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浩浩蒼蒼。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僅有五千言,卻世世代代給人以啟發,為人所傳頌。由此衍生出的道教,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也自成一派。

此刻,周易正在一個小道館內灑掃。周易是個孤兒,還在襁褓中時就被放在這個道館門口。

這道館在道家赫赫有名的鶴鳴山附近,自稱無為館,裡面有這麼幾個混日子的道士,等著虔誠的想去鶴鳴山的信徒經過此地歇腳,好能收幾個香火錢。

據說,明代的時候這個道館就在了,但也無從考證。只知道現在是新世紀了,有宗教信仰的人越來越少,各個教宗都逐漸沒落。

但求神拜佛的人還是不少的,特別是一些富豪更是一擲千金。當然,所求的無非就是個金榜題名,疾病康復,長生不老。貪念越多,求得越多。

和尚道士們也樂得聽他們假裝虔誠,反正都是來送香火錢的。再假模假式的說上幾句心誠則靈的話,靈不靈不知道,荷包倒是可以鼓一鼓的。

周易一邊打掃一邊想,這個送自已來這的,也不知道是自已的親生父母還是路邊撿到自已的好心人。怎麼想的給自已送到一個全是光棍道士的道館裡?

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連口奶也喝不到,一個個精瘦的灰袍道士,再讓自已靠吸收天地靈氣自生自滅可咋辦。周易每次想到這都一陣陣後怕。

好在,這道館裡雖然大多都是些虛度光陰的閒散人士,但總歸道長是個靠譜的。當然,這只是周易一開始這麼想。老道長用後院養的羊奶養大的周易,再加上每天清粥小菜,也沒想到這小子長得人高馬大的。

現在差不多14,5歲的樣子,就已經比全館成年男性都高了。別說,長得還清秀的很。“這小兔崽子戴個假髮套,比那黑盒子裡的唱歌的還好看。”老道長如是說。

黑盒子就是新時代的電視機,老道士偶爾看過幾次,裡面咿咿呀呀的唱歌,演戲,他不願意看。再加上是天線訊號,經常性打雷下雨就沒訊號,老頭更是沒耐心了。但周易這種孩子娃娃最愛看這些了,從這個小黑盒子裡,他了解到全世界各種各樣的訊息。

不過其實,周易還沒覺悟到的是,他真的可以透過一個地方瞭解全世界,甚至是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事。就是道館的藏書閣。藏書閣老舊破敗,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樣。裡面也是雜亂不堪,千奇百怪。

這道館可能真的是明代就流傳下來了,這裡面的藏書奇多,甚至還有一些清代的洋文。再加上那些香火客偶爾會帶來些捐贈書籍,有一片看起來很五顏六色的片區就是新收的書。周易去看過了,亂七八糟的,連嬰兒哺乳方法類,園藝叢林類,甚至是霸道總裁言情都有。這些人拜個太上老君也裝模作樣,周易時常嘀咕道,淨把家裡沒用的書拿來裝裝樣子。

不過,周易吐槽歸吐槽,他還是一干完活就立刻拿著他的草蒲團,來這個藏書閣坐到頭昏眼花,看書是他在這個清淨的道館唯一的樂趣。

救他的老館長叫周玄德,當然,和劉玄德劉皇叔可完全不一樣。周易時常想這麼暴躁的一個老頭怎麼會是個道士?修道之人不應該心如止水,行無為之事嗎?這周老頭可真是拼命行“有為”之舉,每天讓周易“為”這“為”那,但自已啥也不幹,周易有時候想,這大概就是自已為,他有所不為吧。實乃道家真諦啊!

自已的名字也挺有講究,老頭說自已無妻無子,曾幻想過如果自已有個兒子,就叫周易!沒想到已經半截身子入黃土的人了,這一把年紀還撿了個孩子,說到這裡,老頭“哈哈哈...哈哈!”笑的喘不上氣來。“這大概就是命數”,老頭神神秘秘地和他說。

等自已長大了點,老頭漫不經心地和他說,“對了,當時你那個襁褓裡還有個字來著,或許是你的姓氏?”老頭一邊說著,一邊剔牙。周易一驚,連忙追問那自已姓什麼?大概每個孤兒都想知道自已到底是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這件事情。老頭想了一秒鐘,啐了一口,“老子早忘了!”

‘易’是“道”的執行,為恆常的真理卻也不斷更新變化。日升而天明,日落而天黯。明而接黯,黯而續明。終而復始,無始無終,萬事週而復始,是謂易。繫辭傳雲,生生之謂易。生生者,不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