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在KNY的日日夜夜
醫霸飛天:這樣追妻也不錯 爾心療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南宮新和雲朵一行28名醫護人員乘坐飛機,長途跋涉,經過16個小時的飛行,到達肯亞的上空.。
肯亞位於非洲東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把肯亞劈為兩半,串聯起多個相連的淡水湖泊,飛機降落的時候就可以看到異域的風情,動物的馳騁。
到這裡,肩負著醫療的重任,要努力完成醫療救治,並協助肯亞人民建立和完善醫療網路的光榮使命,不僅僅對常見病,多發病,對一些疑難雜症,一些需要高科技手術治療的病症都給予相應的治療。
到達肯亞的第二天清晨,南宮新和雲朵以及他們的醫療隊成員還在熟睡之中,一陣騷動把他們從夢中驚醒,一位夫人帶著一個被野牛挑破肚子的男孩,他渾身是血,腸子外露,一副慘白的虛弱面容。
雖然剛剛到達,醫療裝置還沒有進行組裝,但是面對瀕臨死亡的男孩,他們不能無動於衷,不能推脫。
在這裡他們代表的是中國,即使沒有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上,要把這個男孩救回來。
沒有血庫,只能在人群中尋找血型相同的人配型,這需要時間。所以要儘可能的不讓他失血過多。
中國醫生是當地人心中的英雄。他們認為:中國醫生是無所不能的,不僅用醫術治癒了人們的身體,更用愛心溫暖了人們的心靈。
在肯亞語言不通,80%的人用斯瓦希里語(Swahili)是一種班圖語,起源於東非海岸,是肯亞和整個東非的廣泛交流語言。
它是肯亞超過80%人口的母語,也是非洲聯盟的官方語言之一。斯瓦希里語在肯亞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文化和社會交流的通用語言。普通的百姓很大一部分人對英語的掌握並不好,這個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怎樣造成目前的這種傷害,媽媽沒有辦法表述清楚。
只能看到她很著急,用手比劃著,嘴裡說著,可是大家都不懂。但是對疾病的判斷和診治雲朵和南宮新懂。
南宮新立即銀針止血,雲朵在手術床沒有組裝的情況下麻醉,沒有監控裝置,憑經驗監控生命體徵。
非洲的生活節奏通常比較慢,等車,可以等半天。沒等到就回去,好像他們從來就沒有著急的事兒。生病了,先拖著,直到無法拖下去才去看病。
而作為援助方的中國醫療隊要做的: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從死神手中搶人。”對每一個患者如同對待自已的親人一般。不僅關心患者的身體狀況,更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
每一位醫生都深知,語言不通,必然導致資訊不暢,從而可能引發誤解和恐慌。因此,他們總是耐心地與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病情,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已的意見,確保患者能夠充分了解自已的健康狀況。
醫療隊是配有翻譯的,只是還沒有到位,按照當地人的節奏,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到位。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們更是全神貫注,一絲不苟。他們深知,每一個細節都可能關係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他們對待手術的每一個步驟都如同對待藝術品一般,精雕細琢,力求完美。正是這種對醫術的敬畏之心,使得他們在面對複雜的手術時,總能保持冷靜和自信。
除了醫術精湛外,醫生們還非常注重團隊合作。雲朵的麻醉就是南宮新手術的最好保證。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攻克醫學上的難題。因此,他們總是相互支援、相互鼓勵,共同為患者創造更好的治療效果。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裡,南宮新和雲朵以及他們的團隊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他們不僅要適應異國他鄉的生活環境,還要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還要防止武裝襲擊,戰亂衝突。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的精神。
正在搶救第一個孩子。另一個幼小的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病情突發,而生命垂危。南宮新和雲朵立即組織團隊進行手術救治,對醫療隊的醫生進行合理的資源調配。腸管的修補和復位交給了其他醫生處理。
