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水龍吟》
退圈後,我用酒和音樂,驚豔全球 三千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蜂巢酒吧!
在《破陣樂》後,所有人都盯向了第三首。
歌曲:《水龍吟》
演奏:面具先生,風吟樂隊
古曲收集者:面具先生
(此曲選自關大洲老師的《水龍吟》!)
入耳,是幽遠,沉穩的古琴聲,帶著歲月的痕跡娓娓道來。
像是大地的呼吸,宏大而深邃。
又如遠古的風,輕輕吹過心田,讓人感受到古老的神秘氣息。
那一刻,古琴演奏者猶如獨坐高山的智者,輕輕而動,取出了歷史長河的卷軸。
在第50秒的那滴水聲。
像是滴入江河之中,預示著一場大戲將要掀開帷幕。
也讓智者的思緒開始湧動,翻動卷軸,九州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在這一刻一卷卷鋪開而來。
第1分13秒,陣陣鼓聲輕柔而來,不搶古琴的風韻。
之後,若有若無的簫聲,輕做轉折,為後續而來的樂器做了鋪墊。
第1分22秒,俠氣滿滿的二胡聲,如同竹林穿梭而來的劍客,一招一式傳頌著江湖情義的蕩氣迴腸。
還以為《二泉映月》才是最突出二胡氣質的樂曲,沒想到它的俠義豪邁也絲毫不弱。
隨後又將聽者拉入蒙古的大草原上,彷彿再現當年成吉思汗的英姿雄發。
二胡褪去,琵琶聲緊接而上。
低眉信手續續彈的北塵,一舉一動都帶著獨特的風韻,帶來陣陣彈跳音。
嘈嘈切切錯雜彈,當真是如珠落玉盤。
像是在歷史長河裡開出的蓮花,嬌豔卻又不失英氣。
那一刻,聽者的思緒從大草原被帶到了南方園林。
那是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拙政園。
那是佈局緊湊,建築精巧的網師園。
那是曲徑通幽,一步一景的留園……
每一塊磚瓦都承載的歷史與記憶,每一個角落都是令人嚮往的歷史傳說。
幾位琴藝高深的演奏者正端坐在園林中間。
琵琶先手,二胡不甘落後,再次強勢而出。
笛聲悠悠,為二者而點綴,猶如繁星的璀璨使樂章進一步昇華。
隨著,幾人各自一笑。
爭個你死我活有什麼意義,還不如一起譜寫樂章。
三者的合奏,讓國風大調再出,將此曲推向呢高潮,烘托出了九州的盛世光景。
先秦時期,建禮儀之邦。
春秋戰國,雖禮樂崩壞,卻有諸子百家爭鳴,成為九州文化的濫觴。
隨後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原。
漢朝不但開拓了疆域,還打出了漢人的雄風。
衛青、霍去病、竇憲一位位名將主動出擊,驅除韃虜,深入沙漠數千裡作戰,“寇可往,吾亦可往”。
隋朝存在時間很短,還不到50年,卻推行了科舉制,一直沿用至今。
唐朝開放、相容幷蓄,將自已的文化遠播國外。
乃至今天,“唐人街”依然盛行。唐成為九州的符號,讓世界得以記住。
影響深遠的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其餘都在兩宋成熟。
……
一個個朝代的輝煌與興替,都在聽者的腦海中快速閃過。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留下的文化瑰寶更是數不勝數。
四種樂器各具特色,之間的配合相得益彰,展現出歷史前進的浩浩蕩蕩。
每個朝代都有自已的貢獻與不足,只是各有所長而已。
每一個朝代的進步與成就,都離不開前面王朝的功績。
繼承與發展,缺一不可!
才有瞭如今的泱泱九州!
這盛世的恢弘與豪邁,釋放得淋漓盡致,讓聽者不能自持。
在鼎峰之處,一切戛然而止。
最後的磬聲叩擊,讓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也讓聽者久久回味不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