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消填上泥土就好。

被丘離救出的女子忍不住發出一聲低鳴,喉嚨處滾動一下嚥下了唾液,難以置信地感嘆:“這……簡直是殺戮,竟然要活埋。

對於草原遊牧部落來說,他們有各自的規定和傳統。

即使是捕獲了敵軍,一般也會進行某種程度的折磨以示懲戒,而後將人送回家。

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子嗣傳承尤為寶貴,珍視每一員族人生命。

然而,面前的是一個兇狠到史無前例的帝國和頭領,他們毫不客氣將抓獲的俘虜就地埋葬,甚至沒有給囚犯反抗的機會。

隆冬歲末初三午後,一封八百里加急軍信便傳遞到秦首都鹹京。

“緊急加急:隴西秋季道路,急急加急軍信!”斥候大聲疾呼,京城軍隊立即清理障礙讓出道路以迎接飛馳的軍使。

加急戰報如雷,僅剩的一種可能是,大月氏攻城了。

秦軍主力還在楚境遠征,最快還需要二到三天才能返師,而且原本守護這條秋道的大部隊僅有數千兵馬駐紮,匈奴極少透過這裡攻掠。

而今不同,若是他們攻打進來,

儘管這秋道固若金湯易於守難攻。

秦軍攻克秋道,片刻間,大月氏的大軍已逼近咸陽腹地。

秋道之地戰略至關重要,秦王嬴政迅速調動將閭領軍前往。

照時差推斷,他們幾乎一到達,戰火就隨之爆發?

養心殿內,秦 剛結束朝會,通常來說,初十以後才會上朝議政,但今年因邊關危機,四十萬大軍壓境,不可不謹慎以待。

\"來者通報,秋道戰報!\"哨兵大聲喊道,腳步迅疾。

見到他,嬴政急步趨前,見李斯、王翦已在其中。

“怎麼回事?”

秋道安穩不得,關乎都城安危。

“公子將閭率兩萬鐵騎入城不久,便即外出接戰。

”偵察尚未完完整整報告完。

聽見這個,嬴政腳步踉蹌,幾乎要站立不穩——簡直是 兩萬人

25 魏王府中,魏王居於上座,下方圍繞著魏國的群臣文官武將,個個笑容滿面。

沒錯,他們的歡喜無法抑制!

被秦國包圍四方,他們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只能全力以赴地訓練兵馬。

現在,魏國已有接近七十萬大軍集結,財政負擔沉重得足以令人喘不過氣。

換個角度看,七十萬兵馬對國家的壓榨並非僅於此,即使是四十萬亦足夠拖累國家財政到極限。

然而,在楚國、舊韓和齊魯等地,將領閭的行為讓魏國眾人意識到,這名男子對貴族存有深仇大恨。

這種確信毫無懸念。

因此,他們傾囊相贈,將自已的資產、乃至那些避秦入魏的老楚貴胄等,奉獻給了祖國,貢獻出鉅額財富。

彷彿這部分財富就是這些舊楚貴族為了保命所支付的價碼。

就這樣,魏國一夜暴富,不單是兵力擴增到七十萬,甚至渴望突破百萬規模。

儘管新人不少,但這沒關係,因為魏武卒的精銳與數量超過楚國百萬人馬的軍隊相比,仍是優勢所在。

人手眾多,即使作戰實力或表現各有優劣,但對於給予魏王安心的作用而言已足矣。

“四十萬大軍佈陣對峙,秦國要用怎樣的力量對抗呢?哈哈!”魏王笑得合不攏嘴。

眼看情勢逐漸明朗,秦國統一大業彷彿無人能擋。

而魏王對自已的信心依舊堅定,因為百萬軍容讓他自信滿滿。

“是啊,四十萬的匈奴與大月氏,秦國想必如今已深感棘手!”“哈哈,我們魏國則在暗處觀察一切動態。

”“從秋道出發至咸陽,只需半天騎兵行程,一旦秋道失陷,大月氏軍便直逼京都。

一切都看接下來如何演變。

重要的是,秋道似乎沒有大規模的防守力量。

心中祈願的同時,魏王默默期盼著勝利。

“報!斥候急速傳來戰況通報,秋道已經交戰!”忽然,外廷喧鬧起來,振奮人心的訊息隨之到來。

魏王原本的預想一一實現,心中的欣喜之情如洪水猛獸。

這是預料之中又出人意料的好訊息,令滿朝士大夫皆為之振奮。

很快,一人飛馬而來,通報戰情:“秋道之戰已經開始!秦王遣第三公子出馬救援,親率兩萬騎兵突襲二十萬大月氏大軍,兩軍正在激戰中。

砰!魏王的手中的杯子脫手,落地作響。

“兩萬衝擊二十萬?”他的心頭慌亂,手中微微顫抖。

這個舉動確實冒進了些!但他隨即聯想到將領閭輝煌的戰鬥歷史,戰國的戰爭天驕從未落敗。

萬一將領閭失敗......如果他壯烈犧牲...

