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載璞正在課間休息,有人說,有清朝人過來找你,在門口。
載璞聽到了資訊,立馬跑到門口,發現有十多人穿著清朝官員的服飾站在大門外。
你們怎麼過來了?
王爺讓我們過來考察,王爺考慮到留學生有學業壓力,便讓我們過來考察歐洲各國,詳細的記錄歐洲考察的資訊,我們要考察各個地方,然後記錄考察得到的知識,考察完畢之後我們還要回國述職,根據我們考察到的資訊,國內要開展積極的學習過程。
英國是我們考察的第一站,可是我們看到周圍日新月異的資訊,我們的考察無從下手,不知小王爺有何看法。
考察的首先,你們得先看一下各方面的礦場,看看英國人是如何挖礦的,挖出來的礦場以後將有大用處,火車和汽車都是用的到的,學會了如何採礦,你們就是大功一件,你們看看洋人的裝置要多少錢才能售賣,第二步你們看看織布機廠和其他的小工廠,民以食為天,怎麼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個大問題,英國人的織布廠和其他的廠採用了機械化的裝置,能夠大大的提高效率,工廠裡都能豐富的提高產品。第三步,你們可以從各國聘用各方面的人才,每年五十名公費留學生實在是太少了,最好我們在清朝也能辦學校。最後你們應該搜尋哪裡可以進口食物,我天朝還要很多人食不果腹,能進口食物會極大的改善民生。你們還有很多的事要辦,這幾點只是比較重要的。
由於新來的官員對周圍人生地不熟,英國人的地方有些還不太熟悉,有些地方還不讓進,所以官員們的考察有許多困難,載璞只好請了幾天假,陪同他們先熟悉周圍的環境。
載璞帶著這些官員按照計劃考察各地,首先到處打聽,知道了礦場的位置,然後一行人前往礦場,結果發現到了門口,門衛不讓進去,最後還是在一名官員給一名主管送過禮之後,他們才得以進去。眾人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人可以呆在地底下活動,官員們沒有見過這些東西,來了Y國之後,他們才意識到清朝和Y國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戰爭輸的一點也不冤枉。同時也明白了要求很高,一定要好好的考察。
清朝官員看到一名名工人,從礦場的入口進入礦場,然後從礦場中送出來一筐子黑乎乎的物資,不知道是何種物資。
問了小王爺才知道,這東西叫煤,可以燃燒放出熱量,是火車的燃料,火車有了他才可以前進。
載璞知道,官員們還有很多東西不清楚,便跟他們說,要好好的記錄下這一切,不懂的要及時問。載璞和清朝的官員們在煤礦廠一共考察了三四天,載璞知道,考察的事情不能著急。官員們要吸收太多的知識,他們在清朝有很多東西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等到官員們基本熟悉了日常生活後,載璞便回到了教室,繼續學習。
蘇然這幾天沒有見到載璞,到他的班裡問了之後才知道,他請了假,所以,沒有等載璞,每天開始自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