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月底,會進行一次筆試和體測。”
伴隨著那刺耳的上課鈴,秦隱站在講臺上清了清嗓子說。
“體測先放在一邊,這個校區的筆試都是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內容。”
“但是對於你們來說,和天書也沒什麼區別,根據你們家長提供的資訊,你們只是一群在學校混吃等死的廢物,加一塊也做不出來語文閱讀理解,數學的集合都算不明白,連負十五的絕對值都不知道是什麼的垃圾。”
秦隱毫不留情的話語讓不少人都忍不住低下了頭。
“都把頭抬起來,看著我的眼睛。”結果,秦隱下一秒便說道,“現在才知道丟臉是不是有些晚了?”
“總之,我對你們這次的筆試成績不抱任何希望,但這也並不代表我會放棄。”說著,秦隱從講臺下抽出了一沓類似於題綱一樣的資料。
“我給你們三十分鐘,把上面的東西都記下來,別和我說做不到,我知道劉灰的教課方式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多的知識塞到你們的腦子裡,和他所講授的內容相比,這點東西根本算不上什麼。”將題綱分別發到每個人手上,秦隱說,“那麼現在計時開始,時間到了之後,我會對每個人進行檢查。”
聽到這話,所有人立刻緊張的低下頭,開始背誦起題綱上的內容來,但這實在是太難了一點,題綱上不單單隻有一個科目的內容,而是包含了所有的科目,不僅如此,題量也非常大,雖然就像秦隱說的那樣,劉灰講課時所傳授的內容要比這還要多上一倍不止,但最起碼劉灰不會對每個人進行檢查。
南溪川收到題綱後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便開始盯著窗外發呆。
“你是瘋了嗎。”淺鳥看到這一幕小聲的說道,“這麼多內容,你還有時間發呆。”
“這些不都是初中的知識嗎,你難道不記得?”
“........”這一反問直接把淺鳥噎住了,剛想說些什麼,秦隱已經朝著這邊走了過來,淺鳥也只能閉嘴。
“你在發呆對嗎?”看著南溪川,秦隱問道。
南溪川直截了當的點了點頭。
“那我可不可以認為上面的內容你全都會了。”
“不只是我,班裡肯定也有其他人早就瞭解這些東西了吧,只是害怕你所以才裝作在背誦的樣子。”
“哦?你是想說,你不害怕我嗎?”
南溪川搖了搖頭。
“有什麼好怕的,不只是你,劉灰我也不害怕。”
“........呵,我真是閒的,和你一個精神病較什麼真。”沉默了一會兒,秦隱無奈的一笑,“站起來,如果你有一個不會的,我就把你扔到電椅上去。”
南溪川點點頭,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
坐在前排的莫弈聽到二人的對話微微轉過頭,他便是南溪川口中‘已經瞭解這些題綱內容,但因為害怕秦隱才低頭假裝背誦’的人。
他十分好奇,南溪川到底能不能把題綱的內容全背出來,精神病並不是傻子,尤其是南溪川這種特殊的精神病。
淺鳥對此也很好奇,她很在意現在身為班長的南溪川能否讓這個班級過上好日子。
秦隱隨後開始了提問,從數學、語文,再到歷史、地理,還有生物、化學,一個不落。
而南溪川也就像他說的那樣,所有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秒答,秦隱還特地後退了幾步,以免南溪川作弊偷看答案。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將題綱翻到最後一頁,秦隱眯了眯眼說道,“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曾有兩個版本的故事,第一個版本是在斯德哥爾摩街頭上,52歲窮困潦倒的笛卡爾邂逅了18歲高貴的公主克里斯蒂娜,對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公主,看著笛卡爾埋頭苦算的數學難題,深深被他的才華折服,而得知真相的國王也勃然大怒,笛卡爾馬上被放逐回國,而公主也被軟禁了起來,出於對公主的一往情深,他還是連續給公主寫了12封信,但無一例外都被國王銷燬,在生命彌留之際笛卡爾寄出了最後一封情書。”
“上面只有一個公式:“r=a(1-sinθ)”
“等到公主解開謎題後,她的心都碎了,一顆代表著笛卡爾心意的心形曲線就在眼前。”
“這不是題綱上的內容吧?”南溪川打斷秦隱問道。
“聽我說完。”秦隱的眼神並沒有看著題綱,“現實中,1596年笛卡爾卻出生於達官貴人家,父親是布列塔尼的議員,也算半個貴族。就算笛卡爾不工作一輩子都不愁吃穿,所以愛情故事的第一幕也根本不會出現。
原故事記載1650年,52歲的笛卡爾與18歲的克里斯蒂娜公主相遇。
然而事實上,克里斯蒂娜出生在1626年,那時已24歲“高齡”,而且她的父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早也在1632年駕崩。所以克里斯蒂娜從6歲時起,就已經稱得上是名正言順的女王了,那麼國王早已不復存在,又何來以棒打鴛鴦為主要劇情的悲情故事呢。”
“我想知道,這兩個版本的內容,你相信哪一個?”
“這還用說嗎。”南溪川搖搖頭說道,“當然是後者,那才是真實,而前者只是杜撰的、毫無邏輯的故事不是嗎。”
“你是不願意相信,還是討厭虛偽的故事?”
“這兩者也並不衝突吧。”
“........我明白了,你合格了。”秦隱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拿出了一袋牛奶和一個雞蛋,“這是給你的獎勵。”
看到這一幕,其他人都是一驚,也更加用功的背誦起來題綱上的內容。
“你為什麼要冷不丁的問我那個問題。”南溪川並沒有接過食物,而是繼續問道,“那和筆試有關係嗎?”
“沒關係,我只是想知道你的答案而已,或者說,一個精神病的答案。”
“我現在不是精神病,至少現在不是。”
“那,我會等你犯病的時候,再問你一遍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