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子也因功德之助,修為突飛猛進,晉升至大羅金仙圓滿之階。
只是由於太上老君招 ** 的時間偏遲,否則元始子很可能利用此良機突破至準聖層次。
完成功德圓滿後,儘管不再是如初拜師時那般尊敬元始子,少昊還是保持師徒關係。
畢竟,在元始子的教導下,少昊所得的功德遠超過三皇,這自然不能不令少昊有些心生芥蒂。
當少昊功德成就之後,便讓位於廣成子教化的顓頊,執掌人族天子之位。
登基之後,廣成子暗中 ** 顓頊遏制人教、道家等勢力,試圖鞏固截教在人族中的氣運優勢,甚至慫恿他壓制武學與儒家。
這樣的打壓行為公開化,不僅人族高層對廣成子的舉動抱有不滿,就連顓頊也漸漸疏遠他。
對此,顓頊不再輕易詢及廣成子意見,元始子師相的威信蕩然無存。
迫於無奈,廣成子只能找始源天尊申訴,但在天尊洞察一切因果後,其臉色陡變,因為他深知這完全是廣成子咎由自取。
儘管如此,好袒護親人的始源天尊還是決定給予顓頊一定程度的教訓。
然而,在他到達人族發源地時,被倉頡和李武截獲。
無可奈何,始源天尊將滿腔火氣發洩給了廣成子。
元始天尊對廣成子太過寵溺,儘管廣成子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他僅要求其在崑崙閉關千年,以反思過失。
對此舉,除了廣成子以外的截教眾人深感憤慨,卻無力更改。
因為始源天尊是聖人,又是他們的導師,他們的意見難以改變他的裁決。
在八千年後的某個時刻,顓頊功德圓滿,得道進入準聖後期,他的成功在於沒有帝師分割其功德,因此實力較少昊高出一小段階梯。
同樣地,功德積累後的顓頊也選擇退位,將人皇之位交給多寶的徒弟帝嚳繼承。
多寶吸取了廣成子教訓,不再幹預太多內政,專心培養帝嚳的能力。
他不僅傳授帝嚳上清仙術,還將治國治民的智慧悉心講解,任何困惑帝嚳處,他均耐心教導直至透徹明白。
帝嚳不負期望,憑藉才能將人族治理得井井有條,國泰民安,推動民族進步穩定前行。
其間,面對些許挑戰,得益於截教的助力,帝嚳的統治時期始終平穩順利。
由於趙公明曾指導軒轅黃帝修煉,結果並未幫助軒轅成為人皇,令趙公明白白跑了一趟。
因此,李雲鵬感到無可奈何,只好讓趙公明擔當唐堯的導師,以作為補償。
唐堯在位期間,在仙殿和武殿的庇護下,萬事如意,進展順利。
三千年後,因功德圓滿,唐堯藉助功德的力量一躍晉升為準聖中期修為,與此同時,趙公明也隨之突破到準聖初期境界。
功成名就的唐堯立即讓位給 ** 六耳所選的有為後輩虞舜。
為何說是\"六耳所選\"呢?因為六耳到人類後,不僅收虞舜為徒,同時也收納了另一位人才——大禹。
提及大禹拜師六耳原因,這顯然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大禹被譽為後世的偉大領導者,成功治理黃河流域洪水,並鑄造九鼎守護九州,他的事蹟如同三皇一般輝煌,如果未收納進入三仙島一脈,無疑是對李雲鵬前瞻性洞察的巨大損失。
但大禹終無緣坐上三皇五帝的位置,否則憑著對人類的重大貢獻,人類將有望再添一位準聖級巔峰強者。
儘管六耳平定了黃河中的 ** ,使得水災暫時平靜,但仍難以根治這一長期的問題。
黃河地狹源少,暴雨即刻可能導致洪水氾濫。
於是乎,虞舜即位不久,黃河災情再現,無數百姓喪生。
虞舜聞訊,緊急派遣得力臣僚抗洪,卻無果而返。
憤怒之下,虞舜連續派人前往治理,然而治標未能治本。
最終,無可奈何之下,虞舜向六耳求助解決問題。
聽完虞舜的描述,六耳笑道:“這件事就讓你的師兄接手吧!”
