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後山

一塊青岡巖上,一名少年身著青色道袍,盤膝而坐。

少年眉宇間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自信與堅毅,尚未長開的面龐已然有了分明的輪廓,幾分自信,幾分灑脫。

一個時辰後,少年站起,擺開架式,打出一套武當長拳。

沉穩有力,進退有度,儼然有大家風範。

一套拳打完,少年吐出一口濁氣,望著天邊的雲彩,思緒漸漸發散。

直到被一聲呼喊聲打斷。

“宋師兄,宋師兄。”

隨著喊聲的響起,羊腸小道上出現了一名同樣身穿道袍的少年,大概因為山路不好走,少年滿頭大汗。

被稱呼宋師兄的少年見狀,跳下巨石,迎著師弟走了過去,步伐輕盈,注意看就能發現少年看似漫步而行,實則一步五階,頗有飄渺之感。

“師弟,慢點,有什麼事嗎?”

“宋師兄,是大師伯有事叫你過去。”

“好,那我先過去了,你慢慢下去吧。”少年聞言,原來是自已的父親有事找自已。

“嗯,宋師兄你去吧。”

宋師兄善意一笑,身形一閃,已是不見了人影。

“宋師兄好厲害的輕功。”師弟羨慕地感嘆道。

武當演武場,此時不少武當三代弟子正在練武。

最前方,一位不苟言笑,一臉正氣的中年人正看著下方的弟子。

一陣微風拂過,少年的身影出現在中年人身後,雙手隨意放在兩側,上身微微前傾,開口道:“爹,您找我。”

“青書,過幾日就是你太師父百年壽辰,我與你幾位師叔都會很忙,你三師叔那裡,你多走走。”

看著自已的兒子,這個武當三代首徒,饒是習慣了嚴肅的中年人也不由露出滿意柔和的神色,這不僅是因為少年是自已的親子,同時也因為少年言談舉止之間愈發有大家風範,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武當繼承人了。

“好的爹,三師叔那裡我會照顧好的,您放心。”說起三師叔,宋青書心中也不免幾分唏噓,當年因為一把屠龍刀,導致三師叔被奸人所害,到如今十年來整日癱瘓在床,除了幾個師兄弟和伺候的小道士,也就宋青書能說上幾句體面話。

少年名為宋青書,那中年人的身份就昭然若揭,赫然是武當派現任的當家,大俠宋遠橋了。

走在去往內院的路上,宋青書慢慢回憶自已穿越而來的這十三年。

沒有經歷英雄救美,也沒有失足跌落懸崖,只是睡醒後一睜眼,自已就成為了一個小嬰兒,等慢慢熟悉後才發現,這裡是武當派,自已是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

自從知曉自已來到了倚天屠龍的世界,並且成為宋遠橋之子後,宋青書就已經做好了決定,自已絕對不會再走宋青書的老路,最終落個身敗名裂眾叛親離的下場,周芷若愛喜歡誰喜歡誰,反正自已做好自已就行了,安安心心做自已的三代首徒,順順利利地繼承武當。

若是有機會結識一下朱元璋,給予一些幫助,再交好張無忌,加上太師父張三丰的威望,一個皇帝,一個起步宗師,一個天下第一的大宗師,這日子可太有盼頭了。

不過隨著慢慢成長,除了宋遠橋之外,其他幾位師叔的視如已出,太師父的關懷備至,讓本以為自已是個局外人的宋青書慢慢不由自主的入了局。

十三年的朝夕相處,早就讓宋青書徹底認識到這不是書裡的世界,而是實實在在的,自已生活的世界。

張三丰也不是那個傳說中的人物,而是那個會親自教導自已武當九陽功的慈祥老人。

更何況,自已也不是沒有機緣。

很老套的故事,機緣巧合之下,五歲的宋青書被一隻白狐吸引,追逐之際發現了一座隱蔽的洞穴。

洞口常年被藤蔓封鎖,故而不被外人所知,要不是白狐誤打誤撞鑽過了藤蔓,宋青書也不會發現。

洞裡就兩樣東西,確切的說是一本書和一顆果子。

書的名字叫風神腿,果子鮮紅如血,既然風神腿都出現了,那這果子就不用說了,大名鼎鼎的血菩提沒跑了。

這讓宋青書很意外,沒想到風雲的東西會出現在這裡,不過自已連穿越這麼離譜的事都遇到了,風神腿和血菩提的出現也不是不可接受,說不定這就是為自已來到這個世界準備的,然後假借白狐之手給予自已。

具體原因沒人知道,道家講究隨遇而安,東西已經到手的宋青書也不深究原因。

風雲世界是高武,倚天屠龍則是低武。

風神腿是聶風的拿手絕技,為他獲得了個風中之神的稱號,但是越到後面,敵人越發強大之後,風神腿就捉襟見肘了。

然而在倚天屠龍世界,風神腿就算沒有九陰九陽的種種神異之處,但是其功法唯獨突出一個快字,就能讓他成為不遜色九陰九陽的神功。

世間武功,唯快不破,不管在哪裡都是至理名言。

當時俞岱巖還未受傷,宋青書初見風神腿和血菩提激動之下也沒想起俞岱巖會受傷的事,就將血菩提服下,憑空多了一甲子內力,使得宋青書修煉起風神腿更加事半功倍。

直到俞岱巖被抬著回到武當,宋青書這才回憶起這件事,追悔莫及。

但事已至此,也沒有辦法,只能看日後有沒有機會能在西域金剛門手中拿到黑玉斷續膏,實在不行,只能依靠張無忌去趙敏那兒求來了。

從那以後,俞岱巖就沉默寡言,終日不是臥倒在床透過窗看著外面的樹枝,就是坐著輪椅,在這個獨立的小院裡獨自發呆。

宋青書因為心中有愧,只要一有空就會來這兒陪三師叔聊聊天解解悶。

宋遠橋一開始不同意,直到看到自已的三師弟漸漸臉上有了笑容,也就隨他了。

也是,武當七俠除了不知所蹤的五俠張翠山不知所蹤外,其他人只有宋遠橋一人有後,所以其他人都對宋青書視如已出,看到宋青書這麼有心,俞岱巖自然心情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