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沒直接流露,點頭答道:\"也好,那你去忙吧!\"

看著易中海離開,何雨柱心裡終於放下一塊石頭。

他知道若讓這個易中海盯上,自已可就沒好日子過了。

事實上,何雨柱並不瞭解,易中海的目光已鎖定他身上;易中海可不是閻埠貴那樣的隨意了事,他目標更為長遠。

相比之下,簡直是天地之差。

就算何雨柱知道了,也沒多大的分別。

如今是一九五零年的尾聲,轉眼將進入一九五一年,易中海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賈東旭身上,至於何雨柱,更像是他的臨時棋子,只為了聾老太太的算計。

當然,在原著故事中,聾老太太傾盡餘生照顧何雨柱二十年,即便到去世都把房子留給何雨柱,只因她真心盼何雨柱成家立業。

或許對別人有所虧欠,但對於何雨柱卻是真正的關懷。

聾老太太原本是想借助易中海讓何雨柱給易中海上贍養之實,藉此保證易中海身後一切歸何雨柱,畢竟易海有技能、薪酬尚豐。

只是沒想到,自已的精心計劃卻最終落入秦淮茹之手,何雨柱反倒無端成了犧牲品。

但現在的何雨柱不同於從前,來自現代社會的他見過太多世面,清楚任何靠山都比不上自身的力量。

況且國家剛剛成立沒幾年,距離故事真正上演仍有許多年的時日。

他年僅十五歲,充滿可能性,青春便是最大的資本。

在房屋整理完成後,何雨柱叫道:

\"雨水,快來!\"

咚咚咚……

小腳快速奔來的何雨水喊著:

\"哥!\"

滿臉稚嫩的何雨水興奮地跑來,何雨柱說:

\"雨水,我已經弄好了,咱們該走了。

家裡沒煤,真的很冷。

不如去飯店吧!\"

雨水點頭答應,告別了幾位小朋友,便跟著何雨柱出發。

眾人見到何雨柱離開都鬆了一口氣,誰也不願沾上他的麻煩,畢竟何家人脈眾所周知。

出門之際,何雨柱把裝滿東西的閻埠貴袋子遞給後者,並說:

\"三大爺,這是您的,多謝!\"

他自已還拿著另一袋子,不過是障眼法。

閻埠貴誤以為書也在何雨柱的袋子裡。

然後,閻埠貴問:

\"柱子,這就走了?\"

何雨柱點頭應答,並說:

\"三大爺再見,提前祝您新年快樂!\"

話畢,他便離去了。

望著他們遠去,三大媽向三大爺詢問:

\"老頭子,他們走啦?\"

閻埠貴贊同地點了點頭:\"是啊,多悽苦的孩子。

\"

大媽感嘆:

\"如今這日子,誰都不容易,自顧吧!\"

聽到這,閻埠貴回應:

\"嗯,懂了。

\"

說完,便轉身回去備辦年貨。

另一邊,何雨柱領著何雨水前往田澤華師傅家,見二人到了,田澤華問道:

\"柱子,你回來了,一切準備妥當嗎?\"

何雨柱點點頭:

\"都已經佈置妥當了!\"

田澤華立刻招呼:“快進來吧!”隨後,他又安排雨水和朋友們玩耍。

接著,他對何雨柱說:

\"柱子,看你烹飪的本事挺好的,尤其刀工精細,連擺盤都有模有樣。

一會兒就由你掌勺,我想見識一下,也許明年你就能晉升成二級廚師。

你覺得如何?\"

面對誇獎,何雨柱謙虛道:

\"師傅,這我真還不太自信,畢竟我入行沒多久,廚界的老規矩……\"

要知道,成為廚師通常是三年學徒、兩年實習期,還要熬五年才拿得到穩定的薪水,這些都是師傅的恩惠。

田澤華打斷了他的舊制論調,說:

\"那都過時了,在新時代,規矩不同了。

你還有個妹妹要養育,三年後她都十歲了,你靠手藝如何餬口?\"

由於無法使用金手指謀財,何雨柱唯有接受現實並承諾:

\"好吧,師傅,我會好好表現,不會讓您失望的!\"

