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張峰四兄弟越喝越高興。吳非從家拿來的兩瓶好酒,很快就見了底。

吳非和五一嚷嚷著沒喝夠,非要逼著水冬瓜出去買酒。“唉,你們也不看現在幾點了?小賣部早關門了。”

張峰說道。

大家看了看牆上的鬧鐘,時針指向的午夜的兩點。孫二孃說廚房裡還有一瓶做菜用的白酒,水冬瓜你把它拿來。

於是水東瓜如夢初醒,屁顛顛兒的往廚房奔去……

他回來時手裡攥著個酒瓶。酒瓶裡還有70%的存量,不過可不是什麼好酒,而是當地產的高梁白。

顧不了那麼多,水東瓜把酒瓶開啟,分別酙到四個酒杯裡。孫二孃說,“哼!一幫酒鬼。我以為俺家水冬瓜是個酒囊飯袋,原來你們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呀!”

張峰哈哈笑道,這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個門啊。

我們都記住這個特殊的日子吧。有朝一日公司發達了,寫回憶錄的時候,一定把這篇隆重的描寫一番。

孫二孃說你就那麼自信?八字還沒一撇呢。

張峰一仰脖,將那杯酒一飲而盡,“人還是要有點精神,要敢想敢幹。既然想好了要做這件事,八頭牛也休想拉回來。古有十字坡的孫二孃開黑店,殺人越貨。”

敢賣人肉包子。現如今我們開個書店,傳播知識和文明。同時又掙點小錢貼補家用,有啥子可怕的?

五一說對對,這話提氣。反正咱們都是勞動人民,搞不成最多回到解放前去。

“瘋了瘋了,一幫酒鬼。不和你們磨牙了。我先去休息了,你們繼續。繼續空想社會主義吧!”孫二孃搖頭…

她終於熬不住了,回到裡屋拿了一些被子和枕頭出來,然後她便休息去了。

其實他們該聊的也聊的差不多了。酒喝光,幾個人便在外屋裹著被子在沙發上湊合了一宿,直到太陽爬上樹梢。

孫二孃又去外面買了些早點,大家擦把臉,用過了早餐這才各自回了家。

這件事過後,張峰忙於《三國演義》的連環畫創作,也就沒顧得上再過問。

反正工作已經佈置下去了,大家各忙各的。沒訊息就是好訊息,說明一切工作,進展得很順利。

這天吳非帶來兩人。一個三十多歲,他身形精瘦,仿若山中靈猴,骨骼線條清晰可見,每一寸肌膚都緊緊繃著,透著一股精明與狡黠。

另一個是二十六七的女子,她有著一張飽滿的圓臉,雙下巴若隱若現,卻顯得格外可愛。眼睛不大,但眼神中總是透著堅定和真誠。

彷彿能將內心的一切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他人。

吳非介紹,這二人都是海明專搞書刊發行的。男的叫錢江,女的叫王芳。

錢江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耳朵還抖動了幾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他對這本掛曆的選題十分感興趣。

可是他開出的條件,卻讓張峰他們大跌眼鏡。

錢江的條件是包銷,也就是除去主渠道之外只能和他一家打交道。而且還不放定金,他說這是他們這一行約定俗成的慣例,潛規則。

臥槽,這純粹是不平等的“馬關條約”嘛!

這個規定,只對張峰有約束。而錢江卻可以空手掏白狼,沒有一點風險。

張峰對錢江產生了一絲厭惡。但他不動聲色,“那麼,既然說到了包銷,錢總能包銷我們多少本掛曆呢?”

錢江以為有戲,忙給張峰掏出一支菸。然後伸出一隻巴掌,“張總,五萬本。”

臥槽,鬧得這麼兇才包銷五萬本,這遠遠低於了張峰的預期。而且這廝光給張峰遞煙,忘記了一旁的吳非…

老話講吃水不忘挖井人。這還沒咋的呢,就把吳非忘在了腦後。可見這廝不厚道,是個見利忘義之徒。

“呵呵錢總,鬧的這麼歡才包銷五萬本。你再加個零,五十萬本也許我會考慮。”張峰不再搭理他了,而是給吳非遞上了一支菸…

“啊?你說什麼?五十萬本?我沒有聽錯吧?”

錢江眼睛圓睜,吃驚的問道,“我在這行也幹了好幾年了。還沒聽說,哪本掛曆能發行到五十萬本呢?”

張峰緊盯著錢江。

“五十萬本是我的底線,你還要預付十萬塊的定金。否則你是沒有機會的。”

張峰柔中帶剛,對於錢江這樣本事不大的投機分子,態度就是要強硬一些。

其實張峰已經打定了主意,不與錢江打交道。

這廝沒底線。

做買賣只考慮自已,把風險全推給了對方,這叫沒有擔當。其二錢江忘恩負義,是那種吃飽了就打廚子之徒。

最後一點,其實他不具備那個能力。吭逼努蛋,大言不慚的才敢報出五萬本。與張峰的期望值相去甚遠。

他屬於“三無”人員。沒擔當,沒格局而且沒能力。

錢江氣急敗壞,惱羞成怒了。“你,你沒有誠意,那你只能留著掛曆擦屁股了!”

哈哈哈哈哈…

錢江灰溜溜的走了,尚濤卻放聲的大笑起來。

不過他們臨走時王芳看了張峰一眼。那眼神很怪異,彷彿有什麼話要說似的…

吳非愁眉苦臉。

“你還笑呢!生意不成,也不要羞辱人家嘛。”

“我羞辱他了嗎?吳非,我閱人無數。錢江這人可不咋地,不能打交道。掛曆總包交給他,我一萬個不放心。”

唉!這趟是白來了。

吳非懊惱的說,張峰說也不能說白來了。我還是從聊天中,獲得了一些資訊。

“真正出版掛曆的,是用自已的掛曆,來置換其它題材的掛曆。如此說來,中國那麼大,五十萬本還不夠書販子們隨便分分的…”

吳非問下一步咋辦?他也不認識其它書販子了。張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兄弟你莫急嘛!

山人自有妙計。走,我請你吃肥腸炒泡麵…

他想到一個妙計。

每年十至十二月,雜誌都會打廣告,為來年的徵訂做宣傳。如果做個彩頁,把掛曆的資訊一同釋出出去…

“我還不信了,就是姜太公釣魚,也能釣來幾個書販子吧?”張峰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