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塵走得很慢,但是走得很穩。

每一步都牽動著不少人的好奇之心。

“感謝大家捧場,我是真沒想過會有這麼多人。

怎麼辦?我都有點怯場了是怎麼回事?”

當然,只是暖場話而已。

原主常常暴露在鏡頭之下,而北塵融合了他的記憶和過往,對於這樣的場合來說,小意思而已。

“在開唱之前,有些話想跟大家嘮嗑嘮嗑。”

北塵一言,讓不少人正襟危坐,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果然,下一秒就驗證了他們的想法。

“商良玉的案子,想必大家多少有點了解。

霸凌事件,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過。

大家只知道時常有發生,但不知道這背後的具體數值吧。

為了這首歌,我專門去找了一下資料:

這是2020年,某一所大學所提供的資料。

九州國校園欺凌的發生率為32.4%。

其中呢,又分為多種。

身體欺凌,佔據12.7%。

語言欺凌,佔據為17.4%。

關係欺凌,佔據10.5%。

網路欺凌,佔據6.8%。

這個資料可能大家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我就簡單說一下。

這背後的資料意味著,每3~4箇中小學生中,就至少有1人經歷過校園霸凌。

更可怕的是什麼?

遭受欺凌的孩子中,僅有27.2%的家長因為孩子身上的一些傷痕,或者心情不佳,不想上學等原因。

而懷疑,或發現孩子曾遭受欺凌。

那麼其他的孩子呢?

又該如何安穩度過他的童年?”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北塵會因為創作一首歌,而將霸凌的資料給找出來了。

更沒想到,這背後的資料,竟如此嚇人!

聽到這裡,網友不再淡定:

【哇嘞個去,聽完以後,我的背後直髮涼!3到4人中就有一個被霸凌者,這也太恐怖了吧?】

【這種事情,很多都發生在小升初的時候,打架鬥毆特別多。】

【太可怕了,我只希望以後我的孩子不要欺負被人,也不要被別人欺負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面具先生有點敬業啊!】

【沒錯沒錯,這些資料,他不說我還真不知道,突然覺得,他或許真的能寫出一首好歌來!】

【+1,支援樓上的觀點……】

從一件小事就可以大概看出一個人的行事習慣。

如今大多數人對北塵的印象,就是用心。

但萬事不怕難,就怕不用心。

也因此,他們對於接下來這首歌,更加期待了!

北塵將話筒別在架子上:

“說了這麼多,沒別的意思,帶給大家一點思考空間而已。

行了,廢話不多說!

既然大家都是為了這首歌而來,那就準備開始吧!”

歌曲資訊已經被他放到大螢幕上。

所有人都支稜起耳朵,終於要開始了嗎!!

歌曲:《玫瑰少年》

演唱:面具先生

作詞作曲:面具先生

(實際由蔡依林所演唱的歌曲,由蔡依林、陳信宏作詞,陳怡茹歌詞協力,剃刀蔣、蔡依林作曲!

男女聲有別,這裡選的五月天版本!)

輕點伴奏,北塵隨著旋律閉上眼睛。

經過一週的練習,這首歌他已經瞭然於心。

沉重的鋼琴聲響起,從一開始就帶著哀傷的情緒於其中。

與原唱版本並不相同。

原唱版本的前奏帶著更多的元素,所帶來的感覺也截然不同。

一半野蠻,一半溫柔!

更好地詮釋了霸凌。

“誰把誰的靈魂,裝進誰的身體”

“誰把誰的身體,變成囹圄囚禁自已”

“……”

對於死亡,身為殺手的北塵有自已的理解和定義。

對於霸凌,他同樣在經歷。

從長相好被誇,到毀容被針對,那無盡的嘲諷,何嘗不是一種網路霸凌。

對於商良玉的憐憫,也一直是北塵對於弱者的一種憐憫。

種種情緒雜糅在一起,使他的歌聲愈發滄桑。

那種飽滿的情緒,以最快的速度穿入人們的內心。

堵得慌!

這是他們的第一印象。

第二印象就是這個面具先生會唱。

不管詞語寫得如何,至少唱功是過關的。

只是下一秒,他們就再度重新整理對面具先生的印象。

“你並沒有罪,有罪是這世界”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

錯的不是我,而是這個世界。

這句話,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責任心的人,用來甩鍋。

但是用在這裡卻無比契合。

《東京喰種》中,金木研同樣有此遭遇。

他並不想成為喰種,也不想成為吃人的怪物,奈何上天跟他開了個玩笑。

又奈何被壁虎無情的摧殘。

這樣的環境下,他不得不為了生存戰鬥,不得不為了想保護的人而戰鬥。

錯的,從來都不是他!

商良玉同樣如此。

只是因為性格和喜歡的東西偏女性化一點,這從來都不是他的錯,更不應該成為被霸凌的理由。

生而為人,無罪!

如果有罪,我只能說抱歉,是我不該糊塗走一遭!

金木已是不幸,商良玉卻更不幸。

他沒有金木的反抗能力,也沒有治癒他的同伴,最後只能獨自倒在冰冷的地上。

這個世界對他,只能說是殘忍。

也是這兩句,聽眾開始對面具先生的作詞能力改觀。

副歌,也悄然來臨:

“哪朵玫瑰沒有荊棘”

“最好的~報復是~美麗”

“最美的~盛開是~反擊”

“……”

歌詞,鏗鏘有力!

唱腔,卻悲傷悽婉!

就如同玫瑰一樣,擁有絕世容顏,卻帶著不想讓人靠近的刺。

勾勒出一個溫柔的、如玫瑰一般的少年,卻在原地無聲控訴著。

他從來沒有想過跟誰過不去。

也從來不會去炫耀自已。

只是他不理解,為何如此剋制的自已,還會被這般對待?

我,到底錯在哪裡了?

難道我只能帶著失望與決絕,獨自凋零?

到此為止,是歌曲的第一段,也是在傾述商良玉的不幸。

第二段開始,又有了變化。

“多少次的重傷,多少次的冷語”

“Drowning誰會拉你”

“Dreaming誰會陪你”

“……”

一個人最難熬的,不是受到傷害,而是獨自面對。

但凡有人能在絕境的時候拽一把,或許世上也不會有這麼多可憐事。

“你離開後,世界可改變”

“多少無知罪愆,事過不境遷”

“良玉不忘紀念,往事不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