聽到這裡,大禹終於領悟了師父一直教授的堤防建造、治水技巧等知識,明白了他是有意培養自已為人類做貢獻,對此,大禹心生感激。
虞舜並不質疑大禹的能力,因為六耳既是大禹師父也是人族聖父的徒弟。
憑其身份,六耳絕非冒險之人,所以他直接任命大禹負責治理洪水。
得到任命後,大禹便打算即刻行動。
六耳看著這一切,無奈地搖頭,從法寶空間取出一把斧頭靈器,遞給大禹說道:“這是我師父煉製的破山斧,後天極品,可以助你開闢河道,更有效地疏導黃河分支。”
“多謝師父。”
大禹感激收下。
儘管敖廣大驚,內心焦慮,但他面如常色,畢竟在他東海龍王的寶座上沉浮了無數個年份,這點冷靜還是有的。
“六耳道友光臨東海龍宮,本應早些迎客,我失敬,失敬了。”
敖廣滿臉笑意上前寒暄。
對於敖廣虛假的笑意,六耳懶得與其客套,“我的 ** 大禹即將負責治水,請你遣些水族前往援助。”
直接下達指令。
九零章 傲廣聞言,內心鬆了口氣,既然六耳不是來找茬的就好。
助人族治理水患這事嘛——理所應當。
現今的龍族,已經是人族附庸,這正是分內之事。
“是的!我將立刻親自率領百萬水族前去援手。”
傲廣神情認真道。
六耳聽聞,微微點頭,“你只需坐鎮指揮即可,當別的水族搗亂時,暗中予以援助即可。
至於那一百萬水族,讓它們協助大禹開闢河道吧!”
“遵命!”
傲廣恭敬應答。
見到傲廣答應後,六耳便迅速消失了身影。
隨後,傲廣動員了百萬精英水族,前往輔助大禹治水。
有了初期準聖強者傲廣的坐鎮,及數以百萬計水族的助力,大禹的治水事業進行得順利無比。
不足二十年光陰,大禹就疏通了一條龐大的黃河支流,從此,黃河再不會給人族帶來災害。
大禹完成了治水,引來上天無盡功德加身。
其中,他獨得半數,另外五成分別賜予六耳兩成,開山斧一成,定海神針一成,還有傲廣半成,最後餘下半成歸功於協助治理洪澇的人族。
得到功德後,傲廣和眾多水族頓感此行不虛,並對跟隨人族更堅定。
收穫半數治水功德,大禹修為直接破界升至太乙金仙之境。
儘管不算頂級,但他勝過同樣作為天子的虞舜許多。
時光流轉,千年匆匆而過,虞舜的努力使人族穩固前行,平安無虞。
他雖無顯著貢獻,但也算穩健。
這一天,六耳於人族始源之地修煉戰法時,忽然傳來大禹的聲音。
“師父,請允許 ** 大禹面見。”
聽到這個,六耳好奇不已,不明白大禹此刻為何來訪。
“進來吧!”
六耳說道。
大禹走進來,向六耳深深拜禮,“ ** 大禹,懇請師尊恩典!”
聽見這話,六耳點頭道:“起來。”
待大禹起身,六耳忍不住好奇問道:“禹,你找我有何事?”
大禹直言不諱,“師尊, ** 欲鑄造九鼎,穩固九州地脈,使人族百姓能安居。”
他對六耳訴說。
六耳一聽,略顯驚訝,隨後沉思。
片刻後,他慎重說道:“你的主意雖好,然而僅憑你金仙的修為,恐難以實現此事。”
“師尊,原因何在?”
