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修遠把玩著手中的北越國書,扔在了榻上,斜靠在邊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邊上服侍的內侍和宮女很少見到沈修遠這個樣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半晌後,沈修遠突然坐起身來,厲聲道:“快,讓鎮國公到宮裡來!”

等內侍應下離去後,他再次低頭看向了手邊的國書,拿起來開啟後,重新仔細看了起來。

這說是國書,可其實是聖朝標準格式的奏本。

字跡端正,格式規範,用詞恰當。

從哪個角度來說都無可挑剔,簡直可以作為聖朝公文寫作的模版。

扎眼的卻是最後的落款。

公孫默!

沈修遠記性很好。

公孫武峰家的小子!

他在北越!

沈修遠眯起了雙眼,手指用力間,國書的封皮險些被他抓破。

好在他及時反應了過來,才沒將這封將要上貢宗廟的國書給撕破。

拋開落款,國書中的內容倒是挺讓沈修遠高興的。

北越願意稱臣,兩國開放邊界,並且設定五十里的區域雙方都不駐軍,方便雙方百姓互市。

對於這兩天有些焦頭爛額的沈修遠來說,是好得不能再好的訊息。

如此一來,他就暫時不需要從其他幾個方向調兵過去了。

而且北越稱臣,雖說沒有真正的佔領北越全境,可多個藩屬也算是開疆拓土了。

而且有了北越這個藩屬,等聖朝緩過氣來,到時候再謀取萬越王盟全境也有了一個踏板。

只不過...

沈修遠對北越的誠意存疑。

他想起了今日過來的那個叫丁晟的使臣。

北越的高層,沈修遠都記得名字,可從來沒有聽過一個叫丁晟的。

北越顯然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現在又沒有北越第一手的情報,也不能隨意下判斷。

除了這個稱臣的內容之外,便是張浪親筆寫的,關於沈四石率軍【輕敵冒進】,最後導致全軍覆沒的始末了。

按照張浪的說法,沈四石佔領了拒北鎮後就生出了二心。

“曾數次與身旁人言,吾可為越王也!”

正因為如此,沈四石才瞞著朝廷,兵分三路往北越縱深進發。

到最後,十幾萬大軍在四方谷慘遭伏擊導致了全軍覆沒。

而沈四石因為擔心自已被中京追責,不僅沒有撤退,反而帶著剩下五萬輜重弱軍,想要去攻打上良寨。

在上良寨城下慘遭打敗,五萬軍沒有一個生還,沈四石也死在了城下。

整個過程寫得條理清晰,事實清楚,唯一的漏洞,便是沈四石的動機。

沈四石在中京的人設一直是謹慎小心,並且沒有什麼野心的人。

可在這個詳細戰報中,沈四石的人設算是崩了個稀碎,怎麼看都是個野心家麼!

不過張浪對此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沈四石身懷坤凰,早有不臣之心!”

經過張浪的藝術加工,越境中的這一戰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身懷坤凰,並且對祖父父親兩代人的遭遇極度不滿的沈四石,在南疆暗中發展了自已的勢力後,借這個機會想要打下北越自立為越王。

而踏浪峰一直在暗中追查坤凰的下落,最後找到了沈四石身上。

而張浪身為踏浪峰的全權代表,暗中跟蹤沈四石。

在上良寨下,處於絕境中的沈四石在遭到致命一擊後,散玄時動用了藏了半輩子的坤凰劍!

沈四石的爺爺為了隱藏坤凰劍,毀去了坤凰的劍身,並且大幅度削弱了坤凰的劍靈。

在北越眾人,以及張浪動用了黑毒蠱的情況下,沈四石被斬於城下,坤凰劍也不知所蹤。

所以北越與聖朝的大戰完全是因為沈四石的狼子野心造成的,雙方都在此戰中遭受了慘痛的損失。

而其他越族的部盟不僅沒有給北越提供幫助,反而在這裡落井下石,想要吞併瓜分北越。

因此北越才遣使到中京,想要和聖朝修繕關係,並且甘願向聖朝稱臣。

到這裡為止,所有邏輯閉環合上了!

至於踏浪峰追查坤凰的事,張浪雖然不確定,但是也是有依據的。

相當日,他在進入踏浪峰之前,白劍心就提過一嘴,說沈修遠沒有親自送天子佩劍過來。

結合坤凰的失竊案件,張浪就編了一個自已進入踏浪峰的理由——反正沈修遠不可能去找踏浪峰核實,就算他找踏浪峰核實,師姐們肯定會把屁股擦乾淨的。

所以他多少是有一些有恃無恐的意味。

這封奏摺真假參半,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已經死去的沈四石頭上。

張浪才讓李隨封一定要守緊了三關,不要放人出來。

只要拖延一小段時間,那所有可推斷的痕跡和證據——比如四方谷——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沈修遠看了好幾遍國書,愣是沒有從中找出任何的邏輯硬傷。

而且,這關係到了公孫武峰!

沈修遠一直是個雄猜多疑的主。

儘管張浪的解釋無懈可擊,可南疆,北越,公孫武峰這三個名詞聚集到一起的時候,沈修遠總覺得哪裡不對。

這些年來,他提拔了公孫武峰,但是也將他調離了南疆。

他將公孫武峰視作自已的親信,並用他來牽制狄悠,並且接手狄家收縮後留下的空白。

在沈修遠看來,公孫武峰應該要和南疆徹底切斷,如此他才能放心用這個人。

而這些年,公孫武峰確實也這麼幹。

解散了無衣軍,在中京成親生子,現在更是去往了的北境,成為了沈修遠與狄家博弈最重要的棋子。

從各方面來說,沈修遠都很滿意公孫武峰。

可是!

他的兒子為何會出現在北越!

而且他的奏摺竟然和北越的國書合二為一!

這又說明了什麼!?

難道真的只是踏浪峰讓他去跟蹤監視沈四石嗎?

沈修遠的猜疑毫無根據,可就像是一根扎進手指的小刺,弄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狄悠進宮,借用三朝元老的經驗和格局來給他答疑解惑了。

片刻後,內侍就來通傳,說狄悠已經在宮外等候了。

沈修遠輕吸了口氣,冷聲道:“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