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三仙離開吉隨部落,一路南行數百里。時已盛夏,越往南走,越是炎熱無比,只見沿途寸草不生,河流乾涸。素女驚道:“盛夏時期,本當草木旺盛,為何出現這般雕零的景象?”伏犧曰:“並非草木雕零,而是天氣過於炎熱,以致如此”。正說之時,只見前方大批人群迎面而來,隊伍中除了將士,大多數都是百姓,約有十餘萬人。三仙與眾人擦肩而過,只見百姓扶老攜幼,叫苦連天。三仙不解,攔下一人,問為何故。那人告曰:“你們有所不知,去年這一帶發生了旱災,一直到現在,河流乾涸,寸草不生,盛夏時期,更是熱氣蒸天,在此無法生存,於是幾個部落的首領經過商量,決定聯合遷徙別處,以謀求出路”。裡犧曰:“一定是你們信奉妖怪,因此獲罪於天”。那人驚問:“你怎麼知道的?”裡犧曰:“因為你們信奉的那個妖怪,正是被我們降伏的”。那人大喜道:“如此說來,從惡魔手中救下千餘孩童的也是你們?”裡犧曰:“正是”。人們一聽二聖到此,紛紛止步。
一旁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紛紛叫道:“救星來了,救星來了…”前面的人回頭,後面的人止步,紛紛拜見三仙。伏犧曰:“通知各位首領,叫他們不用遷徙了,我們會為你們化解災難的”。眾人歡天喜地,很快在隊伍中傳開。早已驚動部族首領,問道:“隊伍為什麼停下?”有軍士報曰:“今有救星降臨,專為解救我們的災難而來”。首領問道:“是哪路神仙?”軍士曰:“總共三位,其中二位正是降伏姑獲、戰戰沙旦的二聖”。首領大喜,急忙拜見二聖。伏犧問道:“你們欲遷往何處?”首領曰:“中原物產豐盛,我們準備遷徙中原”。
伏犧曰:“中原部落眾多,你們北上遷徙,難免與當地的部落發生衝突,如果沒有立足之地,這許多部眾如何安生?何況普天之下的土地,都需要人類耕種,若讓南方的土地就此荒廢,豈不可惜?”首領嘆道:“我們也不想背井離鄉,可是當地火熱難奈,土地寸草不生,我們如果留下,只能等死”。裡犧問道:“前面是什麼地方?”首領曰:“去年有一位天神降臨南山,從此山谷中烈火熊熊,因此被稱為炎谷山,方圓數百里之內,河流乾涸,寸草不生”。伏犧曰:“既然已經答應你們,一定會幫你們化解災難的”。首領大喜,拜謝三仙,派人通報後方的各部首領。
且說三仙直奔炎谷山,越近越熱,無不汗如雨下。裡犧曰:“再這樣走下去,到不了炎谷山,恐怕我們就被烤化了”。伏犧曰:“按照八卦屬性,此處定是景門火將把守,要過這一關,我們首先要滅了炎谷之火”。裡犧曰:“能滅火的只有水,除非我們請來四海龍王”。伏犧曰:“四海龍王歸屬海皇,海皇本來就不想看到人類強大,肯定不會幫助我們的”。裡犧曰:“我聽師父說過,蒼天上帝有巴蕉扇,據說一扇起風,二扇布雲,三扇下雨,若能借得此扇,定能滅炎谷之火”。素女曰:“八門神將沿途設關阻攔,本來就是天帝允許的,恐怕未必會借巴蕉扇給我們”。裡犧曰:“我曾經去過天庭,現在沒有別的辦法,無論如何也要去試試”。伏犧曰:“既然如此,我和你一塊去。”商量已定,伏犧和裡犧上天去借巴蕉扇,素女留在原地等候。
且說二聖來到靈霄寶殿,面見天后,奏明來意。天后曰:“天帝閉關修劫,普渡眾生,不能見你們”。裡犧曰:“為什麼要普渡眾生?”天后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陛下慈悲為懷,自當超渡眾生,脫離苦海”。裡犧曰:“既然如此,陛下為何放任那些天神在下界作威作福,禍害人間?”天后曰:“南方人背離天道,自當遭到天譴,否則世人就會無所畏懼”。裡犧曰:“南方之人失去了天神的守護,被迫屈服於妖邪,這本是天神的失職,憑什麼怪罪那些無辜的百姓?”天后喚南方守護諸神上殿,當面對質。
