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總統辦公室。

那張擁有百年曆史的堅毅桌上還沒有叫可樂的按鈕,也沒有叫冰激凌的按鈕,只有68歲的布什坐在桌旁閉目沉思。

他前幾天剛去了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舉行了盛大的宴會。眾所周知,日本人喜歡將生魚片作為最高規格的款待,結果當生魚片端上來時,布什哇!

他吐了。

不僅吐了,還昏迷了,還被拍下來了。

官方解釋是:布什得了流感/腸胃炎,身體不適。而坊間傳聞,他是想起了自己被日本人吃掉的可憐戰友。

反正不管怎麼說,他吐了。這很影響形象的,給他今年的大選扣了一些分數。

“咚咚咚!”

“請進!”

希爾斯敲門而入,先關切他的身體:“總統先生,您恢復的怎麼樣?”

“還好,謝謝掛念!”

布什不願提這個,問:“談判進行的怎麼樣?”

“僵持中,中方依舊強硬。”

“我們沒多少時間了,這次去日本達成了一些共識,但遠遠不夠。如果與中國再開貿易戰,我們在亞洲的利益將大大受損。”

布什道:“89年以來,我們對華制裁,國會那幫蠢貨以為靠一味的強硬就能逼中國就範。他們什麼都不懂!我瞭解中國,中國不是日本,更不是韓國。”

“更滑稽的是,我們現在成了傻瓜!”

“那些國家表面上追隨我們對華制裁,而實際上日本已經恢復了第三次對華貸款,法國允許向中國出口戰鬥機航空電子裝置,德國跟中國簽訂了修建上海地鐵貸款協定……我們正在把中國市場拱手讓人。”

希爾斯道:“您說得對,先生!我們沒有得到任何經濟上的好處,反而在慢慢丟失中國市場,那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不過國內反對的聲音已經鬆動,他們認識到了這點。”

“現在還不算晚!或者說,他們總算沒蠢到無可救藥。”

“那我們?”

“去吧!”

希爾斯明白他的意思,領命走了。

希爾斯是布什手下的得力干將,同在一條船上,他們都明白今年最要緊的事是大選!對中也好,對日也罷,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大選。

大選贏了才是真的贏。

…………

談判桌上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中方不急,美方急了。

今天的梅西已經不是昨天的梅西,頑固不化的梅西不存在了,靈活務實的梅西粉墨登場。

一直躲在幕後的希爾斯也亮相了,她約見女領導,透露了布什政府對這場談判及整個中美關係的立場,希望在雙方讓步的基礎上達成協議。

中方代表團立即向京城彙報,京城態度更明確。

在這種情況下,談判進展飛快。

眨眼到了15號。

只剩兩個問題沒解決,一是藥品、化學制品專利的專有權追溯年限和保護年限上。

“我們承諾,對美國企業來華投資轉讓或使用的美國藥品、化學物質專利,有條件地實施行政保護。保護年限為5年!”

“5年根本不夠,必須保護10年。”

“5年!”

“10年!”

經過長久的僵持,雙方各讓一步:“7年半!”

第二個問題是軟體。

“你們要承諾,你們所有的政企部門都要採購正版軟體!並且,開展長期的打擊盜版活動!”

“我們在軟體的相關法律上已經做到了國際標準,不要再得寸進尺!而且我之前給你們算過賬了,你們要給我們培訓經費,再提供技術和裝置支援,一共9500萬美元!”

陳奇很執著的跟美國要錢。

美方也很蛋疼。

而他一邊嚷嚷,一邊有小紙條從左右遞過來,那是同事們的意見。他有的採納,有的忽視,繼續道:“政企部門絕對不可能!你們根本想象不到‘中國所有的政企部門’是一個什麼概念?”

事實上,這一條才是他最關注的。

說歸說,做歸做。國內盜版是打不完的,幾十年後都打不完,承諾了也白扯。但是呢,一旦承諾了,他可以藉機推動國產軟體開發。

當然在談判桌上,他不能一口答應,要討價還價。

交鋒了數輪,又一張小紙條遞到手裡。陳奇低頭一瞧,又看了女領導一眼,對方微微點頭。

“我們只能承諾,所有的政府部門,即公務員單位採購正版軟體。且最多6個月的專項打擊活動,你們必須提供支援!”

他知道此番要妥協,但就是想從美國身上撈點回來,不然鬧心。

搞的梅西快頭禿,只得道:“我們絕對不會提供資金,但可以支援你們一些檢測裝置。陳,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現在已經下午五點了!”

“……”

陳奇又與女領導對視一眼,終於道:“ok!達成一致!”

呼!

剎時間,彷彿幾十個人同時鬆出一口氣。跟著一陣嘩啦嘩啦的翻閱聲,似在檢視有無遺漏,結果發現沒了,全部條件已經談妥。

當這一事實擺在眼前,雙方都有點不敢相信,太受折磨了。

…………

此時此刻。

無論是京城的中南海,還是華盛頓的白宮,都在等待談判廳裡傳出的最後訊息。兩國的新聞機構也作出了應急處理,或留下了報紙版面,或空出了播出時間。

在大門口,世界各地的記者更是等候一天了,隨時準備蜂擁而上圍住走出大門的代表。

晚上八點多鐘,終於有個人出來,扔下一句話:“延長到了17日零點!”

原本是16日零點,即延長了一天。

“到底談沒談成?進行到什麼階段了?”

“代表們在裡面幹什麼?”

“我們要知曉真相!”

對方不理,說完就進去了。

記者們亂哄哄的成了一鍋粥,不少人已經擬好了達成協議的稿件,眼下卻發不出去,因為不知道什麼情況。有經驗的則隨機應變,比如電視臺開始播放一些動態性新聞:

“雙方分歧仍在,談判一再推遲!”

“最後期限已到,談判吉凶未卜!”

“最後時刻雙方仍然不肯妥協!”

外面亂糟糟,裡面在幹什麼呢?

只是在交換文字。

談判結果會以一份《中美智慧財產權諒解備忘錄》的方式確定,由女領導和希爾斯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字。

先根據談判內容各自草擬一個文字,即中方拿出一箇中文文字,美方拿出一個英文文字,互相交換進行對照修改。於是很多分歧又出現了。

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涉及國家大事,每個標點符號都要死摳。

中方五個人,美方五個人,甚至拿著字典上陣,對每一個可能發生歧義的單詞進行論證,進而修改。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搞什麼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