田澤華對此很滿意。

其實,何雨柱當年正是因川菜出師而遠離家鄉,直到易中海讓他進了軋鋼廠追求利潤。

而現在不同,他願意重新與田澤華保持良好關係,畢竟田澤華是真心看重何雨柱的才華,此刻伸出援手正符合他在何雨柱低落之時的助人為樂的精神。

田澤華續說道:

\"柱子,我看你天賦卓異,在那麼多徒弟中,你最獨特。

雖然不清楚你學到了多少烹飪,但你在刀功、擀麵技術方面都表現出色。

在鴻賓樓,你師父的技藝你已學得差強人意,主要就是掌握火候的問題。

廚藝這條路講的是熟能生巧,若無礙,我明年會與經理討論你的工作提升。

\"

聽這話,何雨柱心裡有數。

他審視自身資料:

何雨柱:廚藝等級4【已完成7831\/10000的任務】。

八極拳3級【972\/1000分】

太極3級【968\/1000分】

八卦掌4級【4166\/10000分】

詠春拳3級【722\/1000分】

隱形暗器4級【770\/10000分】

易容術2級【滿分的18%】

縱躍術4級【評分的243\/10000】

虎豹雷音2級【11\/100全分】

吊繩勁2級【12\/100全分】

哼哈心法2級【41\/100全分】

對於《自然心經》則是毫無進展,等級為0【已學習0\/1個級別】

自已的烹飪技巧已然達到4級,確信再來一年,必定能提升到6級。

由於國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的提高同樣迅速。

然而何雨柱並不著急,畢竟他在這個世界待的時間僅兩個多月。

能具備這些技能,在何雨柱看來已經足夠他在這個世界謀生。

伴隨實力增長,他的空間能在直徑十米內自由提取或儲存物品。

但他沒有使用空間去做任何違背規定的事。

空間中的物品尚稀少,近來何雨柱全心致力於修煉技術。

關於未來的打算,他選擇先保守行事。

他的住所有師父留下的房產,產權也早已轉入他名下,只是眼下並未前去辦理而已。

現在,何雨柱更專注於關注妹妹的安危與技藝的學習上。

新年之後尚有大半年,時間綽綽有餘。

想到這些,他決定保持低調,因為在軍管期間,任何意外都可能導致危險。

如今整個帝都的統治都在軍人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打上 ** 分子標籤,連辯駁之地亦無。

他尚未具備抵禦軍備的能力,即使心中無數次蠢蠢欲動想趁黑夜出門撈些好處,但城中寂靜無聲。

巡邏部隊頻繁查檢,就連白天他也需在鴻賓樓學習,無暇脫身。

他知道歷史上的五年到七年的空白期至關重要,這段時間將是積累底蘊的關鍵。

而像古董、黃金、字畫這些珍寶,要在五九年的大變革時才是最好的出手時機,目前社會物資尚未匱乏,貿易流通也較順暢,不是他出馬的好時機。

此時的何雨柱決心專注於自我提升,不再為此瑣事煩憂。

於是,他沉穩下來,專注於提升能力。

至於其他事務,與他無關。

念及師父的厚愛,何雨柱誠摯地向田澤華保證:

“師父,請您放心,我定不會讓您失望。”

田澤華微笑著表示:“我信得過你,這小子,做飯的眼光倒是不錯!”

何雨柱呵呵笑開:“這難道不正是 ** 分內的事嗎?”

聽到這話,田澤華不禁調侃道:“你這傢伙!還不快去!今天就嚐嚐你的廚藝!”

“遵命,師父!”說完,何雨柱走進廚房。

見到師孃正在準備材料,便主動提出:“師孃,您去歇息,由我來做就好。”

師孃名叫于慧,聞言微笑著說:“別再客套,忙碌多時,今兒就好好放鬆。

你去做吧。”

向于慧道過師父安排,何雨柱開始行動。

明白了何雨柱僅僅學了兩個月,但既然丈夫發話,于慧心中有了定論,儘管難以置信,她還是表示贊同道:“好吧,既然你師父同意,你就過來露一手吧,我也想看看這兩個月你的進步怎麼樣。

師父在家裡對你可是讚不絕口的!”

交代完畢後,于慧離席,讓廚房留給何雨柱忙活。

在房間裡,看著田澤華,于慧疑惑地問:“老伴,你說奇怪不奇怪?柱子才兩個多月就開始考核烹飪技巧了?”

