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青山,不僅消耗了神武大陸上未出現過的超品金甲護身符,而且用了十張。

同時因為全力催動東皇鍾,導致體內靈力消耗一空!

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眼神依舊堅定,沒有絲毫的退縮之意。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已經為越王府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孫無極的自爆,雖然給李青山和鍾萬樓帶來了重創,但他自已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他的身體在爆炸中徹底消散,連一絲靈魂都沒有留下。也不能投胎轉世了。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李青山和鍾萬樓並肩而立,默默凝視著周圍的破敗景象。

\"鍾老,我們成功了。\"李青山緩緩開口,嗓音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疲倦。

\"是啊,殿下,我們勝利了。\"鍾萬樓低聲應道,眼眸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兩人相視一笑,同時鬆了口氣。他們深知,這場戰鬥的意義非凡。不僅戰勝了孫無極這個強敵,更為越國軍隊掃清了征服吳國的最大阻礙。

稍作休息後,李青山與鍾萬樓一同返回越軍大營。此刻,營帳內的眾將士們早已整軍待發,士氣高昂。

\"傳我命令,全軍出擊!向著吳國金陵府城進軍!沿途遇到投降的敵軍,一概不殺;但若有人頑固抵抗,或是吳國皇室的忠實擁護者,格殺勿論!\"

李青山目光冷冽,渾身散發出凜冽的殺意,鄭重地釋出了軍令。

\"此外,不得放過任何一名吳國皇室孫氏家族的成員,若有反抗者,當場處決!\"他接著補充道,語氣堅定而決絕。

“末將遵令!”越王府眾將齊聲道。

越王李青山的命令迅速在越軍中傳開,士兵們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吳國的金陵府。

大都督趙希南當機立斷,以越王府之名,號令全軍同時出擊!

他精心部署,任命五軍大都督府左都督陳遠達為東路軍統領,右都督張遠達為南路軍統領,前軍都督、徵西將軍皇甫朝歌為西路統領,鎮西將軍朱應平則被委以北路軍統領之重任!

每路大軍皆率領著越王府精銳修士四十萬,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吳國金陵府發起猛攻。

與此同時,趙希辰下令,越王府轄區內所有宗門、家族中的大聖階及以上高階修士,全員集結待命,隨時準備投入對吳國皇宮的攻擊戰!

越王府各路人馬行軍如疾風,所經之處,吳國金陵府城鎮望風而降,無人敢稍加抵抗。各路軍隊謹遵李青山之令,對投降之敵寬宏大量,既往不咎。

然而,面對那些冥頑不靈、誓死效忠吳國皇室的頑固抵抗者,他們絕不手軟,果斷執行格殺勿論的嚴令!在進軍的過程中,越王府各路軍也遇到了一些小規模的抵抗,但這些抵抗在各路軍統領的帶領下,很快就被平息。越王府各軍的攻勢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

不久,越王府各路軍軍便抵達了吳國的京師金陵城下。這座城池堅固,城牆高聳,是吳國的心臟地帶。

然而,面對越王府各路軍的合圍,金陵府的守軍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李青山站在城外,望著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城池,心中湧起了豪邁的情緒。他知道,一旦攻下這座城市,吳國的抵抗將徹底崩潰,越王府的擴張也將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準備攻城!\"李青山簡單的下達了攻城命令。

越王府各路軍向金陵府的四個門同時進攻。攻城器械迅速被推到前線,士兵們開始搭建雲梯,準備攀爬城牆。

與此同時,投石機和弩車也開始向城內發射,製造混亂,壓制守軍的反擊。

\"傳本王命令,東西南北四路大軍聽令!首位攻破城門之人,將被冊封為侯爵,

並賜予天階下品功法一部、天階下品內甲法器一件、上品血氣丹一瓶以及中品血氣丹十瓶!\"

\"而其他三路軍隊,只要奮勇作戰,其統領也將獲封伯爵之位,同時獲得地階上品防禦法器一件、中品血氣丹十瓶以及下品血氣丹二十瓶!

此外,所有各路軍隊中的將軍和戰士們,都將得到應有的賞賜!\"李青山目光堅定地看著前方,聲音激昂地對趙希南說道。

趙希南領命後,立刻轉身向各路軍隊的統領傳達了李青山的獎賞命令。

一時間,各路軍隊計程車氣大振,將士們紛紛加快了進攻的步伐,整個戰場瞬間變得殺氣騰騰,刀光劍影交錯,靈氣四溢縱橫。

李青山的命令如同一劑強心針,注入了越王府將士們的心中。他們知道,這不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每個將士的眼中都燃燒著對榮譽和財富的渴望,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更加勇猛地衝向金陵府的城牆。

攻城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越王府計程車兵們如同潮水般湧向城門,雲梯一架接一架地搭起,士兵們攀爬而上,與城頭的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更有高階修士直接飛越城牆之與作戰,投石機和弩車不斷地向城內投擲石塊和箭矢,壓制著守軍的反擊力量。

在東門,陳遠達率領的東路軍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他們用巨大的撞木撞擊著城門,每一次撞擊都讓城門顫抖不已。

終於,在一次猛烈的撞擊後,城門發出了一聲巨響,緩緩地倒塌了。陳遠達一馬當先,率領著士兵衝進了城內,與守軍展開了巷戰。

在西門,皇甫朝歌的西路軍也不甘示弱。他們利用弩車發射的火箭,點燃了城牆上的防禦設施,製造了混亂。

在混亂中,他們架起了雲梯,士兵們如同螞蟻一般攀爬上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戰。

南門和北門的戰鬥同樣激烈。張遠達和朱應平分別指揮著南路軍和北路軍,他們利用攻城器械和士兵們的勇猛,不斷向城牆發起衝擊。

城牆上的守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在越王府軍隊的強大攻勢下,逐漸顯得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