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鎖鎖心裡氣憤極了,但是還是乖乖地去給他們泡茶了,然後趁著範金剛和岳陽聊天,就又溜到了楊柯那裡。

當把這些事情跟楊柯一說,沒想得到想要的安慰,而是楊柯無情的哈哈哈大笑,笑的那叫一個‘面目可憎’,那叫一個‘眼淚鼻涕橫飛’

氣的朱鎖鎖立馬摔門出去了。

朱鎖鎖送上茶之後,辦公室裡只剩下岳陽和範金剛了。

“範秘,上次咱們說要交易蔣家的房子,因為蔣先生的原因耽擱下來了,現在蔣家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我想我們是應該繼續把這個事情做完了”

“對,要不是蔣先生貪心不足,房子早就交易完了,你等著,我去跟葉總說一聲”

隨後,範金剛走進了葉謹言的辦公室。

出來後,直接和岳陽一起離開,去蔣家(朱鎖鎖租的房子)。

恰好,這裡戴茜也在這裡,葉謹言因為有事,確實走不開,就讓範金剛全權代表他了。

蔣家。

“我看了,房子價格有點高”,戴茜看了一下合同說道。

“葉總說了,大家都是朋友,再說也不能讓岳陽吃虧嘛”,範金剛笑著說道,一句話幾方都滿意。

一方面表明了這房子的價格是葉總交代過的,多是肯定多了,還不是看在戴茜你的面子上,另一方面,不讓岳陽吃虧,也是透過照顧岳陽,再次向戴茜示好,最後就是獲利最多的蔣家,說白了給的還不是戴茜姐姐和侄女嘛。

“替我謝謝你們葉總,我這次回來的匆忙,家裡事情也多,有時候了我請他吃飯”,戴茜笑著說道,人家都表達善意了,戴茜也沒有揪著以前的恩怨不放。

既然雙方都滿意,接下來就是交易,而賣房子的錢,也全部給了蔣家,畢竟當初岳陽從蔣鵬飛手裡拿到這套房子,也僅僅只是那借給蔣鵬飛,然後被套在股票裡的一千萬,剩下的都還在岳陽這裡,當然了,每個月的生活費和其他開銷,岳陽並沒有短缺過老太太一家。

最後,看在戴茜的面子上,那原本應該扣掉的一千萬,還有就是岳陽給的那些生活費,都沒有扣除,畢竟戴茜給岳陽的幫助更多。

看著突然多出來的這筆錢,老太太的眼淚忍不住地流了出來。是啊,要是早就有這筆錢,自已兒子可能也不會想不開了,現在也不至於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老太太想了想,把那張有著賣房錢的銀行卡推到了戴茵(蔣南孫的媽媽)的面前。

“您這是?”蔣媽也懵啊。

“這些錢你留著,找個地方,咱們不能一直住在鎖鎖這裡”

蔣媽把銀行卡推了回去,“房子是你的,錢自然也是你的,你自已的錢,就自已留著吧”

範金剛一看這是人家家務事了,自已也不好多留,起身就要告辭。岳陽也想走,但是被戴茜給叫住了。

【什麼意思,這是很長時間不見面,想我了?我看不像,應該是想我弟弟了】

聽到岳陽的心聲,戴茜給了他一個白眼。她之所以留岳陽的原因,當然是想把自已的打算和岳陽說一聲。因為無論是帶著蔣南孫母女倆出國,還是把老太太託付給岳陽照顧,戴茜都得提前說,畢竟那也是她實際上的男人。

“你這是什麼意思?”老太太說道。

“我準備帶她們母女倆,去義大利”,戴茜笑著說道。

“什麼,去義大利?”老太太一臉的詫異,“出去散散心也好,但是也沒必要跑那麼遠吧,想玩去蘇州園林,江南小鎮,就算是去北方看冰雕,去西北看沙漠都行,幹嘛跑義大利那麼遠。再說家裡也離不開人呀”

“如果她們能適應,我們就不打算回來了”,戴茜說道。

“不回來了”,老太太一臉不敢相信地看著蔣媽,想要看看她的態度。

蔣媽沒有說話,而沉默有時候也是一種態度。老太太的眼裡開始慌了起來。

“對南孫來講,去國外唸書,也是好事,我跟南孫說過了,她說她考慮一下”,戴茜說道。

戴茜說完看向岳陽,意思在說:該你出場了,你搞定老太太。

“南孫是我的孫女”,老太太現在更多地是擔心,她擔心蔣南孫真的同意了,畢竟自已以前對蔣南孫可並不算好,所以,唯一能挽留的,就是那剪不斷的親情血脈了。

“我有一句說一句啊,這些年,你對我姐姐並不好,對南孫,也是毫不掩飾地嫌棄她是個女孩子,現在家裡賣掉房子,剩下的這些錢,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足夠你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生活了。你不能指望被你嫌棄了二十幾年的人,再要用她二十幾年寶貴的光陰來替你養老送終,即使是自已的親生父母,也未必做得到”

岳陽看老太太情緒有點激動,忙打圓場:“這件事咱們不著急,等南孫回來再好好商量一下”

戴茜則是不管不顧,趁熱打鐵說道:“您兒子這樣了,和我姐的這段婚姻也算是走到盡頭了。當然了,您兒子的錢,我們一分也不會要。南孫想回來看看你這個奶奶,我也不會攔著”

老太太看著戴茜那不好說話的樣子,把目標轉向了蔣南孫的媽媽:“任何人在一起相處幾十年都不容易,我之前的態度可能是不好,但是對你的吃穿用度,我從來都沒有剋扣過,你打牌、買東西,也從來沒有想過為家裡節省一點,這我也沒怪你吧。一家人之間出現了問題,不應該只是某一個人的問題吧”

老太太現在看起來,是那樣的無助,看向蔣媽的眼神裡盡是哀求。她已經沒了丈夫,也失去了生活幾十年的家,就連親生兒子也像個死人一樣躺在那裡。她還能指望誰,家裡也沒有孫子,只有一個帶著血緣關係的蔣南孫了。

而現在你要告訴她,她唯一的指望也要離她而去,這件事情擱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奶奶說的對,這件事情,我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