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只見在許虎和朱烈交手的旁邊,出現了三十多位精甲士兵,他們身穿黑甲,手握橫刀。

這些士兵則是東海精兵,主要是負責保衛戰旗,和保衛將領的精銳中的精兵。

各個都武藝高強,畢竟是保護戰旗和守護將領的,如果太弱了的話,那麼戰旗倒了,將領死了,這仗還怎麼打。

看到這些士兵要衝上去,許虎大喝一聲:“給我住手!”

隨後許虎看向朱烈:“你是我的對手!”

“我這就讓你看看,什麼是東海第一戰將!”許虎說完就握著自己的大錘子奔襲而去,一錘子砸向朱烈,朱烈連忙用雙斧抵擋,但是這一重擊之下,朱烈瞬間感覺到一股壓力。

而此時在他的腳下,瞬間陷了進去,至少有一指之深。

緊接著許虎開始揮舞著錘子,剛才是朱烈揮舞錘子,讓許虎有些吃力,不過此時許虎反應過來後,開始連續地揮舞著自己的錘子,而讓朱烈根本難以近身。

當然許虎也知道自己不能停下來,一旦自己停下來了,這朱烈就有很有可能輕而易舉地近身於他,一旦近身,那麼朱烈很可能再次佔據上風和主動權。

一旦佔據了上風和主動權後,那麼對於許虎而言,想再奪回主動權和上風,那就是十分的不易。

就這樣許虎進,朱烈退,當朱烈慌張退到一棵樹後,他無路可退了,而許虎再次一錘子揮舞上去。

一個橫擊,打在了朱烈的斧刃上……

而迎接了這一擊後,朱烈直接撞在了樹上,他瞬間吐了口血……

他緊緊地握著斧子,因為如果他鬆手了的話,那錘子就到了他臉上了……

許虎看著他冷哼道:“怎麼?東海第一戰將的實力,你感覺如何呀?”

此時剛才還叫囂的朱烈,此時沉默不言了,他知道這一戰他敗了,因為他的力量,根本無法把許虎的錘子給彈開。

而許虎只要這樣一直推下去,他必會因為喪失力氣而倒在地上。

許虎看著朱烈冷哼道:“勝負已分!”

朱烈雖然不服氣,但是此時他已經不能動彈了,而此時精兵們也已經到了朱烈的身旁,他們把刀放在了朱烈的脖子上,只要他砍動,就能立馬咬了他的命。

緊接著士兵們拿出來了鐵鏈子把他鎖了起來。

至於為什麼沒有要朱烈的命,因為許虎也看出來了朱烈是個人才,如果能把他收服了,那麼對於李子明而言是有著很大的用處。

如果朱烈寧死不降,到時候再殺了他也不遲……

這一戰,對於西海軍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損失,這個損失不止於士兵的傷亡上,還有獨孤辛因為與朱烈的那一戰,受了很重的內傷。

畢竟那一擊,朱烈的力量十分之大,雖然沒有讓獨孤辛受皮外傷,但是卻震到了他的內部。

如果獨孤辛沒有被趙長文刺中那一劍的話,獨孤辛斷然不會受到內傷的,但是這個世上是沒有如果的……

所以這一戰,對於西海軍而言,損失不止於士兵的傷亡,還有獨孤辛受了內傷。

在這之前,獨孤辛的征伐之路是十分之順暢,從沒有遇見過對手,然而帝都一戰,他接二連三地遇見了對手。

先是趙長文,再是這朱烈……

此時獨孤辛也有些疑惑了,帝國之中,有這種人才,為什麼不派遣去呢,其次帝都上有這種人才,為什麼皇帝還要跑呢?

這一連串的疑問,讓獨孤辛是百思不得其解。

帝國是有人才的,而且人才是遠遠多於李子明與獨孤辛的。

但是有人才,就一定會用人才嗎?

帝國的權力機構已經被壟斷了,只有世家子弟核心人物,才能展現自己的才能,出身不好的世家子弟都沒有機會,更別說普通人了。

朱家有朱烈的這種猛人,然而就因為相貌醜陋,出身低微,就被排斥,而得到重用的則是庸人‘朱高’。

如果是和平時期,這麼做,其實也沒有問題,但是在這種紛爭的時期,還這麼做,那這問題,就有點大了。

然而想改變這種問題,也不是說改變就改變,因為他的各個機構,等一系列的事情,都已經被壟斷,固化了。

不像李子明與獨孤辛一樣,在他們管轄的地方,一切都是他們一言堂,他們想改變就改變什麼,如果有人阻止,那就殺。

然而皇帝雖然天下共主,但是他要殺人,卻不如李子明和獨孤辛那麼幹脆。

畢竟他殺了人,他的組織就可能癱瘓,畢竟他很多地方,都需要世家的人的管理來執行。

殺是簡單,但是殺瞭如何執行呢?

而李子明殺了人,完全不擔心組織的執行,因為他殺了人,他可以直接讓下面的人遞補上去,而且遞補上去的人,不會有人使絆子。

但是皇帝殺了人,遞補上去的人,會受到被殺人,政治勢力的刁難,從而難以工作,這個時候他們會選擇離職。

更甚者,因為害怕得罪被殺的政治勢力,他們會選擇拒絕任職。

當然也有很多人才在普通人中,但是大多數人才還是世家中。

畢竟世家子弟從小就可以接受教育,因為接受教育成才的機率才高。

雖然世家子弟的人才多,但是他們推舉的人不一定是人才,他們推舉的,大多數家族的長輩,輩分越高,則會先受到推舉。

當然普通人並不是絕對沒有機會進入帝國核心圈子,畢竟有科舉制度。

但是科舉制度,那是要層層考試,選拔的,而在如今這個時候,你就要拉出來個人來任職的。

你敢隨意任命一個普通出身的人去做一個重要的事情?

顯然皇帝是不行的,皇帝即使知道這是個人才,也不敢輕易地認命於他,因為他這麼做了,那就是壞了規矩,世家子弟們會有意見的。

即使成功任免了,作為窺視這個位置的政治勢力,也會對其出手,使絆子,讓他難以執行。

皇帝不行的事情,李子明和獨孤辛可以,誰敢反對?反對就殺。

所以在戰時,帝國的人才選拔制度還是固化的,對比於李子明和獨孤辛的人才選拔制度,相對而言就沒有那麼靈活了。

當然皇帝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皇帝沒有這個果斷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