兩臺手術,同時進行,又要避免交叉感染。又要彼此兼顧,真是困難重重,要注意的事項諸多。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兩個孩子終於都脫離了危險。
當孩子的父母看到獲救的孩子後,他們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向南宮新和雲朵道謝。
在肯亞的醫學援助生活,就以這樣的方式拉開了帷幕。
醫療隊快速組裝醫療裝置,搭建隔離帳篷,熟悉當地語言,去當地醫院出診,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
醫院裡不斷上演著急診救治的一幕又一幕。當地的百姓得知了中國醫療隊已經到達的資訊,潮水般的湧入了醫療駐紮地。
他們不急不慌,慢悠悠的在那裡等待著,那樣子不像是來看病,倒像是想要去看演出站排買票的樣子。
來看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為了減少患者就診的時間,雲朵和南宮新以及其他醫護人員都來不及吃飯和休息,為了減少去廁所的時間,大家都儘量控制喝水。
這一天來了一箇中年男性患者,持續高熱三天,頭疼,關節痛,肌肉痛,身體上有出血點,很快出現了休克症狀,大家都忙著搶救病人。
雲朵提醒到:看病人的症狀,有些像我們國家的流行性出血熱。考慮到在肯亞,又是夏季,有蚊蟲。很可能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乙類傳染病,需要進行隔離處理。所有的醫生都要按法律程式辦事,何況登革熱是法定乙類傳染病,必須24小時上報,同時嚴格隔離,以防病情蔓延。
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出發前接種各種疫苗幾十種,但是仍然需要高度重視防護。首先要隔離病人及病人家屬。其次,要隔離所有接診和診治的醫護人員。第三,就是要隔離有可能接觸到患者的就醫群眾。
前兩項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都可以立即執行。第三項有些難度,人家來就醫看病,就告訴人家需要隔離。害怕他們不理解,出現誤會。
主要是語言不通,溝通不暢。即使你態度好,有道理,是對來就診的患者負責,可是他不明白你的意思,也是難事一樁。
雲朵和醫療隊的隊長叫來了翻譯,跟他說明情況,叫他告知就醫群眾。誰知道告知之後,所有的人都置若罔聞,不予理睬,彷彿覺得我們大驚小怪沒有見過世面。
這種場面出乎醫療隊的預料。因為在肯亞幾乎沒有人沒得過登革熱,按照當地人的經驗,這沒什麼了不起的。他們都得過不止一次,有些人甚至得過幾次?
但是對於醫療隊來說,所有醫生必須遵守法律規則。有法必依,依法辦事。按流程上報,同時進行隔離是必須的事情。
翻譯再一次把他們的意思解釋給排隊就診的群眾聽,他們用看白痴一樣的眼神看向我們,並且不配合,不予理睬。
這件事關係到原則性的問題,又在異國他鄉,代表著中國醫療隊的對問題處理的態度,原則和水平。
大家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依法辦事沒有錯,也必須依法辦事。關鍵的關鍵是:怎麼辦能讓百姓接受,還符合法律要求。
商討的結果:大家一致認為:告知所有來就診的患者及其家屬,將為他們進行一週的免費體檢和診療,以便保證他們的健康和身體康復。
診療期間所有人不得離開就醫地,七天時間內,我們將提供免費食宿,還有抽獎,演出等娛樂活動。獎品有中國的小家電,破壁機,空氣炸鍋,電飯煲,風油精和清涼油。就這樣總算是安撫了就醫群眾,同時要按照法律規定就地隔離,一舉兩得。
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人都學習成長,積累了相應的經驗。
在國內你就是你,你的言行舉止只代表你。在國外你就是中國人,你代表的是中國。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僅僅代表你,而是代表你所在的那個國家。
你和祖國融為一體。你的每一個微笑,每一次努力,都為祖國增添了光彩。你的成功,是祖國的驕傲;你的失敗,也是祖國共同承擔的痛苦。你的夢想,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你的付出,是祖國繁榮的基石。
中國人,你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個體,更是一個承載著國家榮譽和使命的使者。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決定,都在影響著國家的發展和命運。
所以,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是誰,你都應該銘記在心:你代表的是中國,你的每一個行動都與祖國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