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國瞪大雙眼,緊盯著棺材上那道模糊不清、若有似無的人形影子,一股無法言喻的恐懼感從心底湧起,瞬間淹沒了他整個人。此刻,他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快跑!

強烈的恐懼如同一隻無情的大手,緊緊攥住了王興國的心臟,讓他幾乎無法呼吸。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試圖掙扎起身逃跑,但長時間跪地導致雙腿早已麻木不仁,根本不聽使喚。

此時的王興國臉色蒼白得像一張白紙,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沿著臉頰流淌下來,浸溼了他的衣衫。他拼命想要呼救,聲音卻彷彿被卡在喉嚨裡,只能發出嘶啞低沉的嗚咽聲。

王興國扭過頭去,伸手想拉住身後的人一同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然而,任憑他如何呼喊、拉扯,那人宛如雕塑般一動不動地跪在原地,目光僵直地凝視著地面,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恍若未聞。

王興國見身後之人毫無動靜,心頭一緊,急忙扭過頭去,目光緊緊鎖定住前方那人的臀部,並伸出右手輕輕推搡了一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方之人的反應竟與之前如出一轍!

此時此刻,王興國心中愈發慌亂不安。眼下的局勢對他而言極為不利,想要逃脫卻又無能為力,而四周眾人更是仿若雕塑般毫無反應。

正在千鈞一髮之際,棺蓋上的那道身影突然間以一種匪夷所思、極其怪異的姿態緩緩向下攀爬。但不知為何,這道人影似乎迷失了方向一般,在棺蓋上四處摸索,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只能不停地來回爬行著。

王興國驚恐萬分,心臟彷彿要跳出嗓子眼兒一般,慌亂之中,身體的本能讓他想要尖叫出聲,但理智卻又告訴他不能這麼做。於是,他緊緊捂住嘴巴,生怕發出一點聲音。

棺材上方的那道黑影原本還在緩緩爬行,此刻卻突然停了下來,並將目光死死鎖定在東南角處。緊接著,它竟以一種極其怪異、扭曲的姿勢,用四肢艱難地向著東南角挪動過去。

眼看著那個可怕的身影正一步步向自已逼近,王興國心急如焚,卻又無處可逃。內心深處的恐懼如同潮水般洶湧襲來,令他再也無法抑制住即將脫口而出的驚叫。

然而,正是這聲驚叫,似乎給了黑影某種指引。它像是終於找到了目標一般,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然後毫不猶豫地朝著王興國所在的方向快速爬去。

此時的王興國早已嚇得魂飛魄散,他低垂著頭,緊閉雙眼,根本不敢抬頭看上一眼。就在這時,一股異樣的感覺湧上心頭——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已的後背竟然傳來一陣沉重的壓力,就好像有什麼東西重重地踩在上面一樣。

他緊閉雙眼,根本不敢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尤其是那個黑影是否真的就如自已所想一般踩踏在自已後背上。此時此刻,曾經那個無所畏懼、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今的他已經再也不敢提起之前自已誓要揭穿張大師把戲的決心,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腦海中唯一的念頭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救世主出現,將自已從這可怕的困境中拯救出來。

終於,王興國無法承受內心深處源源不斷湧現出的巨大恐懼感,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後,便暈厥倒地不省人事。

不知過了多久,當王興國緩緩睜開眼睛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自已焦急萬分的父母以及一臉凝重的張大師。

王建軍眼見著兒子甦醒過來,一直懸著的心才稍稍放鬆一些。

王興國茫然四顧,周圍熟悉的環境讓他意識到自已仍然安然無恙地活著。然而,當他的目光掃過張大師時,卻注意到對方臉上原本的輕鬆神色已蕩然無存。儘管如此,此刻的他更多的還是感到慶幸,畢竟比起那些未知的恐怖遭遇,能夠保住性命已然是萬幸。

王興國心裡清楚,張大師必定知曉一些內情,於是正準備開口向其詢問道明原委。

不料,張大師似乎洞悉了他的意圖,搶先一步發問道:“你到底看見了什麼?”

王興國皺著眉頭,拼命地思索著剛才所見到的情景。那恐怖的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讓他渾身發冷。

“我清楚地看見棺材蓋上有個人影,他那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嘴裡還發出一陣陰森森的笑聲!接著,我實在忍受不了那種恐懼,大叫了一聲,結果他竟然一下子爬上了我的後背......之後發生了什麼,我完全想不起來了。“

張大師聽完,臉色劇變,雙眼瞪得渾圓,額頭上也冒出了一層細汗。

“不能再拖了!馬上起棺搭橋!“

他當機立斷地喊道。

王建軍聞言,急忙站起身來,生怕耽誤時辰。他迅速行動起來,大聲呼喊著讓大家動起來,抬棺的抬棺,搭橋的搭橋。

待到王建軍走出房間後,張大師從懷中摸出一枚陳舊的銅錢,小心翼翼地塞進王興國的手掌心,並再三叮囑道:

“記住,在棺材入土之前,一定要緊緊握住這枚銅錢!絕不能把它弄丟了!“

說完,張大師重重地拍了拍王興國的肩膀,似乎想給他一些力量和安慰。

所謂的孝子搭橋,就是需要孝子身穿孝服跪在地上形成一條路,讓死者可以跨過陽間路,順利到達陰間,同時必須要讓棺材從孝子的頭上過去。

直到下葬的地點才可以,一路上都不能斷開,要是斷開,死者的魂魄會被留在陽間,永不超生。

張大師說完,轉身走了出去,外面的人也一股腦的湧了進來,開始抬棺。

王興國穿著孝服自然有搭橋的義務,於是他也跟隨著其他身穿孝服的人走了出去開始跪在地上搭橋。

“一、二……”

一陣整齊的號子傳來,幾百斤的棺材就這樣被村裡的人抬了起來。

他們抬著棺材,讓棺材從孝子頭上過,七八個壯漢抬這口棺材簡直就像是浪費他們勞動力一般。

壯漢很輕鬆的就抬著走了,直到棺材到了王興國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