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這事挺費時間的,還得進行臨床測試啥的。”

“行,沒事的話我先回去了,下次再來拜訪您。”

說著農澤已經走出去,留下虞老笑著搖頭,他轉而看向桌上那份基因藥劑的資料。

那份資料裡記錄的技術有可能改變人類基因的發展趨勢,竟然就這麼被農澤隨意地丟在一旁。

這樣的處理方式太隨便了些,恐怕任何一位生物科技公司的高管見了都會搖頭感嘆,真是浪費資源啊。

至於排列式相位炮的進度、能源系統的管道圖還有船身各個部分的設計圖,把這些組合起來可是個複雜的工作。

既要提高工作效率也要精益求精。

就這樣,時間一晃眼就到了七月份。

燕京進入了炎炎夏日,辦公室裡並不顯得很悶熱。

農澤穿著短袖襯衫努力工作著,電腦裡的風扇嗡嗡作響,發出細微的噪音。

熱的時候,農澤也會開電扇降溫,辦公室並非沒有空調。

只是他不喜歡空調那種乾巴巴的感覺,覺得有點悶得慌。

這時候開啟窗戶用風扇吹著,讓他更能集中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在完成了最後一組圖的繪製之後,農澤終於鬆了口氣。

“畫圖這項工作竟然還成了我的健身專案,要是長期堅持下去,說不定能打破個世界紀錄呢。”

他一邊整理著有關生活功能區的資料資料,一邊自語,完全把那位系統大哥的幫助給忘了。

正準備將整理好的資料送給虞院士時,門外有人敲門。

“請進!”

“小澤。”

“虞老,我正好要找您,沒想到您自已過來了,真是太好了...”

農澤的話還沒說完,一隊人馬就已經湧了進來。

抬眼一看,全是陌生面孔。

“小澤啊,這是來自生物研究所的李院長,旁邊這位是航空航天局的王主任。

後面跟隨的是他們的同事,特別介紹一下,袁錦全同志很快就要去月宮空間站執行重要任務了。”

“很高興見到你,農院士!”

袁錦全邁著大步上前,伸出手,農澤迎上去握住對方的手——這些是中國宇航員們,真正的英雄們。

接著,農澤與幾位領導一一握手,然後由虞院士領著大家一起落座。

“其實今天主要是來感謝農院士的貢獻,雖然說是感謝,但實際上大家都是衝著想見見您這位現在全國最火的科學家來的。”

李院長語氣和善地說道,眼神中滿含真誠。

“哪裡話,我還挺高興有這次機會可以休息一下。

最近忙得都喘不過氣來,正打算找個時間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農澤笑著說,平日裡他總是埋頭於科研之中,偶爾也會感到一絲孤寂。

整整一個月沒怎麼出門,這段時間幾乎不見人的日子讓他只記得不停地繪圖、分析資料。

好在這個階段已經接近尾聲了,如果再持續這樣一段時間,估計腦袋都要變成一團漿糊。

整個工程涉及了大量的複雜線路設計,這3D列印技術的應用也不是什麼簡單的活兒。

“小澤最近工作壓力山大啊,一個月內也沒怎麼見面,你們專案是不是進入到了關鍵時期?”

虞院士關切地詢問道。

“對,但現在進展順利,就差最後幾張圖了。

確實有些地方需要集中精力一次性完成好,否則很容易犯錯。”

說著說著,農澤也留意到幾位航天工作者們似乎另有目的。

“哎呀,我差點兒忽略了主要的事情!實際上今天我們還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你——我們已經能夠批次生產出你之前提交給我們的那種基因製劑啦。”

李院長興奮地說道,並從包裡取出了一些檔案遞給農澤看。

“這麼快?原以為至少還要幾個月才行呢。”

“通常情況確實如此,甚至可能得等幾年。

不過針對這次的情況我們加速處理了,在幾次動物實驗成功後便迅速啟動了一階段的人體測試,效果超乎想象得好,跟你當初預測的一模一樣。”

提起自已的專業領域時,李院長簡直滔滔不絕。

聽完幾段報告後的農澤放下資料本認真聽著關於該藥品的具體介紹。

“鑑於其特殊效能,我們認為該產品尤其適合給予即將更換班次的空間工作人員使用。

畢竟太空中人體長時間處於無重力狀態下會導致鈣質大量流失,尤其是對於女性成員來說這個問題更加明顯。”

“由於太空環境中缺乏正常的身體負擔,肌肉組織容易逐漸萎縮;再加上其他機能衰退等問題......過去咱們每三個月左右就得換一次班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這些情況農澤多少了解些皮毛,只不過之前沒有深入思考過罷了。

據他所知這種藥物的主要功效還是在於提升人體在外太空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尤其是抵抗輻射以及電磁場等方面,而對於失重狀態下的生理影響則並未涉及太多內容。

“所以這個藥具體有什麼實際效果呢?我發現它的確能夠有效提升細胞耐受度,並且會引發一些有益基因突變,但是在低重力狀態下到底能不能發揮作用還真沒試過。”

農澤直白地表達了疑問。

畢竟,“鯤鵬”

號母艦或未來的太空站上都配備了專門裝置來模擬地球重力作用,因此無需太過顧慮相關因素。

“根據當前試驗結果來看十分顯著:不僅可以減少鈣離子外流,同時還能降低身體對外界養分的需求量。

你可以把它視作讓體內細胞‘慵懶’下來卻依然保持良好工作效率的狀態,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般的發現!”

說到這裡時李院長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將來人類或許能夠在浩瀚星海之中長久定居而不會因健康問題所困擾,甚至未來還有可能建立起更大規模的城市群落,徹底改變目前因為空間有限導致精神壓力巨大等現狀......”

“哈哈,李院長說得真對,咱們未來的空間站、太空基地,還有‘鯤鵬號’上都會有好幾千人一起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