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暫把閒情寄落英
紅樓平行世界:為歡幾何 晴水貓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中元節這幾天,熱鬧非凡。
街市上出售各種祭祀的紙紮冥器:靴子鞋襪,纏頭幞頭、各種顏色的衣服,五顏六色的冥錢…
走卒商販用帶軸的木頭架子舉著這些用具,走街串巷四處轉悠著出售。
熱鬧的地方也有賣小食、花果之類的東西。
銷量最好的是印好的各種經書:《地藏經》和《目連經》等等。
又有將竹竿上端劈成細條,編織成燈碗的形狀,叫作“盂蘭盆”,把紙紮的衣服和冥錢,在上面燒掉。
四處摩肩接踵,煙火繚繞。
黛玉她們不能在這幾天出門。
她們都是侯府裡嬌養的千金小姐。
在那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地方,萬一讓人給擠著碰著豈是小事!
最熱鬧的這幾天過後,張道長將清虛觀裡裡外外打掃乾淨。
道觀前的路面用黃土夯實,墊平。
用清水沖洗了青石地面,後院也用 沉水麝香等香料燻過。
後院不叫人進去,只讓兩個小童守著看護,自已來到了賈府。
賈母聽說張道長來了,趕緊讓人請進來。
張道長見到賈母,趕緊施禮,嘴裡問道:“老祖宗安好!
府內的小姐們可都大好了!”
賈母十分歡喜,連忙道:“都十分安好!
真是借了老神仙的福氣和運氣呢!”
道長說:“中元節這幾天,道觀熱鬧太過了,不敢請老祖宗和小姐們去逛逛。
現在,該忙的都忙完了。
我那個道觀讓童兒們從裡到外洗刷了一個乾淨。
天天讓人看著,不叫一個人進去,別給弄醃臢了。
請各位太太,奶奶,小姐們去逛逛,散散心也好!”
賈母說:“正好,我正要打發孩子們去還願呢!
可巧,你今天就來了!
去把姑娘們都請來!”
不一會兒,黛玉她們就到了賈母這裡。
別人還能自持,迎春看到張道長先紅了眼睛,走上前去就施了一個禮。
黛玉她們也上來行禮,問安。
張道長忙虛扶了一下,說:“老道當不起。
小姐們大安,老道就放心了!”
黛玉說:“張爺爺,上次替我母親還願,我重新抄了經書,這次就拿過去供奉上吧!”
道長說:“極好,極好。
老道順便給帶回去就好了。”
黛玉說著,將手裡的經書遞給紫鵑。
紫鵑拿給張道士。
張道長用銅盤接去,翻開看了看說:“老道出家這些年,也沒見過這樣齊整的經書,也算開了眼了!”
回頭跟黛玉說,“林姑娘放心,老道一定把經書帶回去好好供奉!”
賈母說:“孩子們兩天以後去清虛觀還願,出去散散心。
勞煩老神仙多加看護!”
黛玉她們見說好了日子都非常開心。
這段時間因為迎春的事情鬧得非常不愉快,幾乎人人自危,好在事情已經圓滿解決。
賈母讓她們出去散散心,好似讓魚兒迴歸了大海,將鳥兒放歸山林,個個歡心雀躍。
到了約定好的這一天,賈府的三位小姐穿戴都是一個樣式:身上裡面穿粉色立領襯衫,外罩鵝黃色直身褙子,領上有寸寬的滾邊,上面刺繡著四時花卉。
下穿白棉綾百蝶飛舞裙子。
裙子上的蝴蝶有的展翅飛翔,有的並翅停留,個個形態不同,栩栩如生。
她們三位頭上都帶著累絲金鳳,兩鬢是黃金桃心抹鬢,或鑲嵌紅寶石,或鑲嵌黃水晶,晶瑩璀璨,光彩照人。
項上戴著一個樣式的金項圈:項圈分成海棠四瓣,脖子後的那一瓣,彎長七寸,瓣梢各鑲一顆貓眼石。
胸前的一瓣,瓣梢各鑲一顆紅寶石。
下面綴著金鍊,鏈下是金鎖。
鎖下有九串垂珠,有寶石墜腳。
三人打扮一新,光彩照人,美若天仙寶眷。
黛玉則是難得一見地穿著雪青色襦裙,胸前刺繡水仙紋樣。
腰間淺紫色排穗襯著細腰,下身是十幅褶裙。
腰間每褶各用一淺色,色皆淡雅,風動色如月華,飄揚絢爛,恍若江邊宓妃下凡。
寶釵到底老練持重,依舊是往日出門的打扮。
五人各帶著兩個貼身的丫鬟,還有四個嬤嬤,浩浩蕩蕩地去到了清虛觀。
黛玉她們下了車轎,張道長早就帶著人迎了出來。
黛玉她們進入大堂內磕頭上香,自有女尼將她們讓進內院的茶室,端上香茶,讓她們休息。
黛玉她們見這清虛觀的內室十分清幽潔淨,有的翻翻經書,有的看看擺著的三清像,忽然聞到一股幽香。
黛玉問道:“張爺爺,這是什麼香味,十分清雅?”
張道長說:“會不會是前幾日燻的香餅、香膏?”
寶釵也過來說:“這不是香膏、香餅的香味!
好像是什麼花香!”
張道長恍然大悟說:“哎呀,我竟忘了!
是小院裡有一株玉簪花樹,這幾天花開了,想必是它的香味了!”
黛玉說:“那我們去看看吧!”
道長說:“小院的經室有我的一位道友,小姐們不介意的話過去看看也是無妨。”
黛玉她們本就是來散心的,不想只待在茶室,於是就說無妨,到了院中。
那小院不大,中間幾塊洞庭湖石玲瓏剔透,石下種著蘭花、菖蒲鬱鬱蔥蔥。
湖石後面便是一棵遒勁的玉簪樹,樹上玉簪花開,恰如冰雕玉琢一般。
女孩子們的注意力完全都被雪樣的花朵吸引,不曾注意樹後有人。
只聽有人嘆了一口氣,吟了一句詩:“為誰憔悴懶言情,聊把閒情寄落英。
香玉圍成緣一縷,雪泥證到夢三生。
黛玉她們聽見有人說話,給嚇了一跳,只見有人從樹後移步出來。
張道長連忙上前說:“奧,這位就是老道的道友,小姐們不必驚慌。”
原來那北靜王得知這天黛玉她們要到清虛觀裡來,於是自已也早早地來到觀中等候。
一等二等不來,他在院中徘徊等待,心中無奈。
見那玉簪花有些落到地上,就將那落花擺成個“玉”字,不免心中感慨,此情此景心中感懷,唸了這一句詩。
黛玉一看竟是自已認識的“證若”道長,心中有些驚喜,於是便上來行禮。
寶釵和探春曾在北靜王的別院裡見過這個“證若”道長,於是也都過來打招呼。
張道長見大家並不陌生,也十分高興。
大家圍著這株芝蘭玉樹談天說地,北靜王朝思暮想的人兒就在眼前,他竟一時說不出一句話來。
忽然一陣風吹過,有一朵玉簪掉落到張道長頭上,黛玉頑皮地一笑,就著這個情景做了句詩:“松竹品格鶴精神,白髮簪花作仙人。”
張道長被這兩句詩恭維地十分歡喜,摸摸頭:“哎呀,我這個老道的頭,從來沒有這麼體面過!
借林姑娘吉言吧!”
說得眾人都笑了!
只有北靜王不知此時自已是在夢中還是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