田澤華解釋說:“我也很好奇,畢竟柱子是我的得意門生。

你知道,我那個大師兄蔡承宗跟我學了十來年,如今他的刀工也比不上柱子了。

每次我看到他觀摩別人的菜餚,他讚許的神色裡帶著挑剔,批評時皺眉,可見進步迅猛。

其實我想看看他的潛力究竟能走多遠,讓他試試手是想盡快把他提拔起來,賺更多收入。

畢竟柱子還有個需要養活的小妹要照顧。”

聞言,于慧明白田澤華都是為了何雨柱好。

想到何雨柱雖然手藝可能不盡如人意,至少能將飯做熟就行。

何雨柱毫無保留地展示了自已六道四川菜,別的他不做。

因為不想透露更多秘密,他在鴻賓樓所學的並非博大精深。

深知一輩子守爐灶並非理想生活,但他此時別無選擇,一切依賴師父。

在鴻賓樓,他能學到許多有價值的訊息,這至關重要。

品嚐了何雨柱所做的菜品後,田澤華顯得相當震驚,評判一道菜,色香味三樣是關鍵。

從色相上看,何雨柱的表現已經超越普通學徒苦修四五年。

他期待著,卻還不知道味道究竟如何。

恭敬地等待評價,何雨柱道:“師父,請您鑑賞!”

田澤華細細品嚐,每一道菜都凝神品味。

末了,他驚詫地說道:“柱子,你的天賦能言過其實,沒想到你的才華這般出眾。

真令人讚歎,如今你已初露頭角!”

然而何雨柱謙虛道:“師父,我遠遠不夠格,還要向您學習,這只是起步啊!與您的技藝相比我還相差太多,您的手藝我可是經常品嚐。”

聽完何雨柱的話,田澤華點評:“你現在基本功紮實,算是出師,剩下的就要磨鍊控制材料、火候和調料等技巧。

這需要大量實戰經驗和內心揣摩。

師傅雖領你入門,後面的提升全在於個人。

不同原料放入時機、處理方式都會隨環境變化,並非固定方法,你需細心體悟。

這種洞察力和應變能力,某種程度上算是天賦。

不過既然你仍願學習,新年過後來,我將告訴總經理谷先生,讓你晉升至二灶。

你現在的技術足以 ** 操作了,在小店也能獨擋一面。

可之後挑戰還不少,你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田澤華話畢,何雨柱回應:“多謝師父教誨,之前的我還不明方向,這次我清楚自已的道路了!”

田澤華輕輕點頭表示認同。

\"行,既然你已知此事,我就再多叮囑一點,你日後需時常體會食材隨著火候變換的奧妙。

廚藝同樣涵蓋酸甜苦辣鹹五味,這五味對應天地五行之說。

飲食之道,與五行、藥膳息息相關。

若想學習,還需涉獵醫學知識;若無心於此,專注研修五味調和、火候掌握與調料的變化,也是一種進步。

明白嗎?\"

何雨柱深深頷首:\"是,師父,我都明白!\"

田澤華招呼道:\"好了,你們快坐下嚐嚐柱子的手藝吧!\"

于慧和何雨水皆準備好,何雨柱轉向田澤華說:\"師父,您請!\"

田澤華點頭:\"好,開動吧!\"大家共享美餐,保持著餐桌上無聲無息的禮數。

用餐結束後,何雨柱詢問:\"師父,我記得你提過有個兒子和女兒,新年都過去了,他們怎麼還不回來呢?\"

田澤華嘆道:\"我兒子去從軍了,一直沒有音訊。

若非每年都帶回平安信,真怕他遭遇意外。

至於女兒,嫁到外家要到初二是能回來的節日!\"

何雨柱揣測:\"或許是軍隊保密的緣故,師兄可能還沒告知你呢!\"

田澤華贊同:\"我也這般猜想。

活著便已不易,只要人在就好。

\"

何雨柱感慨地說:\"沒錯,咱們鴻賓樓的傳言甚多。

別說是外地,就是此地也天天都在上演生死故事!\"

田澤華則告誡:\"只需聆聽不必深究。

做廚子的專心烹飪即可,客人身份無須過問。

\"

何雨柱一怔,這才明白這位大師傅所說的關鍵之言對自已的意義重大。

他誠懇地回應:\"我知道了,感謝師傅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