祝融剛從人間服役回朝,也在南方守護神之中。天后問道:“你們不是說南方之人信奉妖邪在先,你們才拋棄他們的嗎?”祝融奏曰:“確實如此”。裡犧曰:“我和兄長伏犧降伏了姑獲,因此得知真相,如今在去太極山的路上,遇到的難民又是這麼說,望天后明察”。水神共工素來與祝融不合,於是彈劾祝融,替二聖說話。天后曰:“爾等諸神如果現在認罪,還可以從輕發落,否則我會派日夜遊神下凡調查此事,如果屬實,必當嚴懲”。南方的各位守護神心虛,只得招認。天后大怒,責怪諸神失職之罪。祝融奏曰:“姑獲禍害南方期間,我正在凡間服役,本是帶罪之身,實在無能為力”。天后曰:“南方眾生大多信奉火神,而姑獲在南方做惡是在你服役之前,何況你在人間服役,更應該知道南方眾生的疾苦,可你回到天庭之後,仍然對此視而不見,是何道理?”祝融奏曰:“鳳凰家族勢大,如今下界妖族爭霸,我們怕因為此事把他們逼到修蛇一邊,因此隱忍,實為大局著想”。共工曰:“身為一方守護神,卻不能庇廕眾生,豈不枉是受人間香火?”祝融曰:“那鳳凰的幼子金鵬,每天吃五百條龍,你作為海皇,不也是忍氣吞聲嗎?”共工大怒,其黨羽一併彈劾祝融。天后也是出自龍族,又是共工的姐姐,祝融的話直接惹怒了天后,見天庭有三分之一的天神反對祝融,加上共工的扇風點火,即令數名黃巾力士拿下火神,推出重責一千大板。
且說二聖見天后知道了真相,勸她解除南方災難。天后曰:“你們也看到了,天神有罪尚且重罰,世人豈能輕免?何況這是天帝的命令,還是等他回朝再做決定吧”。伏犧曰:“師父教我們八卦,也是為了造福眾生,這有何錯,陛下為什麼放任諸神阻攔?”天后曰:“對與錯不是那麼絕對的,支援你們的天神是對的,可是反對你們的天神也不是錯的,所以只得任由無化尊者和太極尊者定下賭約,至於你們能不能拿到河圖洛書,那就看你們的本事了”。二聖最終沒有求取巴蕉扇,只得空手而歸。
且說二聖剛出南天門,就遭到數十名火部兵將的攔截,無不氣勢洶洶。裡犧驚問:“你們是誰?”為首一將曰:“我們都是火神的部下,你害的火神當眾受罰,我們是不會放過你們的”。伏犧曰:“你們想怎麼樣?”那將曰:“如果你們識相的話,就束手就擒,向火神叩頭認罪,乞求他的寬恕,這樣便可少吃苦頭”。裡犧曰:“我們說的都是事實,何錯之有,憑什麼認罪?”那將曰:“你們沒有選擇”。伏犧曰:“我們要是不同意呢?那將曰:“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今天定要為火神報仇”。裡犧曰:“如果辦的到的話,你們就過來吧”。火部眾神大怒,一起圍攻二聖,二聖力戰眾神。正在打鬥之際,剛好瑤池聖母經過,喝止火部眾神。二聖上前拜見瑤池聖母。瑤池聖母問道:“這是怎麼回事?”裡犧以實相告。瑤池聖母怒罵火部兵將,責曰:“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對人間二聖無禮”。火部諸將不服,有一將問道:“區區下界修道之人,聖母為何如此偏坦們?”瑤池聖母曰:“我只偏向正義的一方,二聖做的沒有錯”。又有一將曰:“火神被水神陷害,剛回天界,又被這對狗男女陷害,他們定是受了水神的指使,故意陷害火神的”。瑤池聖母大怒,走上前去,一個巴掌扇過,罵道:“混賬東西,竟敢對二聖出言不遜,你們知道她是誰嗎?他們是東皇太昊和女媧娘娘再生,是受命於天的人間二聖”。火部眾神大驚,紛紛向二聖賠罪。二聖謝別瑤池聖母,離開天界。
且說素女在原地等候,心中暗想:“我料二聖未必能借不到巴蕉扇,與其在此等他們回來,不如我去闖關”。於是向炎谷山走去。谷中熱氣雖然強大,可是素女的六玄炎氣一,又稱火氣,與炎谷之火同源,因此上得了炎谷山。素女上山之後,面對谷中熊熊烈火的焚烤,仍然覺得酷熱難耐,回頭一看,只見每往前走一步,身後的路就會消失,變成萬丈懸崖,而懸崖之下都是一片火海。素女大驚道:“看來上了此山,就沒有回頭路了,這該如何是好?”忽見炎谷的對面烈火沖天,一員神將在烈火中現身,告曰:“只有打敗了我,你才能全身而退”。素女驚問:“難道你就是景門神將?”那神告曰:“不錯,我就是景門神將景離,你是誰?”素女告曰:“我是仙都宮的門人,素女仙子是也”。景離曰:“聽說你用詐術打敗了生艮,今天我定要為他報仇”。素女曰:“看來,我們要想過炎谷山,非要打倒你不可”。景離曰:“你說的很對,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越往前越熱,你已經不能支撐了,我勸你還是回去吧,如果那樣,我可以放你一條生路”。素女曰:“我不妨告訴你,二聖已經上天庭去借八蕉扇了,所以我奉勸你一句,不要阻擋我們,否則是自取敗亡”。景離曰:“難怪沒見到他們,不過恐怕來不及了”。素女問道:“此話怎講?”景離曰:“因為芭蕉扇已經被天帝賜給了八門神將,如今正在杜巽手上”。素女大失所望,但是仍不退縮,乃曰:“即使借不到八蕉扇,我們還是要過這炎谷山的,現在就由我來打頭陣,為二聖開路”。景離笑道:“既然如此,有種你就過來啊”。素女身後是絕谷,中間有炎谷相隔,要與景離決戰,必須先過炎谷。前有強敵,後是絕境,素女只得駕風過去。豈料山谷中突然噴出薰天火焰,瞬間把素女吞噬,只聽慘叫一聲,墜入谷底。景離望著炎谷的烈火,嘆道:“就這點本事,也敢跟我叫囂,真是自不量力”。遂回景門洞,等待二聖到來。
