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探火
黑科技:你挺聰明,大腦借我用用 糖醋肉丸TCRW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儘管有了趙旗的技術支援,無人航母的建造也要很久,對於趙旗來說不用考慮其他只要技術完善就可以了,但是對於軍方來說既要考慮成本,又要考慮後續的維護等問題,所以情況比較複雜,不過這就不是趙旗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因為核動力火箭已經研發完成了,之所以這麼慢因為專案組除了研發核動力航母以外,還研究設計了配套的無人生產車間和無人發射基地,實現了全程無人或者遠端參與發射,將安全隱患降低到了最低。
核動力火箭叫做領航員,總共分為兩種,一種是領航員一號,可回收的二級構型,主要用於地空運輸;第二種領航員二號,是一級構型,發射之後不會分離,而是直接飛向太空,之後可以與其他艙段進行拼接,當做動力,主要負責行星間運輸。
核動力第一次亮相所承載的任務就是難度非常大的火星探測任務和空間站建設。
儘管前世華國空間站在10年才提出,之後12年進行技術驗證,一直到了22年才正式完成第一期的建設,但是其實空間站屬於載人計劃中的一部分,而載人計劃在92年就被確認了,同樣是熟悉的三步走戰略,空間站就是第三步。
所以現在既然有合格的火箭提前實施,提前一點大家也都沒有什麼異議。
其中領航員一號將會發射空間站的一個核心艙段以及兩個實驗艙段,這次的實驗艙段要比前世大很多,主要是核動力的火箭在運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再加上趙旗和扶搖超越時代的技術,領航者一號運力是前世長五的快要十倍之多。
近地軌道達到了300噸之多,地球轉移軌道也有200噸,這次領航者一號發射的艙段大概都是三十幾噸左右,加起來也就一百噸左右,領航者一號執行這個任務綽綽有餘。
不過空間站艙段和衛星不同,所以要設計專門的釋放裝置,這個裝置有消耗了幾十噸的運力,再加上空間的佔用,所以說這次發射其實已經算是裝滿了。
這次是第一次發射,按照國內的流程是肯定不會去完成這麼大膽的任務的,不過因為空間站也是國家和燧人綜合研究中心一起出資建立的,所以國家隊的資金壓力也小很多,再加上趙旗對核動力火箭的信心,最終有了這麼大膽的任務。
趙旗的信心自然不會是空穴來風,他在拿到領航者一二號的圖紙之後就在模擬世界裡實驗了無數遍了,最終找出了幾個小問題,全部進行了改進,儘管在外人看來領航者是第一次發射,但是其實已經比大部分火箭還要成熟了。
領航者二號則是會發射兩次,一次是探火任務,運送兩個火星衛星和一個火星車,另一個自然是探月任務了,和探火一樣的配置。
之後領航者二號會返回地球軌道與後續發射到地球軌道的月球火星空間站的艙段對接,之後將它們運送到火星月球軌道進行組裝,同時建立地球、月球、火星三個空間站。
其中率先發射的是探火的領航者二號,現在已經到了11年的八月份,而十一月份就是探火的視窗期。
視窗期就是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時候,所以大部分都探火專案都在這個時候進行。
其實以領航者的核動力是不需要視窗期的,但是既然剛好碰上了,也就剛好可以在這個時期發射。
這次專案沒有對外公佈詳細情況,只是宣佈華國將會開啟火星探測的任務。
包括漂亮國和其他國家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並不清楚具體的任務目標。
再加上國內也沒有大肆報道,所以也只有一些經常關注華國航天的愛好者中間掀起來一點波瀾。
深夜,某航天愛好者群裡。
“看新聞了嗎?這新聞稿是錯了?這咋是探火呀?”
“前幾年不剛剛才發射了嫦娥一號嗎?去年應該是嫦娥二號也不知道為什麼沒發射。”
“應該就是探火,今年十一月剛好是探火視窗期,不可能這麼巧。”
“你小子新聞沒看全吧,十二月也要進行探月,所以十一月的應該就是探火了。”
“這次用的是扶搖、航天院和中核集團共同研製的領航者二號火箭,是一個全新的火箭,有沒有大哥找到照片呀?這咋一個照片都不發。”
“扶搖也沒有發嗎?他一個私人商業公司怎麼也藏的這麼深。”
“扶搖又沒有上市,也不需要投資人什麼的,只要把成果給趙旗看就行了。”
“完了今天晚上看不到新火箭又睡不著了。”
“……”
扶搖二號無人火箭發射基地遠處的地下基地內,趙旗透過電腦看著監控,外面天微微亮。
後面凌瑤靠在床上,揉著眼;“這警報響了一晚上,一晚上沒睡好。”
趙旗扭頭笑了笑:“特殊時期嘛,你要不再睡會兒,馬上天亮了,他們應該也死心了。”
凌瑤慢慢鑽進被子裡,“你一會兒發射的時候再叫我吧。”
自從華國宣佈探火探月任務,各方的間諜和特工猶如飛蛾撲火,全部跑到了發射地。
僅僅昨晚一晚警報就響了三四次,估計是有人偷偷潛入。
想到這裡趙旗也有些不安,這麼多人萬一有一個跑進來破壞了火箭,那到時候就是在自已頭頂放核彈呀。
趙旗轉身把被子給凌瑤蓋好。
於是出了門。
地下其他研究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火箭已經矗立在發射場了,因為不是液體火箭所以不需要加註燃料,前期的準備工作也相對簡單。
趙旗一路上不斷用腦波連結檢查遇到的研究人員,好在是沒有發現間諜之類的,而且透過警衛腦海裡的記憶,趙旗也瞭解了晚上的情況,居然有好幾個間諜試圖混入基地內部,不過有趙旗研發的識別系統,全部揪了出來。
這個是專門為燧人研究中心研製的一套系統,透過立體式的各種監控以及人臉識別,姿態識別等進行篩選,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發揮了這麼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