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洛德的離開並不是十年一去不復返。
但中間有限的見面都沒有規律。
玥靈大姐說,昆洛德在她五六歲的時候不告而別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相比起若伊爾和希麗娜兩個幾乎同齡的孤兒,玥靈與昆洛德相識最早。
孤兒之間產生的依戀也是人類的一種原始的感情需求。
或是出於安全本能,玥靈早在福利院中班的時候就對昆洛德這個比自己大五六歲的孩子產生的依賴。
這種感情更像是妹妹對父親、對兄長的感情。
這一點,玥靈在和我聊天時並沒有避諱。
所以,當十二歲左右的昆洛德突然在某一天突然消失,甚至沒有一句叮囑一句告別。
可想而知,那種突然發生的事對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來說,內心受到的傷害有多大。
我大概有些明白,玥靈為什麼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去街頭混的原因了。
玥靈說過,她自己沒有在地下勢力中沉淪,在街頭完全迷失的原因也是因為若伊爾和希麗娜這兩個“小傢伙”的牽絆。
雖然在街頭混跡的時間沒有五年,玥靈也打出了自己的名號。
在北境黑霜幫,有“黑玫瑰”的綽號。
說到這裡,玥靈大姐的神情還有點小得意。
也算是年少輕狂了。
我在義務教育階段好像也只是在福利院裡,因為整治那些“院霸”,出了些名號。
那種“孤狼”類名號也只是在福利院裡傳,並沒有多響亮。
與福利院隔條馬路的地方都不會知道我的存在。
北境黑霜幫,內部依舊有派系爭鬥。
即便是一個人,也會有言行舉止矛盾的地方,更何況是在人多的地方。
因為從世戰開始,孤兒群體的數量就很龐大。
在多倫帝國修訂孤兒福利法案,併為刺激人口增長而修訂的生育法,讓孤兒的數量只升不降。
我們這些孤兒當中,大部分算是被帝國內定了,未來的出路已經被限定死,沒有其他多餘的選項。
還有一部分孤兒,或是因為個性天生就不安於當牛馬,或者忍受不了義務教育的高壓,在十歲青春期才開始,就逃離了帝國已經安排好的賽道。
想去闖,想去浪,總之想要跳出被安排好的軌跡,大膽嘗試一下不一樣的人生。
可惜,勢比人強。
這些跳出帝國規劃的孤兒,一部分失去了生命,一部分自然而然的聚集於地下勢力外圍。
沒有背景實力的組織若敢僱傭沒過十六歲的孤兒,一經發現會受到帝國的制裁。
當然也有一些孤兒被私人勢力,足夠強勢的組織私募。
對於大勢力來說,多倫帝國的律法不是制裁自己的工具,而是自己手裡皮鞭。
昆洛德被私募走了,玥靈大姐也在義務教育階段叛逆到了黑霜幫。
當然,雖然能打,但玥靈還是和隨大流染上了致幻劑的毒癮。
成癮的馬仔更容易走極端,也更聽話。
當時的情況是,昆洛德不知去向,玥靈靠著給黑霜賣力賺錢補貼家用,希麗娜照顧重病的若伊爾。
至於我...
我那個時候好像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