徹大師和方濟士見王惠貞進來,同時起身,同時向她施禮道:“阿彌陀佛!”

王惠貞也還禮道了聲:“阿彌陀佛.”

由兩位年輕僧人念著經,王惠貞看見靈婁徹大師和方濟士坐在一旁小聲交談著,看得出來他們談得很投機。

在這裡吃了下午飯後,王惠貞告辭回家,靈徹大師和方濟士和汪元貞的晚輩們把她送上車。

第二天中午,在養老院的王惠貞從來做工的一個人口中聽到一個訊息——方濟士死了,昨天晚上那兩年輕僧人唸經唸到十點過時,方濟士要他們兩人休息,由他代替他們唸經。

他閉著眼睛背誦著經文,唸了約半個小時後,他越念越大聲,越念越大聲,雖然盤坐在秧草凳上,可他的兩胳膊兩手開始比劃著,邊念邊比劃,越念越大聲,越比越激動。

突然,他聲音停了,比劃停了,身子一歪倒在地上,再也沒醒過來。

“方大哥比我大兩三歲,我要去送送他.”

王惠貞聽到訊息後,只說了這句。

為方濟士超度的,仍然是靈徹大師和那兩個年輕僧人,負責安埋方濟士的,是他大哥的兩個孫子——他的侄孫。

再次送王惠貞上車回家時,靈徹大師對王惠貞施了一禮道:“阿彌陀佛,昨日才見,今日又見.”

王惠貞還禮,想了想說:“阿彌陀佛,該見不見,不見卻見.”

靈徹大師:“見是不見,不見是見.”

2010年,94歲的王惠貞見到了一個人——當年的插隊知青董怡,董怡是即將退休的大學教授,她從上海來昆明出席一個學術會議,特意過來看望王惠貞。

董怡當年離開後一直堅持每年春夏秋冬各來一封信問候兩位大孃,兩人也都合寫一封信回給董怡。

王惠貞在回董怡的信中,什麼都說了,就是沒說康宏還活著這事。

可董怡還是從她們回信的字裡行間分析出了“那個人”可能還在世,並且透過自己在臺灣和美國的朋友打聽到了康宏的近況,畢竟康宏的公司還是有些名氣的。

當董怡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講給王惠貞聽後,王惠貞點著她的腦門說:“機靈的丫頭,什麼都瞞不過你.”

於是王惠貞把康宏回來找她直到現在變成靈徹大師的事原原本本地講給董怡。

第二天,董怡對王惠貞說:“大孃,我有個主意.”

王惠貞笑道:“小丫頭又有什麼鬼主意?”

董怡:“讓靈徹大師住到這養老院來.”

“不不不——你這真是個鬼主意,不行!不行!要不得!要不得!”

王惠貞連連擺手。

董怡:“為什麼要不得?你這裡不是養老院嗎?他也是老人啊!”

王惠貞:“我這裡只收俗人,不收僧人,僧人老了自然有寺院養,不該來這養老院.”

董怡笑笑,沒再說什麼。

第二天,董怡告辭而去。

第四天,董怡竟然又回來了,和她一起來的還有身著僧服的靈徹大師和王禮正。

董怡對王惠貞說:“大孃,養老院的法人代表王禮正先生已經決定,讓靈徹大師住到養老院,靈徹大師是雖然是僧人,可他也年事已高,和寺裡的其他僧人飲食不和,不便在寺裡住。

這養老院有專門的齋飯炊具還有醫院也方便,可以住到這裡來,還要在這裡單獨修個小寺院供他居住。

這不僅僅是王禮正先生的意思,也是縣政府的意思,縣政府說靈徹大師的兒子是本地重要的投資商,理應為投資商的家人提供方便,這也是改善環境.”

王惠貞看著侄兒:“是這樣的嗎?”

王禮正:“是這樣的,大孃,是我的意思,也是縣上領導的意思,也是靈徹大師的意思.”

“阿彌陀佛——隨緣吧.”

王惠貞合掌念道。

“阿彌陀佛——隨緣.”

靈徹大師也合掌念道。

第二天,與“洪先生”合資的機械公司派人來,只一週時間,便在養老院一角建起了一棟一樓一底的小巧的適合一個人居住的小樓,樓上是齋房兼書房,供奉著真人大小的如來佛象。

這小樓名叫“小云空寺”。

靈徹大師每天只在早上和傍晚出來在“小云空寺”前的兩棵柳樹下打打拳,活動活動筋骨,其他時間都關在屋裡見不到人。

王惠貞從沒走到過“小云空庵”前,可從居住的二樓寢室的窗戶,每天一早一晚她都能看見他。

靈徹大師也從沒來找過她。

春花凋去秋葉落,時間又就這樣過去一年。

2011年,王惠貞95歲時,其他齋姑娘都去世了,世上齋姑娘只剩她一人。

這天,王惠貞正在自己屋裡捻著佛珠默唸經文,門敲響了,這敲門聲不象院裡的清潔工,或其他熟悉的人的敲法。

她開門一看,是靈徹大師。

“阿彌陀佛——”他對她施禮。

“阿彌陀佛——”她也對他施禮。

“我可以進嗎?”

問。

她猶豫了一下,說:“你不是說不見是見嗎?為什麼還要來?”

靈徹大師笑了笑,說:“我前一句是‘見是不見’,心無雜念,為什麼要怕見呢?你每天都要從窗戶見到我兩次,見了快一年了,不也沒生雜念嗎?”

“既是心無雜念,就進來吧.”

王惠貞讓他進來坐下,問:“真的心無雜念了嗎?”

他說:“真無別的雜念,只有一念.”

“什麼念?”

她問。

“見你!”

他說,“看見你,或隨時能看見你,這是我這生的執念,只此一念,別無雜念.”

“來吧!”

他說,“去我的‘小云空寺’,念念經,畫畫畫,說說話,一天就過了.”

“去——去就去!”

王惠貞突然象個小姑娘似的嘟起了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