或許僅憑他們七十萬大軍,就能阻止秦國侵犯,並藉此 ,奪秦國之勝果實!

魏王腦中瞬息之間浮現出無數遐想和預演。

“最後結果如何?”魏王急於問道。

回國以後,國公即刻離開秦國歸回,他的高位權勢不容忽視。

留在敵國內部太冒險了,萬一秦國一時衝動對魏下手,牽連太大。

“大月氏被消滅六萬,突圍逃散二萬,剩下的落入陷阱被活埋者總計十二萬,總計二十萬軍隊被悉數擊潰。

”探子回報,情報清清楚楚,本就不是什麼難以得知的事情。

原本緊張兮兮的秋道百姓對外界的局勢早已耳熟能詳。

轉眼之間,城外那號稱二十萬的大月氏軍隊忽然消逝不見。

秋道百姓聽說訊息後,不論是男女老少紛紛帶著家眷回鄉。

哐當——!

魏王踏著階梯,卻沒料到一個不留神,竟順著臺階滑落至大殿之中,坐了個結實。

大月氏的二十萬大軍全數殲滅。

只有區區兩萬。

以十倍數量對敵,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事實上原因諸多,關鍵在於大月氏對於中原的戰略一無所知。

大月氏與匈奴有異,在攻城上,他們的行為顯得相當笨拙;在渠略眼中,大月氏就像一頭愣頭青的蠢牛,自尋死路。

大咧咧的駐紮野外、光明正大地毫無防範,在飲食上也不做戒備。

騎兵的衝擊下,大月氏毫不設防,沒有任何抵禦之力。

這是大月氏自身存在的弱點。

如果換成匈奴,絕不會如此失措。

歷史記載中大月氏常敗匈奴,並非無因,皆因兩者同為魯鈍部落。

創造一場兩萬人打敗二十萬人的戰績,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即便是渠略亦需如此。

恰好這些都在大秦身上得以體現。

“全軍覆沒了?”魏王嚥下口水。

“公子渠略將大月氏的二十萬大軍徹底剿滅,秦王已無需憂慮背後的威脅。

”細作回應道。

魏國公臉上的神色複雜萬分,他那外孫似乎有著超出尋常的能耐!