且說素女雖然沉入谷底,可她畢竟有陽氣護體,很快在烈火中復活,一路來到景門關,用六玄陽氣擊毀洞門。早已驚動守關之神,景離大怒,以為是二聖到來,於是破門而出。素女觀那景離,生的目光如炬,赤發黃面,相貌堂堂,身軀凜凜,手持火雲神劍,身穿紅衣亮甲。景離見是素女,驚道:“沒想到你墜入炎谷都死不了,真是了不起”。素女曰:“我的六玄炎氣與你的谷中烈火同源,所以互不相剋,何況還有陽氣護體”。景離笑道:“原來如此,能在我炎谷烈火之中逃生的,你還是第一個”。素女曰:“因為我們奉行的是正義和真理,有道是正義不滅,真理永存”。景離曰:“難得你撿了回一條小命,只是我不明白,你為什麼非要來送死?”素女曰:“因為我們要為民除害,也要造福眾生”。景離大笑道:“雖然你有些自不量力,而且大言不慚,但是能來到我的景門關,也實屬不易,我也應該稱讚你的勇敢”。素女曰:“如果你還自認為是天神的話,那就解除當地的千里之災,並且放我們過關”。景離冷笑道:“如果我不同意呢”素女曰:“我平生最大心願就是懲惡揚善,所以自幼潛心修行,為的就是造福眾生。如果你非要禍害一方生靈,我定會為民除害”。素女的話擲地有聲,向景離發出了警告。
且說景離聞聽此言,不以為然曰:“你的那份執著,確實值得敬佩,可惜是來送死的”。素女曰:“你也是天神,而且是上神,請問天神的宗旨是什麼?”景離曰:“當然是懲惡揚善,造福眾生”。素女怒問:“既然你知道天神的宗旨,為什麼還要禍害人間?”景離告曰:“我身景門守將,只能奉命行事,職責就是懲罰這些背離天道之人,同時阻止伏犧兄妹去太極山”。素女曰:“如果你非要倒行逆施,今天就是你的末日”。景離曰:“本來我不想得罪仙都宮,可是你非要與我為敵,既然來了,就沒有回頭路了,因為這裡就是你的葬身之地”。素女大怒,拔劍直取景離,景離揮劍相迎,那一場好殺。戰約三十回合,素女不敵景離,重傷被擒,景離把劍架在素女的脖子上,叫道:“如果你現在向我叩頭求饒,我可以放你一條生路”。素女曰:“南方人供奉妖邪算是背離天道,你連妖邪都不如,我憑什麼拜你?”景離大怒,一劍砍死素女,然後颳起一陣巨風,把屍體捲入炎谷之中。
且說二聖回到炎谷山下,不見了素女,伏犧叫曰:“不好,她定是上山闖關去了”。裡犧曰:“炎谷比火爐還熱,她如何上得了山?”伏犧曰:“別忘了,她有六氣玄功護體,只是我們當時忽略了這一點”。裡犧曰:“八門守將個個冷血無情,我們必須趕緊去幫她”。伏犧曰:“我們根本就上不了炎谷山,怎麼救她?”裡犧曰:“那該怎麼辦?”伏犧曰:“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去見師父,但願他能為我們指點一條出路”。商量已定,二聖同回獨秀山。剛下按下雲頭,只聽戰鼓震天,號角齊鳴,二聖立於山顛之上觀戰,只見敵軍大隊人馬正在潰逃,華胥率軍追殺一陣,大勝而回,軍民歡呼雀躍。二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下山拜見母親,華胥見子女歸來,更是驚喜不已。二聖問及戰況,華胥以實告知。原來,葛砦氏與華胥氏相鄰,仗著有中原霸主風明支援,偷襲華陽,想劫掠牲畜、糧食,結果被華胥軍大敗。風明得知此事,指使眾多屬部與葛砦氏聯合,想一舉滅了華胥氏,豈料被華胥軍的鼓聲震懾,待到號角齊鳴,聯軍已經驚恐萬狀,華胥趁勢揮軍掩殺,因此大破敵軍。二聖聽完大喜,眾人皆贊二聖之功。華胥本想挽留兒女多陪伴些時日,無奈二聖時間緊急,心急如焚,於是匆匆辭別母親,到獨秀山拜見恩師。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