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隱忍跟謀劃
反派聯盟,主角收割者 綠水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丞相府共有一夫四位郎君,兩個小姐,三個少爺,自從三歲開始,少爺小姐們就要開始學習了。
小姐學文韜武略,治國經商,少爺學琴棋書畫,三從四德。
韓序在三歲之前是最快樂的,在他過完三歲生日便被告知要去學堂學習。
第一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時,韓序委屈的哭了。
夫人哄了好一會還是沒將人哄好,“那今日先不去了,明日去。”
好耶,韓序心安理得的又過了一天。
就因為這事,府裡的秦郎君還特意帶著別人來夫人面前說道,在主君面前挑撥,又引發閒話。
沒辦法,宅鬥嘛,屁大點事也拿出來鬥一鬥。
乳母跟韓序唸叨了幾句,韓序怒了,哎呀,你們幾個吃飽了沒事幹的大老爺們天天沒事幹,嘴賤的倒是厲害,韓序一怒之下還真的早起去了學堂。
老師是一個半百的老頭,一本正經,他念一句,韓序也念一句,其他人比韓序大,早就不再讀啟蒙書。
大少爺十一歲,二小姐十歲,三小姐九歲,就四少爺也五歲了。
韓序唸了一會就睡著了,大少爺一臉爛泥扶不上牆的怒氣,二小姐冷眼相看,倒是三小姐偷著樂,四少爺見狀也想跟著睡覺。
老頭是個慈祥的人,見狀也只是好笑的搖了搖頭,吩咐五少爺的小廝拿個毯子來。
韓序一直睡到傍晚下課,小廝將他叫起來。
韓序揉著眼睛,“怎麼了?”
小廝無奈的說,“少爺,該回去了。”
韓序又累又困,伸出手,小廝從小就照顧他,見他伸手就知道他要做什麼,將書包背好,將人抱了起來。
走出學堂,大少爺竟然沒有走,他見韓序這麼大還要人抱著走,有些生氣,“你的腿也廢了嗎?下來自已走。”
韓序長大了,也敢頂嘴了,而且他跟韓漣的關係並不怎麼好,“你自已舒舒服服的不用走路,當然不累了!”
“你!”韓漣被他氣得不輕,恨不得揍他一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韓序見他因為怒氣而扭曲的臉,頓時不敢說話,小聲嘀咕道,“我話只說一遍,自已聽不到不怪我。”
“好,今晚你跟我睡,我要親自檢查你的功課。”
“不要!我要跟爹爹一起!”韓序搬出夫人,除非他腦子糊塗了才會跟他一塊,至於那見鬼的功課,讓它見鬼去吧。
韓漣冷哼道,“我會告訴爹爹,我要輔導你的功課, 爹爹會同意的。”
說著不顧韓序的反對,讓他的小廝接過韓序就走。
韓序的小廝可不敢忤逆,只好跟著去,從主子的地位顯示出小廝的地位。
那邊夫人聽到韓序被韓漣帶走了,並不擔心,只是吩咐小廚房將做好的飯菜端到大少爺房裡。
等收拾好一切夫人去了主君的房裡。
這是三年來,他第一次來找她。
才三十二歲的丞相大人韓韶華正值風華正盛的年紀,她五官明豔銳利,身材高挑,一把長劍在手,冰冷的劍身映照她的臉,那雙眼睛滿是寒霜。
“怎麼不多點一盞燈?”夫人溫聲開口。
韓韶華將劍放回去,將一本奏摺遞給夫人,“瞧,這是濟州統領彈劾大將軍侵佔農田,縱容手下殺死百姓的摺子。”
“你想如何?”夫人輕聲道。
“僅僅是這些根本就不足以致她死地,但若有道通敵叛國的密信,我想即便女皇仁慈,恐怕也斷斷容不下她。”
夫人眼中似乎不忍,“瑞兒才十歲,她是個好孩子。”
韓韶華道,“她當然是個好孩子,但她是我韓韶華道孩子,若是她想當秦家的孩子,我也會成全她。”
夫人還想再勸,韓韶華卻忍不住怒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秦郎是無辜,但他是秦家的人。”
她抓著夫人的手,眼裡全是恨意,“書程,你知道這一天我等了我多久了嗎?現在我手裡彈劾她的奏摺不下幾十份,她即便貴為皇親國戚,我也要讓她死,這不僅是為我父母報仇,更是為我們死去的蕙兒,難道你不想嗎?”
想到那個死去的女兒,只有三歲的年紀就被人殺死,他如何不心疼。
韓韶華看他眼角發紅,捏著他的下巴親了在他眼角,“書程,不要難過,我會為我們的蕙兒討回公道的。”
衛書程忍不住抱住了她,“韶華……”
——
“都這個點了,我想睡覺。”韓序苦惱的說。
韓漣翻了一頁書,“寫不完字不準睡。”
韓序氣死了就去搓磨系統,“你瞧瞧,你瞧瞧,這是個什麼人呢,不讓小孩睡覺,這簡直是虐待小孩!”
【根據本世界資料顯示,三歲小孩已經會寫千字了。】
“這,這些小孩都是變態吧。”
一個時辰過去,韓序終於寫完了,不過寫的跟鬼畫符一樣,他將紙拍在韓漣的面前,“我寫完了。”
韓漣只看了一眼眼角抽了一下,“這字恐怕除了你自已沒人知道你寫的是什麼,不過你認字不多,恐怕你也不認識吧。”
韓序,“……你很像一本書。”
“什麼書?你還會看書?”
“傲慢與偏見。”
等韓漣終於放過他了,他已經在小榻上睡著了,韓漣好心沒讓人吵醒他。
夜晚,細竹管捅破了窗戶紙,迷煙被緩緩的吹進來,守夜的小廝頭一歪睡的更熟了。
兩個黑衣人破窗而入。
兩人一個來到小榻邊,一個來到床邊,將熟睡的人帶走。
清晨的陽光打在韓序的臉上,韓序伸了伸懶腰,發現不太對勁,床太硬,被子有一股發黴的味道。
一睜眼發現這裡不是他睡前的房間,這是一處農舍,桌子上放著破舊的茶壺,陳年的桌椅上還有劃痕,韓序一愣,再看他的被子,粗布製造,他的手臂上還有紅痕。
“醒了。”
邊上傳來韓漣的聲音,韓序觀察完畢之後問道,“我們這是在哪?”
“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我們被人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