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沒聽太明白,聶小寶隨即向她科普何為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全稱是學前融合教育,官方的說法就是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與普通兒童共同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主要目的是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融入主流學校,進而再融入社會。”

“簡單來說,就是像我們現在正在干預的自閉症患兒,他們大多沒法進入普通幼兒園,只能進入特殊學校,但有了融合教育,他們就能進入普通孩童的幼兒園,並在這個過程中繼續接受干預,逐步融入社會中。”

“這跟特殊學校相比,在於其周圍的環境並不封閉,患兒在一邊接受干預的同時,也沒有與外界脫軌,會位元殊學校更早地融入社會。”

“當然,有優點就會有缺點。首先就是這方面的專業教師人數不足,普通幼教培養出來的老師很難管理好自閉症患兒,這就需要配備專業的師資力量。其次就是對學校的環境要求更高,一方面是人數問題,往往公立幼兒園,一個班至少有二三十名幼兒,這就意味著班級環境會很嘈雜,對自閉症患兒的干預會起到負面作用,除了人數,就是幼兒的素質問題,許多孩子不懂事,在遇到特殊的同齡人時,會出現排擠,甚至霸凌。”

“基於這些問題,咱們錦城的融合教育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直到今年,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實現這個目標,學前教育必須要面向‘每個兒童’,並提供最適切的照顧與支援。”

“尤其是《‘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為新時期融合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同時也為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先是從師資力量入手,培養一批適合開展融合教育的老師,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以有效的評價支援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師隊伍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保障學前融合教育的質量。”

“除此外,還要提升學前融合教育教師的地位,透過政策支援、宣傳導向等多種方式,讓人們更充分地瞭解學前融合教育的價值與意義,以及良好的事業發展前景,由此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學前融合教育教師隊伍中來,從源頭上解決學前融合教育人才緊缺和流動性大的問題,從而支援學前融合教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而劉院長所創辦的啟明幼兒園,就是在這個《計劃》提出後,在咱們錦城第一批參與試驗融合教育的幼兒機構。因為啟明幼兒園是一傢俬立幼兒園,各方面軟硬體設施都很適合進行融合教育,所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援。”

“現在呀,我們作為針對收納自閉症患兒最多的醫院,有幸成為劉院長邀請的第一家合作醫院,我們的患兒如果辦理入學,學費將減半,學雜費則全免,當然,這背後的資金扶持還是來自政府。”

“是呀是呀!”

劉院長笑著點點頭,“如果沒有政府的資助,我們也不敢大膽嘗試,因為這不單單是錢的問題,還涉及方方面面。”

說著,他突然變得感慨萬千。

“其實呀,早在19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研究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醫學部幼兒園和北大醫療腦健康就聯合主辦了首屆學前特殊教育融合模式創新與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聶主任的老師也參加了,圍繞著學前融合教育的創新模式輸出、教師隊伍建設、特殊需要兒童融合策略、幼兒園教學管理等一系列主題展開了深入分享和可行性探討。”

“我呢,有幸看過錄影,針對聶主任剛才說的好處,再補充兩點。除了讓患兒能儘早體驗真實社會外,對老師而言,還能得到活生生的教材,尤其在人文關懷方面,既能教導普通幼兒如何關懷、接納、協助身邊的障礙幼兒,又能教導障礙幼兒克服逆境,可謂一箭雙鵰。”

“還有一點,就是反標記。”

“反標記?”吳迪倩沒聽懂。

其他幾人也是一頭霧水。

只有喬夢在推了推自己的眼鏡框後,問道:“是反對對特殊兒童作標記的意思吧?”

“對對!”

劉院長點點頭,接話說:“基於人權的發達與教育的改革,反對對特殊兒童作標記也是一個時代潮流,況且人為的標記可能錯誤,也會讓人只注意到兒童的缺陷,而忽略了其他正常的地方。因此,融合教育的實施,就是對特殊幼兒反標記的開端。”

“真好!”吳迪倩由衷說道。

劉院長看著她,莞爾說:“你們那個‘擁抱星星的天使’團隊也很好,想必裡面大部分患兒都適合參加我們幼兒園的融合教育,所以,還要麻煩小吳老師你去聯絡一下這些患兒的家長,到時統一來我們幼兒園進一步瞭解什麼是融合教育,順便考察一下我們那裡的環境和師資情況。”

“沒問題!”

吳迪倩欣然同意。

而她腦子已然有了第一個聯絡的物件——圓圓。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她在忙完後,立馬給吳女女打去了電話告知此事。

吳女女聽完,興奮地說:“太好了!我正愁圓圓讀書的問題。”

“不過比起這個,還有一件更好的事。”她跟著又道。

吳迪倩猜測:“是大伯馬上要帶著大伯母來錦城吧?”

吳女女笑了笑,說道:“他們不僅要過來,還準備在這裡買房,打算以後就留在錦城生活。”

“真的嗎?那太好了!”吳迪倩激動地說。

電話那頭的吳女女也很激動,“十六還是十五年了,我離開他們已經這麼久了,還以為此生不會再有機會一家團聚,我爸也不會原諒我。”

“可現在他不僅原諒了我,還為了你姐夫的工作,願意搬來錦城生活。”

吳迪倩心想,大伯恐怕是不放心這個不靠譜的女婿吧,才想著住在一起,天天盯著他。

不過,大伯一家要是搬來了,奶奶怎麼辦?

自從吳迪倩的爺爺去世後,奶奶就一直住在大伯家,覺得其他子女沒有這個大兒子孝順。

“姐,那奶奶呢?”吳迪倩隨即問。

吳女女說:“當然是一起搬過來了。”

“呃……”

吳迪倩心頭的喜悅頓時減半……

“什麼?那個老太婆要搬來錦城生活?”

當張豔玲得知此事後,勃然變色,當即給吳耀強打去電話:“不准你媽搬來錦城,否則,我就讓兩個孩子跟我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