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回來找我重新治療的患者.”

“其實,齊峰的智商很高,如果沒有經歷失敗的婚姻,以及父親離世,可能他會變得更好,但世事難料……”聶小寶搖頭嘆了口氣,接著說:“通常而言,自閉症兒童的iq達到70以上的只佔%,而齊峰在當年的iq測試值為80以上,也就是高於普通智力水平,所以,如果給他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持續保持情緒穩定,繼續工作沒有問題.”

“當年我在首都學習期間,曾協助我的老師幫一位被誤診為‘耳聾’的孩子治療過,他也跟齊峰一樣,智力水平比一般自閉症兒童高,在找準問題後,康復治療進行得很順利。

在他的刻板行為得到控制,情緒也一直保持長期穩定後,在我老師的建議下,他的家人把他送進了當地一所特殊的職業學校進行學習,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圖書管理員,雖然是合同工,但能獨立勝任一份工作,已是不易.”

說到這裡,聶小寶的臉上掛起了笑意,“上個月他爸爸才給我發來微信,分享了他的近況,說他已經可以獨自乘坐地鐵上下班了,你想想看,首都的交通環境多複雜呀,他能邁出這一步,就是一大勝利.”

“算算年紀,他應該三十好幾了吧,比齊峰小几歲,至於今後他是否會組建家庭,還是個未知數,但就像薛阿姨說的,能好好地活著,對這些成年後的‘星星孩兒’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也是他們父母畢生的期望.”

“嗯!”

吳迪倩重重點頭,跟著說道:“在我國有‘自閉症’的概念以前,想必好多自閉症兒童都被誤診為‘聾啞人’,或者‘智力缺陷’.”

“是呀!”

回想著過去種種,聶小寶頗為感慨,“說起‘誤診’,除了自閉症被誤診為其他特殊疾病,也有被誤診為自閉症的案例,只怪我國早些年在這個領域的治療經驗不夠豐富,好在這種案例比前者更少,不然就耽誤別人了.”

“啊?還有這種誤診?我還第一次聽說正常人被誤診為自閉症的.”

吳迪倩一臉驚詫。

“我也曾給一個孩子誤診過,把他當成了自閉症患者.”

聶小寶訕笑道。

“哈?”

吳迪倩更加詫異。

在她眼中,聶小寶就是兒科之神。

神也會犯錯?聶小寶赧顏回憶:“大概在十多年前吧,我還不是咱們兒保科的主任,只是副主任醫生,你康老師也才轉崗為康復治療師。

當時我們接手了一位症狀與自閉症極其相似的患者,由於那時醫院裡還沒有給兒保科配備專門的兒童心理醫生,需要進行心理評估的兒童患者,都是在臨床心理科進行的,加之我和你康老師當時的臨床經驗沒有現在豐富,種種因素下,就對那個孩子造成了誤診.”

“好在你康老師在給那個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期間,察覺到不對勁,我們就請來我在首都的老師為那個孩子又進行了一次更全面更系統的檢查,最後發現,他並非是自閉症患者,只是性格過於孤僻,心理上確實存在一些疾病,需要進行心理康復治療.”

“而他喜歡反覆努嘴,也非刻板行為,只是一個不良習慣,在他緊張或不安的時候,就會反覆努嘴。

後來,隨著他心理疾病的治癒,努嘴這個習慣也慢慢改善了.”

“心理有問題,還有疑似刻板行為的習慣,在臨床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確實容易被誤診…啊!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沒有…沒有說聶老師你的經驗不足…我是……”說著說著,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說錯了話,吳迪倩囧得趕忙解釋。

聶小寶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沒有說錯,我當時確實是經驗不足,才會造成那個孩子的誤診,給他帶來了一段時間的不好經歷.”

“自那以後,我就向院方申請,為我們兒保科配備專門的兒童心理專家,這才有了現如今比較完善的醫療成員.”

“如果不是那次誤診,讓我和你康老師遭遇到打擊和挫折,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謹慎小心了。

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她最後感嘆道。

吳迪倩好奇問道:“那個孩子現在怎麼樣了?你還在和他及家人保持著聯絡嗎?”

聶小寶莞爾說:“他成為了一名醫生.”

“還是一位優秀的醫生!”

她眸光閃亮,毫不掩飾心中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