大禹疑惑詢問。
六耳答道:“若要封印九州龍脈,所需的九鼎必須上品後天靈寶級別。
並且龍脈屬性獨特,還需至少九條羅天上仙級別的龍族精髓,甚至是部分龍魂。”
他詳加解釋。
聽完六耳解釋,大禹向他再次鞠躬祈求,“求師尊助我一臂之力。”
對此,六耳嘆息:“我將前往三仙島,問問你的師祖是否有所對策。”
話音剛落,眼前空間便裂開一道縫隙。
瞬間,九座釋放出無比威嚴的巨大寶鼎自裡頭騰空而出。
見到此景,六耳驚愕得張大嘴巴,對於他剛才還在和六耳談論九鼎之事便已來到現實面前,這件事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就在他愕然之際,傳來了聲音:\"六耳啊,九鼎我為你備好了,接下來你需要去找到祖龍的九個兒子,請求他們捐贈一份精血與些許龍魂。
此刻的六耳恍然大悟,原來師尊早已經料算一切。
他對三仙島的方向恭敬拜服道:\" ** 多謝師父指點!\"
大禹在一旁卻是滿面驚訝,無法理解眼前狀況。
接到李雲鵬的指令,六耳毫不猶豫地前往人類的始祖之地上海龍宮。
見六耳再度前來,敖廣面露笑容:“六耳道友,有何需求還勞煩我蛟族幫忙?我蛟族一定義不容辭。”
這番爽快,源於敖廣上次助禹治理水患獲取了許多福德之因。
因此,見到六耳,敖廣還以為是功德之事,因此態度親切。
聽見六耳道:“我的徒弟禹帝想鑄九鼎,穩固九州的地脈,故此需要祖龍九子的精血和部分龍魂。”
聽完,敖廣神情凝重。
祖龍九子的精血或許尚可接受,但龍魂交出卻讓他心中抗拒。
那象徵著失去對生命的掌控權。
然而六耳笑言道:“莫急著拒絕,龍魂融入九鼎,就意味著九子將與九州地脈的命運相連線,此事本即積大功德。
他們藉此也能分獲功德提升。
更重要的是,這些功德會持續伴隨人族,直到他們繼續在九州之上。”
聽到這話,敖廣陷入了思索。
因為六耳給出的要求極其吸引人。
若是在他人之需,敖廣定一口答應,但這關乎祖龍的九個孩子,問題變得複雜。
“請容我想段時間,先與龍族各王和九子溝通一番。”
敖廣認真回應道。
六耳應允:“也好,你們商議結束後,請直接至人族祖地找我。”
說罷,轉身離去。
等六耳離開後,敖廣立即敲響了聚龍鼓,連續七下響亮鼓音昭示著緊急龍族會議將在半月後舉行於東海龍宮。
敖廣將六耳的訴求轉達給在場的蛟族高層,一時間眾人陷入沉寂,包括九子亦默不作聲。
因為他們深知,面對人類,現今龍族已無能反抗之力。
倘若九子反抗,恐將引動滔天之禍,連其他四大海域的龍王也不敢隨意表態。
畢竟,祖龍九子的前途並非他們所能掌控。
尷尬的沉默之後,趴蝮嘆了口氣,開口:“我願意獻出精華和部分龍魄!”
其他龍王八子以及四大海域的龍王聽見這句話,皆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要知道,趴蝮作為九子之首,其決議很大程度上等於九子的共識。
面對同族的視線,他無可奈何的感嘆:“我們必須接受。
儘管六耳並未施壓,但在混沌時代,人類已然成為主導。”
更別提人類還有著眾多強大的後臺——三位聖人和六位接近聖人的強者。
如此實力,遠非龍族當前所能匹敵。
對強者而言,生死不再由自身掌握,他們的態度已決定一切。
“因此,是否付出龍魄對我們來說無關緊要。”
其他的九子們和四海龍王聽後無言以對。
接下來的日子裡,因為他們都明白這是現實,“況且我們作為被龍族撫育的後輩,是時候回饋了。”
趴在蝮補充說明道。
龍王九子聽後紛紛同意,於是精血和部分龍魄被交出。
這件事就此敲定。
確定行動後,祖龍九子徑直前往人類的發源地。
正忙碌處理事宜的鯀大酋長,聽到九子的造訪,心中頓時生出喜意。
鯀與其展開交談,很快達成了鑄九鼎共統九州脈絡的決心。
……
半個月後,大禹將九鼎排列於祭臺上,而後,每個鼎旁站有一名龍子。
向九子示意之後,他們各自獻出血滴投入鼎中,還分離出一部分靈魂附著於寶器之上。
伴隨著精血與龍魄的力量流入,寶鼎內傳出陣陣龍嘯,虛影若現。
大禹高聲對著蒼穹吶喊:“人類之道,在上!我大禹今將鑄鼎分統九洲之土氣血脈,望人類之道垂鑑!”
伴隨著大禹的話語落下,厚重的功德雲霧籠罩上天,隨即分化為三道光幕,降落四方。
其中有四成的份額降臨至鯀身上,另外一半分給了九鼎及龍王九子。
伴隨著這四成的功德,鯀晉升至大羅金仙中期,龍子九子則透過功德之力突破到準聖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