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單獨一間牢房,家裡打點了一番,鄭若水無非就是不得自由,吃食方面沒有任何差別。

在最後的日子裡,該享受就享受。

獄卒收了銀兩,大開方便之門。

鄭若水也知道他完了,因此也不吵鬧,只是覺得不值,家中多少奴婢冒犯了他,被隨意處死,都無事發生。

可如今一賤民,卻讓他以命相償。

他已經傳出話去,送那兩個老東西早日歸西,與那個賤民一家團聚。

既然那兩個老東西不識時務,那就別怪他心腸歹毒。

許願有了教訓,擔心小木頭的爹孃被人害了,特意跑過去提醒二老,讓二老提高警惕。

她不會再相信敵人的仁慈了,除惡務盡這句話她謹記在心。

人心能歹毒到何等地步,她算是有了幾分瞭解。

背地裡男盜女娼,沒有任何良知,活似窮兇極惡的惡鬼。

平復了下心緒,許願知道要不動聲色,現在的她還太弱小。

沒有把對鄭如玉的仇恨顯露出來,在學堂上遇到了也很平靜,彷彿這事就過去了。

除了小木頭的父母,還有他的玩伴會悲傷,其他人都只把這件事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哦,有個孩子被殺了,殺人者秋後問斬。

也不能說人情冷漠,畢竟不涉及自身,很少有人感同身受。

只有當厄運輪到自己,才怨天尤人。

許願知道,這個時代,底層百姓或許可以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麻木。

為了統治,大楚實行的是愚民政策,底層百姓沒有開智,大多數人能有溫飽就已滿足。

在許願看來,這是不對的,她若從政,必要廣開民智。

沒有誰希望身邊的人都是一群猴子,許願也想有更多的同伴。來到這個世界,她本就是孤獨的,不只是身處異界的彷徨,還有缺少思想上的認同的那種共鳴。

不過,她也知道,這種想法很危險,在統治者眼中,這是在動搖王朝的根基,所以她從沒把這種言論宣之於口。

再說她目前連童生都不是,人微言輕,又有多少影響力呢。

還是和光同塵的好,人前顯聖或許很暢快,可那說是取死之道也不為過。

只要在學堂保持名列前茅,那麼孟先生就是她的後盾,畢竟前途無量的學子很難得。

孟先生對成績優異的學子向來寬容,甚至可以說和藹。

自從定居在學堂,已經許久沒回家陪伴妻兒老小,一心輔導費慕仙幾人。

許願看在眼裡,也有幾分感激,無論孟先生初衷如何,對她確實有幫助,她也不是涼薄之人。

有恩必報,有仇也一樣,許願的心眼很小,誰對她好她知道,誰想害她,她也能記一輩子,總會找到機會,就算死也要從仇人身上咬下一塊肉。

何況她不認為憑藉自身在以後不能混得風生水起,現在的龐然大物,等到了足夠的高度,或許只是腳邊的小石子。

鄭氏一族,已經進了許願的黑名單,沒道理跟著一起享福,遭罪時卻撇清關係,有時株連也是必要的。

她不是聖母,更多的時候都是為了自己。

所以,鄭家,希望在被她親手覆滅的那一天,不要後悔對她做過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