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哥,你說那個什麼紅薯粉條作坊真的可以賺錢嗎?”步大木好奇地跟在步大義後面,一邊走,一邊說。

“應該可以吧,畢竟這是白銀谷白大人說的軍營會收這個粉條,應該不會虧待我們的。”步大義想到上次司農少卿白銀谷說軍營想要收粉條時,他就在想,這應該會是一個好營收。

“啊!軍營收嗎?那肯定錯不了了,這樣,我也可以加入你們嗎?”步大木討好地看著步大義。

“當然了,大木,村長說了,歡迎大家的加入,這樣吧,我和你一起去一趟村長家,把這個事和正義叔說一下。”步大義點點頭,一手搭著步大木的肩膀一起往前走。

全村大會結束後,紅薯粉條作坊的事自然成了全村人嘴裡唸叨的話題。

“咦,當家的,你看,那不是大木和大義他們嗎?”周蘭兒和步金貴回家的路上,周蘭兒抬頭間,剛好看到了不遠處往村長家走的步大義和步大木。

“是啊,他們好像是往村長家去呢。”步金貴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兩人。

“當家的,你說,他們不會是要加入那個什麼紅薯粉條作坊吧?”周蘭兒思考片刻,突然眼前一亮。

“啊?可能吧,不過這也不關我們的事,家裡還有很多紅薯沒洗呢。”步金貴只惦記著家裡的紅薯。

“洗啥紅薯啊,就知道洗紅薯,如果大木和大義他們都要加入,那說明那個作坊肯定會賺錢的啊,不行,我們也要去看看。”周蘭兒對於眼前這個老實的男人是無語死了,腦袋一點都不開竅,要不是當初看他憨厚老實願意接納她們娘倆,她也不會嫁給他。

“哦,好吧,聽你的。”步金貴雖然不懂,但也知道周蘭兒也是為了家裡著想,於是想都沒想就被周蘭兒拉著往村長家走去了。

周蘭兒和步金貴剛到村長步正義家門口,就聽到裡面不時傳來村長步正義的爽朗笑聲。

周蘭兒生怕自己來晚了,快速推門進去。

“呀,是金貴呀?你們怎麼來了?”村長步正義疑惑地看著推門而入的兩人。

“啊?這個……”步金貴被村長步正義問的愣神。

周蘭兒無語地拉過一旁的步金貴,扯著嘴角看著村長步正義:“呵呵,村長啊,是這樣的,你之前說是可以加入紅薯粉條作坊做掌事的,大義和大木他們也是來加入作坊的嗎?”

“對呀,你們也是來加入的嗎?”村長步正義瞭然。

“嘿嘿,我們倒是有這個想法,就是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個加入法?”周蘭兒精明地笑了笑。

“那正好,我剛剛正準備說具體規則,你們就來了,那就一起說了,是這樣的,加入我們這個紅薯粉條作坊呢,有兩種方式,要麼出錢,要麼出人。至於出錢呢,很明顯,就是作坊建立需要啟動資金,最少一家五兩銀子,當然了,最多就隨你們了。但是,最後分紅也是根據交的銀子多少按份分紅。”村長步正義喝了口茶正準備繼續說。

周蘭兒一聽五兩銀子就心急發問:“啊,那沒這麼多銀子咋辦啊?”

村長步正義擺擺手:“你別急,我還沒說完呢。第二種方式就是出人了,成立一個作坊,自然少不了幹活管事的,所以如果沒有銀子,可以選擇在作坊裡幹活管事,這樣,年底也同樣有分紅。”

“哦,原來是這樣啊,這個法子好,我當家的,幹活是個好手。”周蘭兒心滿意足地笑了笑。

“那麼,你們都考慮好了確定要加入嗎?”村長步正義耐心地講清楚了所有的加入方式以及後期的分紅等事項,最後長吁一口氣,看了看在座的幾人。

“正義叔,我加入,我出二十兩銀子。”步大義早已和村長步正義商量好了兩人一人出二十兩銀子,所以率先表態。

“大義兄弟真有錢,我也加入,我出五兩銀子,嘿嘿。”步大木羨慕地看了看步大義。

“那個,我們也加入,我們沒有那麼多銀子,我們就出人吧,讓我當家的去幹活。”周蘭兒羞赧地舉著手。

“好,那以後這個紅薯粉條作坊就是我們四家人共同管理了。按照銀子份量,以後我和大義各拿四份分紅,你們兩家一家一份分紅,你們同意嗎?”村長步正義看了看步金貴和步大木。

“同意。”步大木大聲喊到。

“同意,村長您能帶著我們一起幹,我就就已經很滿意了,更何況還有分紅,我哪能不同意呀。”周蘭兒嘿嘿笑,她想著跟著村長和步大義他們一起幹,以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那行,那接下來,金貴啊,你們夫妻就是作坊裡的管事,日常呢就是看著大夥幹活,計算庫存之類的,大義家呢就負責教授紅薯粉條的製作方法,大木你們家就負責送貨如何?”村長步正義根據各家特點,做了初步安排。

“我同意。”步大義率先出聲。

“我也同意。”步大木也不落其後。

“我們也同意。”步金貴和周蘭兒開心地答道。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暫時如此安排了,希望我們一起努力,把作坊越做越大!日子越過越好!”村長步正義滿面春風。

“好,越過越好!”眾人異口同聲。

大事敲定,村長步正義又著急忙慌地開始準備招人事宜,越早把作坊做起來,越早可以賺錢。

年近半百的老人,為了村子裡的產業,到處奔波,渾身就像有用不完的力氣一樣,當然了,步大義等四家也忙忙碌碌,畢竟說到底也算是自家的產業,誰又會不賣力幹呢。

很快,地址敲定了,就在村子裡一排沒人住的老房子那裡,經過打掃,也是十分寬敞明亮,經過一系列的佈置,看起來倒也像個作坊,最後就差招人了。

紅薯粉條製作不難,就是繁瑣,所以人員得充足,經過商議,決定先每家選一人進入作坊,如果表現好的家庭,則可以再選一人。