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已過去多年。自從家中那幾畝薄田被收回後,李剛便愈發勤奮努力。這十年來,他每日都是早出晚歸,以打魚為生。次日清晨,他會將捕獲的魚兒拿到集市上去售賣,儘管收入微薄,但也足以維持基本生計,李剛已經後悔當初不該那麼衝動導致家裡唯一的幾畝地也沒了。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直到某一天,無論李剛如何努力,水庫中的魚兒都始終無法捕撈上來。此時此刻,他心中懊悔不已,想起了當初與孩子二姑爭吵之事,若不是因為那場爭執導致家中田地被收走,或許如今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吧……

村子裡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村口,這裡人來人往,各種訊息和八卦也在此傳播。而今天,村口卻出現了一個與往常不同的身影——李剛。他手裡拿著一個空漁網,神情沮喪地站在那裡。

村長注意到了李剛的異樣,走上前去問道:“剛子啊,今天收成咋樣?捕了多少魚呀?”李剛微微一笑,輕輕搖了搖頭,並沒有回答村長的問題。他早已習慣了村長和其他村民們的冷嘲熱諷,這些話語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陌生。

然而,這並不是因為李剛懦弱或者無能。相反,他是一個勤勞且有毅力的漁夫,但最近一段時間,他總是無法捕獲到足夠多的魚。儘管如此,李剛並沒有放棄,每天依然堅持去水庫捕魚。他相信只要自已努力下去,總有一天會有所收穫。只是面對村民們的質疑和嘲笑時,他選擇保持沉默,用行動來證明自已的價值。

魚不上來可不是長久之計啊!家裡還有兩張嘴等著吃飯呢!想到這裡,李剛心中不由得一陣酸楚。作為一個男人、一個一家之主,他將所有的苦衷都埋藏在了心底,這種感覺真是讓人難以言喻。

剛剛踏進家門,李剛就看到自已的寶貝兒子張開雙臂,像一隻歡快的小鳥一樣朝他飛奔而來。那一刻,李剛的心頭湧起一股暖流,所有的疲憊和辛苦都在瞬間煙消雲散。他緊緊地擁抱著兒子,感受著那份純真的親情,覺得無論自已吃多少苦都是值得的。

此時此刻,李剛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奮鬥,讓妻子和孩子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他知道這條路可能充滿艱辛,但為了家人,他願意付出一切。因為他們就是他前進的動力,也是他堅持下去的理由。

李文軒已經長大了很多很多,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度過了十個春夏秋冬。曾經那個被抱在懷中的嬰兒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小小的男子漢。然而,由於家境貧寒,這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至今仍未踏入校門。他的日常生活充滿了艱辛和努力,每天都要跟隨母親一起撿拾鐵絲和瓶子,然後拿去賣掉換取微薄的收入來貼補家用。

儘管生活困苦,但李文軒卻非常懂事。他從未抱怨過生活的不公,反而以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和體貼關心著自已的父母。他明白家庭的困境,知道父母為了維持生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他總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用自已稚嫩的肩膀分擔著家庭的重擔。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冬日還是烈日炎炎的夏日,他都毫無怨言地跟著母親奔波於大街小巷,尋找可以換錢的物品。

今天週日,陽光明媚,李文軒的爺爺奶奶一大早就來到了他們家看望他。他們帶來了一袋金燦燦的小米和一斤新鮮的豬肉。要知道,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連吃肉都是一種奢望,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嚐到一點豬油的味道。

李文軒的爺爺李建東看著可愛的孫子,心裡充滿了疼愛。他撫摸著李文軒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你已經長大了,也該去上學了。總是不去上學可不行啊!”說完,他從自已那件破舊的中山裝口袋裡摸索出了十幾塊錢,交到了李文軒的手上,並告訴他這是給他上學用的學費。

然而,當看到老頭掏錢時,孩子的奶奶卻不樂意了。她皺起眉頭,抱怨道:“這世道上學有什麼用呢?這十幾塊錢我們能幹好多事情呢!還不如省下來買點吃的穿的。”奶奶的話讓李建東有些無奈,但他還是堅持自已的想法。他覺得知識就是力量,只有透過學習,孩子將來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李文軒默默地聽著爺爺奶奶的爭論,心中卻早已下定決心。他緊緊握著那十幾塊錢,眼神堅定地說:“爺爺、奶奶,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我好。但是我想上學,我會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會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聽到孫子的話,李建東和奶奶都愣住了,隨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明白,這個孩子有著自已的理想和追求,而他們應該給予他支援和鼓勵。就這樣,李文軒帶著爺爺奶奶的期望和祝福,踏上了求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