說不定將來自已能借助外孫的勢力。

在他心中,自已已是渠略名義上的外祖父,關係親密無比。

魏王的心情跌入谷底。

而在函谷關……

公子渠略曾以坑殺百萬軍功震驚世人,如今區區十幾萬的戰果已難再激起始皇帝的任何情緒。

不過十多萬人,小事而已。

確如其所言,“小三”一出手便摧枯拉朽般覆滅敵人。

二十萬大軍,對他而言只是早晚之事。

此刻回想,確實瞬息之間的事。

“公子已解決心頭大事,大月氏二十萬兵馬威脅秋道,一旦秋道淪陷,我們函谷關也將面臨直接威脅,危機四伏。

”李斯手指地圖,言語中充滿嚴峻的意味。

後世的秦始皇為什麼要花費巨資修建長城?只因其境內的領土遼闊且未完全鞏固,統一之前,邊境尚存隱患;而統一之後,更是直接與境外相連。

綿延千里之地,城牆密佈,路網繁複。

若有一線之失,整個帝國的命運危在旦夕。

一直以來,中原大地始終在匈奴的侵擾陰影中掙扎。

如今,始皇親自體驗到這一危機。

即便寒冬嚴寒,也能輕易調集四十萬兵馬奔赴前線,輕易召集百萬更是不在話下。

“‘小三’,無往不勝。

”始皇帝激動難捺。

消滅大月氏二十萬軍隊的事實,意味著來自背後的威脅已然消失殆盡。

“對了,‘小三’應該快要抵達了,到時應該怎樣賞賜?”始皇出聲自問,腦海內卻早已開始思索獎勵。

斥候早已離去,此時,他們才剛填補掉大月氏的缺口,想必渠略差不多抵達了吧。

始皇心事重重,滿是掛念。

終於得勝歸來,

徹底消除了二十萬敵軍,

這場戰役不僅消滅了敵人主力,大月氏和匈奴一樣,是遊牧民族,

他們的生存之道往往只憑生存本性行動,

戰略戰術簡單粗暴,

人少的時候,他們會直攻城池;人多的時候,選擇撤離;有時還會繞城而戰,徑向內地進攻。

這就是遊牧民族的可憎之處,廣袤的大漠令追趕幾乎無法進行。

他們憑藉豐富的戰略深度和地利優勢牢牢佔據著對你們的優勢。

面對攻擊無法迎擊,只能被動防守,當他們的國家力量壯大時還好,如果稍顯衰弱,則如餓狼猛撲,毫不手軟。

此刻的王賁從楚境發兵未出秦界已遠。

蹄聲響起!在臨近召陵的地方,隊伍剛剛離開了楚地範圍。

\"報......\"

\"公子手令:二十萬大月氏已經肅清,危機已解。

\"路邊官道上,領軍八萬的王賁駐足接報,秦軍斥侯正疾馳而來。

但一聽之下,王賁的表情瞬間凝固。

“哪裡來的情報,謊報軍情者斬!”他低沉地質問道。

原以為有仗可打,王賁滿心興奮領隊出發。

這段時間在楚國內圍捕那些如鼠之貴族,不斷湧現,如同斬不完一般。

似乎總有新的目標。

對於王賁而言,在楚國這段日子的全部任務就是追捕、再追捕,他早已疲乏不堪。

然而,在年初三的喜訊並未讓他持續快樂太久。

\"這是公子手令。

\"斥侯遞過信函,王賁目光捕捉到熟悉的字跡——那出自嫪毐獨特風格的手書。

在那個時代,這種字型絕對獨一無二,很多人甚至連嫪毐到底寫了些什麼都難以辨認;就連對贏政字型抱有強烈好奇心的嬴政也能一眼識別。

見得多了,越發易識。

“報告公子,二十餘萬大月氏已被悉數剷除。

大軍應迅速轉向雁門增援蒙恬將軍。

”簡潔的話語卻幾乎讓王賁吐血。

“公子打仗一如既往地快速,”良久后王賁緩緩回應,“而且毫不停歇。

先擊退邯鄲叛軍,隨後飛速折回,在同一夜便趕往秋道集結大軍。

除了嫪毐,無人能以這樣高強度的連續作戰度過數日。

即使鐵打之人,也無法承受這種消耗。

連贏政都在為嫪毐的身體擔憂。

而在此刻的浩渺大漠。

沒錯,你沒有看錯,嫪毐確實踏入了這茫茫沙漠。

大漠廣袤無垠,面積遠勝中土。

這裡是遊牧民族的樂土。

隨著馬蹄震動的聲響,帶著糧草與戰馬,嫪毐率領兩萬士兵日夜兼程。

初春的惡劣氣候使大漠格外冷冽,不少士兵即便身裹厚衣也難以抵禦寒意,可見他們的身體條件是如何強悍。

在這樣的風雪交加里,若不是體質絕佳,在大漠全速騎行都會變得無比艱難。

初四清晨。

已經有軍士稟報,發現了一支龐大的部落。

“有多大?”嫪毐詢問。

\"大約三十萬的大型部族。

\"報到者回復。

\"今晚我們總算有個棲息之處。

\"嫪毐徐徐道。

在這麼大範圍內尋找目標部落實屬不易,往往數日、十日也難覓一遇。

嘩啦!抽出巨大的劍,雖然殘酷但事實不容改變,遊牧部族與中土之間,永遠無法和平相處,即使是將來也不可否認。

世世代代,遊牧部落與中原之間積恨頗深,

這些遊牧勢力,禍害著中原大地長達千年。

將領將閭高擎大太刀,沉聲道:“匈奴與吾中原,恩怨交纏數代。

儘管我們面對匈奴的兇殘行為揹負著暴君的罪名,但為了子孫後代萬世安寧,我們義無反顧。

風凜冽之中,將閭的話語激盪:“即便遭受萬古詆譭,甚至世人不能理解,但我們心無愧疚。

“殺!”他發出震撼天地的吼叫,引領兩萬鐵騎齊聲吶喊:“殺!殺!殺!”

轉瞬間,將閭再次發號施令:“徹底殲滅匈奴,不留任何一個生還者。

目標,匈奴部落!進攻!殺!!”

“殺啊!!”兩萬秦國騎兵奮然躍起,衝向手無寸鐵且多是老人婦孺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