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泓冷冷地看了一眼李公公,語氣冰冷地問:\"這是父皇的意思嗎?\" 他心裡清楚,如果不是殷帝有命令,宮中的奴才們絕不敢如此對待他。

李公公無奈地嘆了口氣,回答道:\"殿下,這件事您還是親自去問聖上吧。聖上現在正在殿前等候。\"

說完,他自覺地退到一旁,不再說話。

殷泓默默地點點頭,表示明白。

他知道,只有親自去見殷帝才能解開這個謎團。於是,他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了大殿,前往殿前尋找答案。

殷泓面色平靜地看了一眼身後的人,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和冷漠,然後轉身大步朝著殿前走去。他身姿挺拔,步伐堅定,每一步都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威嚴。

進入大殿後,殷泓看到殷帝正端坐在案前,專注地批閱著奏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而凝重的氣息,讓人不禁感到敬畏。

殷泓走到案前,恭敬地行了一禮:“父皇,兒臣參見父皇。”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對殷帝的敬重之情。然而,殷帝並沒有抬起頭來,只是輕聲說了一句:“起來吧。”

殷泓起身之後,低垂著眸子,沉默不語。他的表情平靜,沒有絲毫的不滿或怨言,但從他身上散發出的氣質卻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壓抑感。

過了一會兒,還是殷帝先開口打破了沉默:“你可知朕為何讓你在前廳站了一夜?”他的語氣平淡,彷彿只是在詢問一個普通的問題。

殷泓抬起頭來,直視著殷帝的眼睛,回答道:“回父皇,兒臣明白,兒臣首戰失敗,損了我扶桑的顏面,還寒了扶桑百姓的心。”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責和愧疚,顯然已經意識到自已的錯誤。

“嗯,不錯,昨夜朕收到了許多大臣的聯名奏摺,說要治你的罪,若不是朕替你擋下來,恐怕你這個太子現在已經是口誅筆伐了。”

“殷泓,你當真是太讓朕失望了。”殷帝失望地說道。

“父皇,兒臣知錯,還請父皇再給兒臣一次機會,兒臣必定會將此戰所受的屈辱通通拿回來。”殷泓滿臉懊悔和自責。

“哼,還有下次?”殷帝突然抬頭,看向他,眼神中充滿了冷意,冷聲命令道:“沒有下次了,此次召你回來,便是要卸去你這將領一職,你就安心待在太子府裡閉門思過吧。至於將領一職,朕自會安排別人來擔任。”

“父皇!”殷泓有些吃驚,他瞪大雙眼,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他怎麼也想不到,殷帝竟然會當眾宣佈廢除他的將領職位,他原本以為頂多是受到一些責罰,但現在看來,事情遠非如此簡單。

“父皇,求您再給兒臣一次機會,兒臣一定不會讓您失望,兒臣保證,下一戰絕對會取得勝利。”殷泓心急如焚,他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什麼,如果失去了將領的職位,那他將會失去很多,甚至可能影響到他未來的地位。

“夠了,此事已定,無需多言。”

殷帝表情冷漠如霜,面無表情地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閃爍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他凝視著眼前跪地苦苦哀求的殷泓,心中毫無波瀾,彷彿面前之人與自已毫無關係一般。

\"朕對你已經足夠寬容了,莫要再為難朕。\" 殷帝冷冷地說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種不可動搖的決絕。

殷泓聞言,身體猛地一震,難以置信地抬起頭來,目光緊緊鎖定殷帝。他瞪大雙眼,試圖從那張冷漠的面龐上找到一絲憐憫,但最終只看到了無情和決絕。

短暫的對視之後,殷泓緩緩低下了頭,像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默默地向殷帝行了一個禮,表示服從。然後,他黯然神傷地轉身離去,步伐顯得有些沉重。

走出大殿後,殷泓突然感到一陣眩暈,腳步踉蹌,險些摔倒在地。他伸手扶住旁邊的柱子,定了定神,才勉強站穩。此刻,他才意識到,殷帝的態度已經表明一切,無論如何祈求都無法改變這個結局。

\"父皇……\" 殷泓喃喃自語道,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和絕望。他深知,殷帝這一舉動無疑是在逼迫他走上謀反之路。然而,面對如此局面,他又能如何抉擇呢?

殷泓站在城牆之上,望著遠處的皇宮,心中暗自下了一個決定。他原本並不想如此倉促地行動,但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

回到太子府後,他立即召集了自已的心腹和謀士們,開始籌備謀反之事。他們密謀將手下的大軍秘密調回京城附近,以便隨時衝進皇宮。“殿下,一切都已準備就緒,只要您一聲令下,我們的大軍就會立刻衝進皇宮。”一名親信興奮地說道。殷泓微微點頭,表示知道了。

然而,他的眼神中仍透露出一絲猶豫。一旁的護衛見他猶豫不決,忍不住上前勸說:“殿下,您不能再猶豫了。聖上這樣的決定,您若不謀反,又如何能保全自身呢?”殷泓沉默片刻,終於下定決心,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按計劃行事吧。”他轉身離開城牆,心中默默祈禱著這次謀反能夠成功。

三天後,殷帝突然暴斃。而殷泓,順利登上了皇位。

殷泓把彈劾他的人全都殺了個精光。

還放言,誓要攻下晟京。

段小小沒想到,她的間接行為導致殷泓直接登上了帝位。

“王爺,現在殷泓做上了皇帝,恐怕以後他會更加瘋狂,我們的人報告說,他已經決定御駕親征!”

“想到了,殷泓那樣的人,吃了敗仗又怎麼會嚥下這口氣。看來這場仗,將是場艱難地戰爭。”東方景明怔怔的望向晟京的方向。

浩南關裡,所有人都在加緊準備戰鬥,提前預防扶桑大軍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