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海蘭便出現在冷宮門口,“姐姐!”,十分激動,她因為有寵後盯著她的人不少,個月了,才抽出一些時間來看如懿。

“海蘭!”,如懿高興道。

“姐姐,我來看你了。”,海蘭哽咽著拿帕子捂著嘴。

“海蘭!”,如懿聽出海蘭的聲音有些不對,“你怎麼了?”

聽到飽含關心的聲音,海蘭控制不住心中的委屈和恐慌,哭了出來,“姐姐,我真的好想你,我怎麼才能救你出來。”

如懿沉默了,白皙的手撫摸著木門,兩年了,她不知不覺呆了兩年了,冬日嚴寒,夏日酷熱,吃的也不對胃口,還有數不盡的蚊蟲蒼蠅,還有冷宮中骯髒痴傻的瘋子。

原本堅定皇上會救她出去的信念也開始動搖了,喃喃道:“我也不知道。”

海蘭也沉默了,轉移了這個話題,“姐姐,除夕那日,純嬪封了純妃,皇上也賜了我一個封號,愉。”

如懿不覺撅起了嘴,眼中有些不高興,過了一會兒才欣喜道:“恭喜你,海蘭!”

海蘭擦了面上的淚,靦腆的笑了笑,“多謝姐姐。”

“純嬪封了純妃,難道是又有喜了?”,如懿道。

“沒有,除夕夜之前還沒有任何風聲,等到宴席過半,皇后娘娘才突然宣佈的,應該是臨時起意。”

海蘭將自已所猜測的說了出來,“或許是因為除夕那夜,大阿哥永璜出了很大的風頭,皇后娘娘剛經歷喪子之痛,為了打壓哲妃和大阿哥才這麼做的。”

如懿沉思了片刻,覺得海蘭說的有道理,嘆了一聲,“沒想到永璉阿哥這麼早就去了,皇后娘娘一定很傷心。”

海蘭心一顫,她沒有將自已所參與謀害嫡子的事告訴如懿,姐姐是那般美好善良的人,她是不會贊同她這麼做的。

永璉他該死!該死!身為皇后的兒子,母債子償是應該的!

海蘭現在回想起,無寵時在嘉妃手下暗無天日,受盡折磨的日子,還是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撕了皇后和嘉妃。

她不知道是誰算計了她,但她不後悔,如今永璉阿哥已死,她會找機會讓嘉妃也得到同樣的痛苦!

“海蘭,你代我去安華寶殿給永璉上一柱香。”,如懿淡淡道。

海蘭揉了揉扭曲的臉,眼神還是暗沉的看不見底,“好。”

葉心眉緊蹙著,有些不贊同主兒輕易答應了懿主兒的話,有些埋怨懿主兒身處冷宮,還讓主兒為難。

海蘭又將這些日子後宮發生的大事告訴瞭如懿,如懿雖然在冷宮,可因為海蘭在,對後宮的大小事知道的一清二楚。

“慧貴妃風光無限,近來又想出了三輪車,連同高家都得了皇上厚賞,皇上還封了高家一個子爵位。”

“皇后娘娘一直在喝齊太醫開的坐胎藥,皇上去皇后娘娘那裡的次數也多了,都說皇上還是期盼著嫡子的。

我倒是盼著姐姐能早日出來,憑藉您和皇上的情誼定然能早日有個阿哥。”

如懿笑了笑,思及掉了的那兩個都是阿哥,笑容有些苦澀了,抿了抿唇道:“海蘭,我也盼著你能有個子嗣。”

海蘭眸中閃過暗光,姐姐是因為用硃砂謀害嬪妃的罪名進去的,若是她有喜了,服下硃砂,豈不是可以證明姐姐是被冤枉的?

下硃砂的還另有其人!

“皇上的養心殿內,又多了一個官女子,頗受寵愛。

長相和宸妃有些像,還都會跳舞,只是為人輕浮浪蕩,除夕宴那日,眾目睽睽之下都敢對皇上拋媚眼,勾引皇上。”

如懿皺著眉,鄙夷道:“如此低賤之人,甘願成了宸妃的替身,真是自甘下賤!”

以色侍人能得幾時好?宸妃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嘉妃對皇后有些怨懟,那次在花園裡,我和葉心站在假山後邊,嘉妃和她的宮女沒有看見我。

就聽見嘉妃抱怨皇后,想著為純妃提位份,卻想不到她這個手下人,嘉妃異想天開,想貴妃的位子呢!”,海蘭語氣有些譏諷,用力扯著帕子,“若不是皇后阻攔,貴妃之位便是姐姐的,哪裡輪得到嘉妃肖想!”

如懿心中突然有些危機感了,若真的等嘉妃坐上了貴妃位,她再出去,豈不是要低嘉妃這個潛邸時的格格一頭!

也離皇上越來越遠了。

“海蘭,你將嘉妃說的話都細細告訴我。”

海蘭細細將聽到的話告訴瞭如懿。

如懿踢飛了腳邊的石子,不能總是指望著皇上,她得想法子自救了。

二人又說了很多提體已話,直到太陽西沉,海蘭才戀戀不捨地離開,“姐姐,我一定會想辦法早日救你出來。”

如懿嘆息著,看向高大的木門,“我們回去吧,惢心。”

養心殿,皇上快速批閱了今日的奏摺,“來人,召郎世寧過來。”

一個小太監領旨去了,王欽看著皇上心情很好,問道:“皇上這個時候召郎世寧過來做什麼?”

皇上放下毛筆,轉了轉僵硬的脖子,發出咔咔的響聲,笑道:“郎世寧總是說他們國家的東西好,炫耀那自鳴鐘懷錶如何精緻,眼鏡如何好使。

上次的毛衣還被一些洋人說是學他們的,他們也不瞧瞧,他們身上穿的那些衣裳,哪有咱們大清的柔軟精緻,顏色花樣多!

讓人將三輪車搬出來,朕要讓他看看,大清的東西比他們西方的還要好!他們西方可沒有想出這快速方便實用的三輪車!”

王欽笑的矜持,“西方蠻夷未開化之地,不過是這些年才出了些好東西,哪能和咱們大清相比?”

“咱們的瓷器和絲綢還有紅茶青銅器,就讓他們挪不開眼了。”,進忠笑著捧哏,王欽滿意的點點頭,是個機靈的。

“哈哈哈!說的不錯!”,皇上看了一眼進忠,覺得還算順眼,比他師傅李玉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