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的宮宴要從中午持續到晚上。定國公府有資格參與宮宴的大房二房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

蘇鈺用完早膳,穿戴好就領著熙春和念夏去了紫竹院。

慕氏瞧著蘇鈺今日這一身,只淡淡的問了句,得知是老夫人送的後便沒再追問,只是面上的笑容明顯的多了幾分。

“我妹妹與我長得一般好,穿什麼都好看。”

蘇鈺笑看著夸人都不忘自誇的兄長,笑眯眯的道:“兄長如今已經及冠,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可要妹妹趁此機會為兄長物色一二。”

“你個姑娘家家的咋這麼不知羞,我的婚事父親與母親都不急,你個小丫頭急什麼。你有那個精力不如給自已物色物色,這盛京城裡的好男子多了去了,眼裡不要只盯著沈祁那個眼睛長在腦袋頂的傢伙。”

“他不適合你。”

蘇淮安與家人相處時,看著耿直無腦,原來是大智若愚啊。

不過敢公然說太子殿下眼高於頂,這膽子是真肥。可這話她不好接,說啥都不對。

蘇鈺眼珠子一轉,衝著慕氏喊道:“娘,兄長剛剛偷偷託我尋摸適齡的姑娘,看來是想娶媳婦了。”

“蘇淮安,你妹妹還小,甭在你妹面前胡咧咧。你要是想娶媳婦了,就自個兒擦亮眼睛好好看。看上了就給娘說,娘幫你訂下。”

“娘,我沒……!”

“娘,時辰不早了,二叔一家還等著呢。”

“嗯,這就走。”

蘇淮安瞧著一臉得意的妹妹,無奈一笑。這丫頭,真是鬼機靈得招人疼。

慕氏領著兄妹倆出了紫竹院,在外院與蘇父匯合,出了府。

府裡共準備了三輛馬車,二叔是文官,沒騎馬,與周氏共乘一輛。蘇父見狀,把馬鞭往門房手裡一甩,麻溜的上了慕氏所在的馬車。

蘇鈺瞧著慕氏的馬車,眼底閃過一抹無奈,只得乖乖的上了最後一輛馬車。

蘇玉蝶瞧著蘇鈺上了馬車,並沒戴那套血玉首飾,臉色一黑。

要知道她為了防止與蘇鈺撞衫,特意避開了紅色,連那支花費了巨資的步搖都沒戴。

“大姐姐今日怎打扮得如此樸素,不像大姐姐平日的風格。”

“我穿什麼與你有關嗎?”蘇鈺可沒心思和一個小姑娘打交鋒。

“大姐姐說笑了,我只是想著大姐姐前不久得的那套血玉首飾極好,今日不戴倒是可惜了。”

“姐姐的好東西多了,若想著全戴上,這脖子可是要不成了。”

“倒是妹妹的首飾少,這全插在頭上倒也勉強能支撐。”

“你……!“

“妹妹可是累了,可要姐姐幫你卸幾樣。”蘇鈺見蘇玉蝶要發難,搶先做出一副要幫其拆首飾的架勢。

蘇玉蝶見狀,忙躲得遠遠的:“不用不用,我不累,你別動我的頭飾。”

要知道這髮型可是她特意早起足足弄了一個半時辰才弄好的,這要是被蘇鈺毛手毛腳的拆了,她哭都沒地方哭。

蘇鈺見蘇玉蝶害怕的躲得遠遠的,嘴巴也乖乖的閉上了,拉過一個藍底白牡丹宮錦靠枕開始閉目養神。

今日的鳳儀宮格外的熱鬧,盛京城裡有頭有臉人家的女眷們齊聚一堂。特別是那些未出閣的女子,本就是花一般的年齡,再精心打扮了一番,宛然成為了這鳳儀宮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慕氏領著定國公府的女眷向皇后行禮。

皇后見狀忙起身扶起了慕氏,又拉著慕氏的手頗為親暱的詢問老夫人的身體狀況以及閒話家常,連帶著蘇鈺和蘇玉蝶都得了皇后的一頓誇。

慕氏也一反平日裡的直爽率直,話說得頗為圓滑,給人滴水不漏的感覺。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蘇鈺深知母親雖然嘴上沒說,心裡卻對從小就有意離間她與女兒關係的皇后頗有微詞,只是礙於皇后的身份以及蘇老夫人,才沒言說罷了。

此刻見兩人相談甚歡,宛然一副有愛姑嫂的模樣,讓蘇鈺在心裡忍不住讚歎:“母親是個有大智慧的女子,哪是外人嘴裡那隻知道舞刀弄槍的粗鄙武將之女啊。”

由於後面還有許多命婦等著拜見皇后,兩人也就比旁人多聊了幾句就心照不宣的停了寒暄。慕氏在宮女的指引下,領著眾人到定國公府所在的位置一一落座。

一心想借機與皇后攀攀關係卻被皇后有意無意的忽視了的周氏心中不爽利,可在這樣的場合也不好發作,只能暗暗憋在心裡忍著。

而與她同坐的蘇玉蝶,剛剛得了皇后的誇獎,一掃來時的鬱悶,臉上的喜色掩都掩不住。她瞧見坐在離她稍遠些位置上的姚倩,那驕傲的模樣就差翹尾巴了。

惹得脾氣火爆的姚倩臉上的神情差點沒繃住。

定國公府身為盛國唯一世襲罔替的國公府,又是皇后母族,自然被安排在了左首第一的位置。

周氏與蘇玉蝶沾了國公府的光,只屈居在慕氏身後,倒是壓了朝中不少品級較高的誥命夫人一頭。只是蘇玉蝶朝姚倩示威的那一眼,落在場中夫人們的眼中,也不知引得多少人暗中不恥。

慕氏察覺幾人瞧她這方向神色有異,眼角餘光掃了蘇玉蝶一眼,她立馬老實了,垂首低眸一副謙遜模樣。

蘇鈺將這一切瞧在眼裡,只裝不知做壁上觀。視線卻有意無意的掃向右方第一桌的位置,那裡坐著的正是柳府的家眷。

今日柳夫人的身邊,較之以往多了位年輕姑娘。

按理說,今日這樣的場合,只要不是個蠢的,就不會傻到帶庶女入宮,更何況是柳家這樣極為注重名聲的人家。

瞧那姑娘的穿著,也不像是府裡庶出的姑娘,可這柳家不是隻有一位嫡出的姑娘嗎?

在場的都是人精,這突如其來出現的姑娘自然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來得早的聽了柳夫人與皇后的對話知道其中緣由的夫人都忍不住有意無意的打量著柳家這位據傳與柳如玉一胎所生,可卻自幼體弱養在柳家祖宅的二姑娘。

那些不明緣由的夫人也將打量的目光落到了那姑娘的身上。

而那姑娘從始至終連眸子都未曾多抬一眼,仿若根本不知大家在打量她似的,一副大家閨秀的風範,只在與柳夫人輕聲交談之際才微微抬首,讓人瞧見她那一張與柳夫人頗為相似的臉。

眾人瞧見她那一張臉,心中一片瞭然。再瞧瞧端坐於另一側儀態端方的柳如玉,心中頗為羨慕。

往常柳夫人有柳如玉這一名出類拔萃的女兒就惹得各家夫人羨慕不已了,如今又添一位,誰不讚一聲柳夫人好福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