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越王
異界之我靠系統譜寫萬載人生 永恆的冰封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好,好!今日的你真讓朕刮目相看,朕答應你!”
“朕,大唐皇帝李證道,對天道起誓,朕在有生之年必不廢秦若瑤之位,若違此誓,終生不得證道為帝!”李證道一臉肅穆地說道。
“好了,你可以回去寫奏摺了。”李證道揮揮手,示意李青山離開。
“兒臣告退......”李青山緩緩退出了御書房。
踏出房門的那一刻,他如釋重負,心情愉悅無比。陽光灑在身上,彷彿給他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使得這原本就明亮的宮殿顯得更加耀眼奪目。
此刻的他,腳步輕快,彷彿踏著雲朵一般,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份喜悅與他人分享。
一路上,李青山歡快地走著,感受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格外美好。路旁的花草似乎在向他微笑,微風輕拂著他的臉龐,帶來一絲絲涼爽和愜意。他不禁沉醉於這美妙的氛圍之中,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回到承慶宮後,李青山立刻鋪好奏摺,準備上奏。因為這份奏摺將要交到政事堂,甚至可能會在朝會上討論,所以他必須格外認真對待。
他緊握筆桿,思考片刻後,開始一筆一劃地書寫起來:
兒臣李青山,承蒙皇帝陛下恩澤,如今已年滿十八。然而,由於自身無法修煉,導致身心俱疲,急需靜心調養,方可恢復精力,繼續追求修行之道。
在此情況下,兒臣自覺難以就任太子之位,恐有負陛下所託。但身為嫡子,兒臣亦深知應以身報國,為國家、為子民盡一份心力。可惜力不從心,故特此懇請辭去嫡子之尊位,另立賢能之人為嫡子,以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吾當以普通皇子自居,不再以嫡子身份行事,吾輩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今特請陛下恩准,擇一地,青山當以藩國為君分憂。恭請父皇閱覽。
當這份奏章出現在奉天殿內時。
奉天殿內,鴉雀無聲。自大唐帝國開國以來,歷經萬載,尚未有太子請辭之事,雖然李青山不是太子,但是他的嫡子身份就在許多人眼裡,他就是太子。
哪怕許多人看不起他,沒有修為,但是身份是身份,地位是地位。而李青山就是整個大唐帝國最有足夠身份的人,一時之間,不少老臣默默的流下了淚水。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此事萬萬不可啊!七皇子心懷仁愛,實乃諸位皇子之典範。
自大唐帝國創立伊始,歷經千代萬載,一直遵循立嫡長子為東宮太子的傳統。
如今怎能因七皇子個人的修行造詣而破例呢?懇請陛下三思啊!”大唐帝國禮部尚書周為民跨步出列,言辭懇切地說道。
話音未落,一些忠臣元老與皇室宗親紛紛附和出聲:“臣等附議,還請陛下深思熟慮。”
然而,李證道卻並未被眾人所言影響,他挺直身軀,渾身散發出一股無與倫比的威嚴氣勢,朗聲道:“爾等何須多言?此乃七皇子自行上奏。
朕!作為大唐帝國之主,自然應允!”他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響亮,迴盪在朝堂之上,震耳欲聾。
緊接著,李證道頒佈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七子李青山,德行高尚,聲名遠揚,立志守護大唐江山社稷,特此冊封為越王,賞賜西北之地十萬頃,並賜予越地作為封地!
又詔曰:大唐皇后秦若瑤,才智過人,品德出眾,深得朕心,特准許保留其皇后尊位!
這兩道詔書猶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朝堂之上一片譁然,但無人敢再提出異議。李證道的決定如鋼鐵般堅定,不容置喙。
奉天殿內,眾臣再是一驚,雖然李證道繼位大唐帝國皇帝后,經常做一些逾越常規的事,但都在可控之內,像這般明顯破祖制,也是頭一遭了。
\"兒臣叩謝父皇隆恩!兒臣定當竭盡全力、殫精竭慮地治理越地,以此報答聖上洪恩!\"李青山語氣堅定,緩緩說道。
沒錯,今日李青山首次參與朝會,但不出意外的話,這也將是他最後一次上朝。
然而,對他而言,今天更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多年來,曾經的那個他一直備受打壓,在宮廷內鬱郁不得志。
如今,雖已無望成為大唐帝國的儲君,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天空廣闊任憑鳥兒翱翔,海洋遼闊任由魚兒跳躍!有時失去一方,卻能在另一處有所收穫。
李青山深知自身揹負著神秘的系統,或許未來的成就並非大唐帝國的皇帝所能企及。也就不再乎這一會的得失了。
就在這一剎那間,他的心境豁然開朗,彷彿所有的執念和困惑都煙消雲散。
他的氣質在瞬間發生了驚人的改變,這種變化肉眼可見,甚至連周圍的皇室中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震撼。
此時此刻,李青山已然進入了傳說中的頓悟境界,他的靈魂與氣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昇華。
在這奇妙的狀態下,他似乎能夠洞悉世間萬物的真諦,領悟到常人無法觸及的智慧。這種頓悟讓他脫胎換骨,宛如重生一般。讓李青山的靈魂與氣息都得到了昇華。
“小王感謝各位大人多年來的支援與厚愛,然大唐帝國的江山需要有能力的人繼承,更需要得到皇帝陛下的認可。
各位老大人,當以國之江山為重,小王這廂有禮了。”李青山緩緩的對著一直擁護他的禮部尚書周為民及一眾老臣與宗親們,行了一禮。
李青山也不想因為他的原因而導致這些人受到牽連。畢竟他覺得這個大唐皇帝陛下李證道也算不上是一個大度之人。
他有著自已的傲氣與執著,若這些人本就唱了多年的反道,現在大局已定,若是再繼續唱,李證道多半要讓他們回去抱娃了。
若是因為自已的原因,讓這些人下崗了,李青山覺得也是心中有愧。所以提前定下了調子,那就是社稷為重人為輕。
自已可是要做個好人的,畢竟自已的所得,都是老天給自已頒的好人獎。
可不能讓李證道給破壞了。
“好,好,好,越王殿下能有此高尚品德,不枉老夫多年來的堅持。禮部尚書周為民激動的說了三聲好後激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